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时,遇到两位语文老师。
两位语文老师当中,对我影响最大要属高一高二时的魏一老师了。
在我上高中那会,魏老师绝对是我们心目中的大明星。他知识渊博,说话风趣幽默,上他的课,往往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他不同寻常的授课方式,让我们艰难的高中生活多了些温暖的色彩。
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魏老师上课时的一些“经典”时刻。趁着今晚有闲时间,用文字记录一下这些难以忘怀的情景,以此怀念我们曾经的青春。
情景之一:
高一时,我们在学习鲁迅的杂文名篇《纪念刘和珍君》,当魏老师给我介绍鲁迅时,说到能概括他一生的两句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魏老师用他一贯的幽默风格,以这两句发挥。他说,鲁迅说他是革命的孺子牛,何等的伟大。大文豪郭沫若看到鲁迅的这两句话,说他愿意做孺子牛的尾巴。这是何等的谦卑!
魏老师再说这些的时候,往往是“添油加醋”,极尽修饰。在他强大语言的渲染下,课堂氛围特别活跃。当魏老师刚把牛尾巴的轶事说完,班上一名活宝按耐不住,霍的站起来,随口就说到:我愿做牛尾巴上的一颗虱子!
此言一出,全班哄堂大笑。魏老师也像个小孩子一样,眉开眼笑,直夸这名活宝有才。
情景二:
魏老师在给我们上作文课,讲到人物的言语举止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甚至职业来。他嫌我们听得不明白,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古时,有一位年方二八的富家千金,长得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可是,红颜薄命,有一天得了急症,死了。于是,在这位薄命的富家千金葬礼上,她的四位追求者,每人分别吟诵了一句诗,以此表达内心的悲伤。
这四位追求者,吟诵的诗句依次是:一点红香坠玉楼,万两黄金何处求。我的心肝我的肉,阿弥陀佛西天去。
魏老师让我们从这四人的诗句中,判断他们是干啥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我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判断出这四位追求者的职业,依次是:秀才、商人、屠夫、和尚。
魏老师趁热打铁,借这个故事,让我们很快就理解了写作文时,人物的言谈举止,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这个道理。
情景三:
魏老师讲课时,很少使用普通话(用魏老师的话来讲,普通话讲课,那是普通老师干的事情,他可是不普通的老师)。
有一天,魏老师心情大好。讲课时说到清明节了,他像一名超级歌唱巨星一样,说是要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我们掌声雷动,期待着老师的表演。
魏老师故意卖关子,吊我们的胃口。最终,他用我们千阳方言朗诵了一遍杜牧的《清明》。为了还原千阳版的《清明》朗诵,我把能体现千阳方言词用拼音写出。
“清明时节雨chua chua,路上行人湿bia bia。借问酒家在a da”,牧童遥指wu da ha。魏老师朗诵的时候,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样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魏老师千阳版的《清明》朗诵一出,三十年后的我,到现在还能原汁原味地诵读。
情景四:
魏老师在讲衬托这种写作手法时,用他一贯最擅长,也是我们最喜欢的方式:讲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个读书人,为了向大家说他文章写的棒,但他觉得自己说出来,太直白,又不谦虚,显得很没有风度。于是乎,他就说出了这样的话: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是读书人的籍贯),三江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舍兄。我给舍兄改文章。
魏老师用这样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一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衬托是怎么回事了。
魏老师像这样的经典时刻,有好些个。从高中毕业都二十六年了,现在我们中学高中同学聚在一起,都要回忆魏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经典时刻。
今晚天凉,暂且就写这点文字。用这些随心所欲的文字,回忆过往,纪念逝去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