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银杏树后,总感觉不够啊,特意而来,单纯看银杏树总觉得有些单薄。既然这是一个千年古寺,想必是会有些什么值得看的吧,于是在寺院里闲庭散步,看看还有些什么有意思的事物。
突然,发现有些佛像的雕塑上很明显有灰,使得失去了原本鲜亮的色彩。按道理说,这应该会有人经常打扫,拭去拂尘,但不清楚为什么会布满灰尘呢?或许是客流量太大,每天要招待这么多的游客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打扫,这样说起来倒是我们游客的不是了。法师每天的生活本来是打扫,打坐,禅修,静心修行,由于游客一来,他们便需接待我们,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然后还指责他们招待不周,殊不知原本就是我们的过错啊,这样说起来实在是惭愧!
佛像上的拂尘,佛当然是不在乎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的心中本来就没有象,又哪里会有尘埃呢?而佛像上的那些拂尘也只不过是我们凡人所看到的象罢了,这终究是我们道行不深,修行不够的缘故。佛虽不在乎,但人们到底会是在乎的,至高无上,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神仙菩萨的像上怎么能沾上拂尘呢,这一点人们是不会答应的,因为心中的无比敬畏和虔诚。
游人渐渐多了起来,还是找个清净的地方转转,便去旁边的草地看看,寺院面积挺大的,正院落旁侧有许多花草树木,布局雅致。
沿着正院落一墙之隔的一条一米来宽的石板路走着,突然发现了许多水缸,整齐的排成一列,刚才在里面也看到了,水缸是以前用的那种古老的水缸,看起来有些年代了,里面种的是荷花,当然这个季节早已枝叶凋零,成为了古诗中常写的残荷。
水缸底部全是淤泥,内壁靠上面还有些许青苔,淤泥上面有约半尺深的水,呈黯青色,水面离缸口约半尺高,看起来这个程度的体积对于荷花来说刚好,不多不少。荷花早已凋残,错过了它最美好的时候,茎叶也已经枯萎,呈现灰黄色,上面的荷叶枯萎后体积变小蜷缩为干巴巴的一团,茎干失去水分,变得又细又皱,大部分在茎的上部折断,枯萎的荷叶耷拉着脑袋,有的折断后笔直的挺立,有的则倒向各个方向,由于水缸中比较多,茎干交错纵横,在风中飘零,水中倒映着它们杂乱无章的影子,这正是残荷的景象,还是略有伤感的。
虽然故乡种植荷花的并不算多,但也是寻常事物,毕竟好歹也是“芙蓉国度”,从小到大见过好多好多的荷花,也见过不少的残荷,但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触,或许是没仔细想,到大学后才略有体会。
盛夏的荷花是美艳动人的,历来为人们称赞,而残荷是孤独伤感的,但古往今来描写残荷的却也是数不胜数,“留得残荷听雨声”一直为人们所称赞,枯荷衰败萧瑟,偶尔留下的枯荷让作者听雨,寂寥孤苦的情绪跃然纸上。有人说画家会画荷花不能说明什么,画好残荷才更能体现其优秀,我想是这样的。因为折断的荷叶,虽然东倒西歪,杂乱无章,但是却蕴含着一个个倔强的灵魂,承载着生命的厚重与顽强。
又想起了上次在成都的四川美术馆观看的木雕作品,其中有一件便是残荷,当时只是觉得雕得不错,现在细细想来的确是栩栩如生,神韵生动,确实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只是忘记了叫什么名字了。
寺院里有莲花本不稀奇,因为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菩萨手持莲花,或坐在莲花座上等等,但大部分寺庙都是有大的莲花池,里面种着莲花,像这种在水缸里种植莲花的也有不少,但终究是少数,想必古观音禅寺由于是在山麓,没有地方专门建一个莲花池,只能种在水缸里了。这样也不错,既有佛家的气韵,同时清新自然,作为一丝点缀也是挺好的。而且这样种在水缸里,整齐排列,像是文人雅士家里的布局,倒给寺院增添了一份文雅气质,这点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
从岔路绕过,沿着另一条路走,人又少了不少,两边都是草地,种着各种花草,星星点点。突然好像发现了一个什么东西,心头一惊,那是......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走进仔细一看,的确是菊花。
数目并不多,紫红色的,白色的,怎么没有黄色的呢,我沿途找了一会儿,找到了,一些黄色的菊花出现在眼前。
菊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被赋予高洁的含义,为历代文人雅士称赞,其中最为著名的便属陶渊明了。陶渊明对菊花特别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早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无数文人墨客也对其推崇有加。
在家中庭院种菊,邀好友赏菊,这自然是因为人们对菊花高洁品质的一种崇尚与坚守。菊花也因此成为了文人们高洁品质的一个象征,也因此作为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经久不衰的意象和题材。
而说有久违的感觉,因为上次见到菊花是好像是好久之前的事了,大概是初中或者小学的时候,这样算来已经有九年左右的时间了。记得没错的话,是在故乡的老屋前了。屋前有一片空地,空地前面是一个池塘,空地边上,池塘岸边就种着菊花,我想是屋的主人种的,因为旁边的人家周围并没有发现有,只在这里发现有菊花。菊花并不多,但在深秋时节倒也是一番独特的景致。菊花是黄色的,点缀着草丛,很亮眼。我想屋的主人会时不时地来看这些菊花,因为菊花象征着一个文人知识分子的清高。
虽然菊花有很多颜色,但一直有种莫名的感觉:黄色才是菊花的颜色,是最为纯正的颜色。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黄色在秋天更亮眼,更能代表菊花的与众不同,代表菊花的清高,也或许是因为从小看到的就大多数是黄色,渐渐建立起来的感觉罢了。(后来,屋主人去了另一个地方,美好的地方,屋子年久失修现在已经倒塌了,只剩下残垣片瓦。池塘边的菊花应该年年都开着,一如既往,和好多年前一样。)
这里有菊花倒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寺庙里有莲花并不稀奇,但有菊花的应该是少见了。在这里看到菊花一方面让我想起了菊花这种植物,菊花虽说不是稀罕物,但却通常只出现在语文课本上,自从大学没学过语文后,再难看到这种事物了;另一方面也让我想起了一丝过往;更重要的是菊花一般被种植在文人雅士庭院里,在这个寺里居然也有,无形中显示出生活习惯的高雅,暗含了一种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整个寺院的韵味又多了一种居士修行的韵味了,清新高雅淡泊。在这个寺庙看到菊花实在是兴奋和惊喜。
今天在这个古观音禅寺,看了银杏树,游览了一圈寺庙,悟了悟拂尘,又发现了残荷和菊花,尤其是后三个,真是意外的发现,思考了一番有了更深的体会,这倒是惊喜。
本是冲着银杏树去的,没想到后来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反倒将银杏树抛在了后头,本是旅游,现在倒有了一丝旅行的意思了,真是令人高兴的事。比起旅游,我们需要的更是旅行啊。
回来后,写了这篇游记。室友说他也要去看银杏树,我提醒他说寺庙里有一些其它有意思的事物。他表示疑惑,我告诉他这个只能自己发现,当然可能发现不了,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或许他对于其它的事物会有他的体会,我没有发现,这是极有可能的,但只是希望不要只关注那颗银杏树就好。银杏树虽美,但还有其他的惊喜啊,如果一个都没发现,那可就有点遗憾了啊!
写于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