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为什么有的人追求痛苦和快乐并存的施受虐呢?说明其中必然有好处。施受虐的产生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也有生物学意义,不仅能见于从正常到严重精神病理的整个系列,而且是正常性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在窥阴癖,暴露癖,恋物癖,恋兽癖,同性恋和异装癖中总能发现施虐受虐要素。负性治疗反应一般也与施受虐有关。
关于施受虐的动力学解释,苏晓波医师提出的假设我觉得非常深刻而且实用:“施虐-受虐”是形成客体关系的第一步,施虐受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最原始模式,是爱的开始,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爱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施虐和受虐是一体两面的,一般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施虐者看似强大,实则有深深的无力感,通过挫败对方获得优越感,同时防御自己对对方的依赖。受虐者看似弱小,实际上牺牲自我换取免责,是躲在幕后的高手。所以施虐受虐的双方是共生的关系,而且很多时候可能同时互为施虐受虐方。
探索施虐受虐的意义,除了它在正常性功能和恋爱关系中的作用,我更多是联想到了它在个体成长中人格上的整合。一个人如何会有如此冲突的两面?看清楚之后会发现受虐者并非弱者,其实他是有力量掌控生活的,是有魅力和价值的,而不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实现自己;而施虐者并非想摧毁对方,只是嫉妒对方的强大,看到对方的痛苦心里很爽,好像自己因此获得了掌控感,其实如果真正爱对方的话,会感受到这份痛苦,从而也拥抱曾经在此情此景下痛苦的自己。
其实攻击别人并不可怕,由攻击经由爱而跟对方融合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超我的调节,和容纳攻击的爱的框架守护者。如果将施虐受虐关系进一步升华,也许你将收获一份更亲密和成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