《活着》是我从淘宝上买来的,拆开包裹的时候先看到了书籍背面的这个沧桑男人,
没错,就是我们此书的作家—余华。试问第一眼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想法呢?
我想的是他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呢,那么为人所称道,我是不信的。现在看完了这本书,再看余华大爷觉得顺眼了很多,果真是人不可貌相。你说作家们是如何把笔下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头脑里勾画出来的呢,他们的大脑构造与我们常人大概是不同的吧,是更加曲折复杂如同迷宫一般的吧。才能写出那么情节丰富饱满的作品来,所以他们为人所称道。(没错,我就是很羡慕能写出这么棒作品的作家)
说完了对作者的印象,现在来看故事吧,刚开始看《活着》的时候,书里的第一人称是这样评价福贵的—他“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的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的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大部分人被问起过去应该都是记不清细节了吧,就算仍然记得某些精彩的瞬间,却又缺少讲述自己的能力。
福贵是个不一样的老人,开始通过他的讲述你只觉得他平凡,甚至有点可恶。但慢慢他从富贵到潦倒,先失去了家财又失去了亲人。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地位的变化,自然的点头哈腰。总让人觉得这么识时务的一个人,后面会再发达起来吧。可故事却并不是这样,作者用福贵的一生告诉我们活着可能面对的各种场景。活着不易,每当到达一个看似圆满的生活状态时接下来的就是失去至亲的打击。生活充满了意外,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电视剧那样有个圆满的大结局,后面会发生的事永远是不可预料的。生活就像戏台,我们就是戏子,到底是谁在书写人生这个剧本。你又是否能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最后剩下的如果只有你自己,连一头和你一样的相依为伴的老牛都没有,你又会怎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