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美 亚当.格兰特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Give and Take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其实英文名更符合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就是两层逻辑give和take.
这本书将人分为三类:付出者、获取者和互利者,并用事实阐述了这三者的发展。其实这种分类,是在描述人类之间打交道的方式。这本书的所有故事和阐述都是鼓励人们作为一个付出者,作为一个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将遭遇的挑战和收获的成功。
付出者:交互的天平向一端倾斜,相比于自己得到的,他们愿意付出更多,或者更加关注别人得到的。
获取者:有策略的帮助他人,但是最终目的是让自己的收益超过自己所付出的成本。
互利者:信奉等价交换,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寻求回报,以此来保护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充斥着公平的交易。
一、收益分析
短期看付出者的收获并没有互利者和获取者大,他们的收益排序是付出者<互利者<获取者,因为付出者在最开始的时候要付出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是机会,而互利者要损失一部分既得利益,把利益分享给同伴,所以付出者是收益最低,互利者其次,获取者收益最高。
中期看获取者的自私暴露出来,合作的顺畅度不会如初期,这个时候他们收益的排序是互利者>获取者>付出者,这个程度上,互利者建立了合作模式,获取者暴露了自私的本性,付出者沟通链条还在建立。
长期看获取者的影响面进一步发展,从原来的合作伙伴进一步传递至潜在的合作伙伴,将会损失多的机会,以收益排序是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和短期完全相反的一个状态。一方面付出者在生活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受惠者会在潜意识里面帮助付出者,这让付出者比一般的人员更多一些链接和机会。
二、危机分析
是不是付出者长期看没有风险呢?其实不是,短期看,付出者比获取者或者互利者存在损失可能性是更大,甚至是致命的。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世界全部是获取者或者全部是付出者会是怎么样的环境。
全是获取者,那么这个世界都是自利的存在,很少存在合作的可能,为了进一步的发展,获取者会损失自己利益最大的情况,转变成互利者,否则全是获取者的情况下获取者们就会在自利的环境下消亡;全是付出者,那么在一场零和交易中,必然会有利益超出付出的一方,那么也存在付出者转变成互利者的情况。
这两种环境下,都会成为获取者、互利者和付出者共存的状态,也就是实际状态。如何保护互利者,也就是怎么让好人损失更小。这个时候,作者抛出了一个概念: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他们也会将信任作为默认的假设和出发点,但是当对方的行为或声望表明他是一个获取者时,他们愿意调整自己的互动风格,将核实或者反馈作为信任的前提。其实这是在与获取者打交道时,转入互利者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这个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在受到欺骗的时候,调整下一次的行为模式,是一个保护付出者的有效方式。
书的后面有一部分描述了一种精力枯竭的付出者,在付出者一再付出,但是可能中短期看不到成绩的情况下,天性又让他们不断的付出,会是一个让人沮丧的状态。这种就是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本能的无私付出很容易变就得令人难以承受。书中从一些小实验或者真实事件中提取了一种方法:让后果(成果)可视化-照片、反馈等方式,削减付出者的沮丧。
对于利他和自利,作者用一个表来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长远的看我们肯定无私者是最终的赢家,但是从实际操作中,利他且自利才有可能是成功的付出者(这里,我私下认为其实是一种偏向付出者的互利者)。
三、矛盾分析
(一)心理安全方面
付出者会宽容错误,会原谅失误,在心理安全(相信你可以承担风险,并且不会受到损失或者惩罚)的理解下会产生一种歧义:如果宽容伙伴的错误,就会传递一种信息,似乎犯错误也不是大的问题。
实际上,错误的展现和错误的累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付出者的团队,问题的暴露数量不少,但是很多问题会在问题初期就被指出来,并被解决;在获取者的团队,获取者会强调自己的利益,某种程度上不会宽容团队的问题,会导致获取者合作伙伴潜意识隐藏问题,而暴露出的问题是无法隐藏的问题,可能都会是大问题。以上两种情况,在付出者的团队问题多但可能不大,在获取者的团队问题少但可能致命的前提下,你会选择那个团队。
(二)责任偏差方面
责任偏差(一个团队的每一个人自估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总和会超过100%),怎么理解每个人一般都会高估自己所做出来的贡献,我们对于自身贡献的了解,要多于我们对于他人贡献的了解,因为我们看到了自己付出的全部努力,也只见证了别人的部分努力。这是我们对于责任、贡献的认识的局限。但我们思考功劳归属时,会夸大对于自己的评估。这个与这个人是付出者还是获取者无关。
付出者会在评估事件上比获取者有所保留,来源于他们的奉献、利他精神。而获取者则会在评估时间上更加夸大自我贡献程度。但是在理解真实工作时,要明白现在是合作社会,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团队的力量,个人只是团队的一部分,也许有的是轴承、有的是螺钉,但是不能说轴承一定比螺钉重要,而要突出团队在协作中的力量。
责任偏差一定存在,很多评估也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付出者,可能更关注团队(他人)的效益,会减轻责任偏差度。
四、延伸分析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囚徒困境,在双方都是付出者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对方利益最大的选择,那么都会选择抵赖(坦白和抵赖来说,坦白的情况下(10年或8年)对方的选择都会比抵赖的情况(1年或0年)糟糕),这个其实达到了囚徒困境的最优解-一共两年;如果双方都是获取者,那么从囚徒困境的理智解来说,双方都会选择坦白,那么他们的刑期都是八年-这是最糟糕解-一共16年。如果一方是付出者、一方是获取者,付出者会选择抵赖,而获取者会选择坦白,那么他们的刑期付出者为0年,获取者为10年。一个经济学中的困境,在付出-获取分析的情况下得到了最优解,付出者有益。
五、做一个有大局观的付出者
现在社会是人的社会,那么和人打交道就是这个社会的主要工作。无论是一个付出者、互利者还是获取者,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不同,给与社会的贡献就不一样。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我赞同作者的观点,一个付出者的成就会比一个互利者或者获取者更大,因为他是从多数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双方或者自己角度出发。成为一个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从大局的角度出发。
现在团队中很多事情,不再是零和游戏,书中很多暂时失去利益的付出者,在后续都有不错的反馈,就像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没有白付出,每一笔付出都有意义。从大局出发,付出就是让事情价值达到最大;从整体出发,付出就是让结果变得最好;从个人出发,付出就是让自我价值最大。
-虫子(2019-5-24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