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子没看电影了,实在没有太值得看的。近日热映的《我不是药神》,无论是观影感受还是口碑票房都让人喜出望外,这应该是近年来拍得非常出色的一部国产电影,不出意外将有一个名利双收的完美结局。
《我不是药神》虽然是部商业片,但也不乏文艺片的元素,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影片以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大胆直述,毫不回避,并没有为了迎合或过审泛泛而谈。这种关切现实、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情怀,在当下浮躁喧嚣的电影行业无疑是一股清流,是很多影片应该认真学习的。也正是这样,影片中幽默处并不失严肃,不会让人觉得空洞浮夸,悲痛处是真切而发自肺腑,不会让人感觉靠煽情赚眼泪。全片有笑点有泪点也有痛点,有温度有深度也有完成度。当然这离不开本片演员们的贡献,所有演员的演技都无可指摘,徐峥的表现尤为突出,已经完美撕下喜剧演员的标签,也完美演绎了一个实力派演员的自我修养,令人敬佩。恐怕要让浮夸又浮浅的小鲜肉们望尘莫及了。
影片故事情节十分简单,概言之,主要围绕或探讨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法与情之间的对立,另一个是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冲突。
情与法大多数情形下,都是一致的,少数情况下,因价值取向的不同,保护法益的不同,可能出现法与人情或常识相背离,此时,到底是法大还是情大,便很值得探讨。该问题在影片的具体表现是执法的警察面对出于情和义而违背法律规定走私卖药,到底该抓还是该放。法治社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自然要坚持法大于情,情义充其量只能在执法效果上予以考量。影片在处于情与法的问题上,坚持了法大于情的基本标准,完全符合全面依法治国的主旋律要求。虽然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观众的感性认识,从感情上让人难以接受,但在观众感情与国之重器面前,这样的选择和处理,从立意与价值取向上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促进效率推动社会进步之间的冲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困境,法也往往是在权衡两个价值基础上作出的定纷止争的选择。具体在本片中,便是药品专利权和价格问题。保护药品专利垄断维持高价,有利于鼓励研发企业创新创造,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与此同时,保护专利垄断权势必造成高价格,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只能望洋兴叹,对于那些赖以维持生命的穷苦病人来讲,更是将其往火坑里推。这便带来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问题。但是,如果为了降低药价,取消专利保护,允许仿冒盗版存在,将直接扼杀研发者的积极性,这又无异于杀鸡取卵,没有了创新和研发,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型疾病,整个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没有了创新,没有了效率,社会发展和进步便无从谈起。这的确是一个二难选择。当然,合理的社会选择或好的法律应该是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作出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选择。影片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显然采取了一种异于处理第一个问题的逻辑,当然也是遵循了大多数影片会采取的方式,即道德审判。影片表现的立场是以高高在上的道德审判者的姿态站在了同情弱势群体的一方,将研发药厂摆在了对立面,并以黑化医药代表的方式,把奸商的标签重重地贴在其脸上。这是非常传统的打感情牌的表现手法,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安全而讨巧的,某种意义上讲,是哗众取宠的,也是反智的,当然也是值得警惕的。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缺憾,没有对严肃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以引发观众和社会的思考。恐怕也正因如此,本片注定不能成为经典。
影片在处理小人物的命运抉择上是成功的。片中那个四处招摇撞骗的张长林应该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其中一个镜头,他似无奈而又似悟道般说出“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的时候,相信不少人被戳中心窝。在张长林眼里,大概富贵金钱便是至高的幸福,所以他铤而走险,毫无底线和原则的到处招摇撞骗,把牟利的黑手无情地伸向绝症求生的病人们,目的只是为了治了自己的这个穷病。可是,面对生老病死和生命的无常,富贵又能怎样,难道谁可以凭借富贵对抗生老病死与人生无常么?曾记否,红楼梦中生于豪门贵胄的秦可卿,临死之前对凤姐所说的那句“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的警语,其中又有多少的辛酸无奈与释然。当张长林看到冒着牢狱之灾风险并自己贴钱低价卖药给病人救命时,或许是被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所感动,在身陷囹圄而有揭发立功赎罪的机会时,他毅然选择了义而非利。这是一个小人物的自我救赎,尽管他没有治得了自己的穷病,却驱走了了自己的心魔,治好了心病。这又何尝不是所有人的自我救赎之路的缩影。
虽然本片并非尽善尽美,但的确堪称国产佳片,也为国产电影树立了一个标杆。值得观看。
墨冰记于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三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