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万小时定律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概念。无论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还是习得一个新的技能,“一万小时定律”总是逃不掉的一碗鸡汤。这个概念来自于《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了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诚然任何学习都是需要在时间沉淀中厚积薄发,但是仅仅是时间的堆积就够了吗?一万小时定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吗?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有用。如果只是日常里“天真的练习”,即使重复一万小时也不能让自己的技能得到精进。
安德斯·艾利克森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作者在《刻意练习》里围绕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的成长路径,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刻意练习,如何在工作、生活在运用刻意练习法则。
其实天才源自更多的刻意练习
音乐神童莫扎特一直以来都是天才界的终极代表。莫扎特6岁时开始作曲,8岁时写出第一部交响曲,11岁时写出一部宗教剧和几部键盘乐协奏曲,12岁时创作了一部歌剧。年幼的莫扎特不仅能够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还能分辨任何像音乐声音的调子。莫扎特这样的“完美音高”非常罕见,大约每万人,只有一个人具备这种能力。在当时,大多数成年的音乐家都无法与莫扎特匹敌。
莫扎特似乎生来就为世人诠释了“天赋”和“天才”。但仅仅是因为“天赋”吗?
事实上,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四岁时,父亲便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也就是说,莫扎特不仅在非常浓厚的音乐氛围里长大,而且从幼年开始就接受了大量的音乐训练,当莫扎特开始创作那些复杂的音乐作品时,他已经刻苦训练了十年之久。所以天才其实是训练的产物。
作者说,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因此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它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任何一个领域的天才、杰出人物都离不开大量练习。
天真练习VS 有目的的练习
天真练习指的是基本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在书中讲到一个例子:学音乐的学生每天都练习1小时,但每次测试的时候却总是只有C的成绩。导师想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看起来很努力,却丝毫没有进步。导师问学生演奏了多少次、又弹对了多少次。学生说并不知道弹对了多少次,反正就是埋头反复弹。
这个例子里的学生,是不是像极了作为大多数人的我们。看起来好像也很用功,却总是在原地踏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战术上的勤奋就属于天真练习。只不过这样的练习,就算是重复一万小时,进步也是微乎其微。
怎么样做到战略上勤奋呢?让我们的练习成为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制定目标,并将大目标分解为切合实际,可控的小目标,“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练习的效果和专注程度成正比;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如果在练习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可以辨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就好像本书里放射科医生训练的困境,他们难以获得关于他们诊断结果的有效反馈,这也限制了他们随着时间推移提高自己技能的幅度。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练习,最重要的一点是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尽最大努力,不断尝试那些刚好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走出舒适区,就永远无法得到进步。但也不能走得太远,太高的难度容易让人产生倦怠和挫败感,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又离得不是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告别了“天真的练习”,学会有目的的练习,正是通往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比有目的的练习更进一步,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并不是终点,艾利克森博士告诉我们,在所有的领域或行业之中,所有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它对于任何渴望习得某种技能的人们来说,都是最为理想的方法。
刻意练习包括创造心理表征。
作者说,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问题、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其他事物相对应的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视觉形象,比如听到《梦娜丽莎》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那副画的样子。再有像音乐家看到曲谱的时候创建的“艺术形象”,就是对于自己弹奏这部作品时听起来会是什么声音。创建的心理表征利于我们立即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也有助于我们高效学习。
刻意练习不止是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练习同样具备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征,除此之外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练习在两个重要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当然符合上述所有特点,能以最严格的意义进行刻意练习的行业或领域相对较少,仅仅包括芭蕾、国际象棋、体育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或者领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不可能以最严格的意义进行刻意练习,但依然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找到在自己所在领域的最佳练习方法。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那么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呢。作者告诉我们,首先需要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出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当然最佳的方法是能够找到一位优秀的导师。优秀导师懂得成功的训练体制一定要包含什么,也懂得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优秀的导师还可以为学生非常宝贵的反馈。
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呢。
作者在书中有讲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学习写作的案例,富兰克林怎样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提升写作水平。富兰克林最初开始写作是因为看到《观察家》杂志上那些高质量的文章。他首先选择了几篇自己喜欢的文章,用最为相近的方式来模仿重写那些句子。写完后再进行对比,让自己所写的和原作一样细致并用词精炼;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词汇不够丰富时,他就把《观察家》上面的文章改写成诗句,过一段时间又把诗句改写成散文,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积累词汇;最后为了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他又找来《观察家》上面的文章,为每个句子写下提示线索,并把那些线索写在另一些纸上,故意把顺序打乱。过一段时间复写文章,写完后再与原文对比,纠正自己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可以看出,富兰克林的练习都不是“天真的练习”,而是经过思考后的有目的的练习。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提升。这样的刻意练习才使得富兰克林后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作家,其作品《穷查理智慧书》和《富兰克林自传》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经典。
这样的写作练习非常值得学习写作的人借鉴,不止是埋头练习,而是不断在练习中思考不足、适时改进。当然这样刻意练习的方法也适用于任何一种技能的习得。
回到开头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如果本杰明·富兰克林或者任何一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只是埋头苦干,完全没有目的、没有思考地练习了一万小时。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成为大师。新手和大师之间差的不只是一万小时只有在刻意练习的加持下,时光的锤炼才能够让他们实现从新手到大师的改变。战略上的勤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勤奋。
普通人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改变。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在所在领域深耕,耐心地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任何人都可以比当下的自己更加杰出。刻意练习,精进自己的技能,也精进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