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需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除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是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概念转化】这是阳明先生在和学生讨论为学功夫时说的一段话,不论为学还是修身养性,单纯的静止或静默状态并不足以达到真正的自我提升和净化。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反省和积极克服不良欲望来真正实现内心的净化和成长。
省察是通过深入反省自己的内心,找出并认识到自己的私欲和不良念头。
克治是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需要果断地采取行动去克服和消除这些不良欲望,不让它们有滋长的机会。
省察克治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同时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私欲和不良念头。在克治私欲的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不能有任何的姑息和纵容。最终的目标是达到心灵的纯净和升华,使自己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和诱惑,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个人体验】“省察克治”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就是“去杂念”。现代人为什么深陷精神内耗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其实也和私心杂念太多有关,我们都匆匆忙忙地出发,蝇营狗苟地追名逐利,却常常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如果说当下的内卷是一种资源和发展不平衡的低效率竞争引发的精神焦虑,内耗就完全是人从内心感受到的一种无力和疲惫的危机状态。
为了对抗内卷,前两年我一直坚持记睡前或晨间日记,通过睡前复盘或者晨间早起之后的梦境的记录,我似乎更容易保持一种自我觉察的状态,持续地梳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起伏不定的情绪和情感,不知不觉也记了两年,好像整个人都活的更加通透和明白。
去年共读会研读的一本书叫《十分钟冥想》,那段时间为了践行课程的内容,我每天都或早或晚跟着老师的引导做各种类型的冥想,看杂乱无章的思绪在头脑中来来去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最可惜的是,十分钟冥想没有坚持下来。这说明我内心深处的杂念实在太多,外在的干扰也很多,很容易被带节奏,忙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轻易就打破了习惯的养成和习得。
说到好色、好货、好名的私欲,突然想起一个古代的笑话:有一个在京城当官的人,即将被调往外地任职。在离开京城前,他特地去向自己的老师告别。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外官不易为,你应该谨慎行事。”这位官员听后,微笑着回答:“老师请放心,我已经准备好了一百顶高帽,打算每见一个人就送他一顶,这样应该就不会与人产生矛盾了。”
老师听后,非常生气,责备道:“我们应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需要这样呢?这是不正之风!”官员却故作无奈地说:“可是老师,您想想看,天下像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又能有几个呢?”老师听了这话,竟然不自觉地点了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官员见状,心中暗喜,出来后对别人说:“我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哎,私欲无处不在,修行任重而道远。
【行动指引】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在于去人欲、复天理。但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去人欲首先要发现自己的私欲,辨识私欲的善恶,才能克制私欲和杂念。但是在一动一静之间不能拘泥,因为过犹不及;人欲是人之常情,如何克除务尽却是一门功夫,阳明先生用猫捕鼠作比喻告诉我们要随时保持警觉,一旦有任何私欲或不良念头出现,就要立即去克制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