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所谓的有用之学就是能够直接拿来解决问题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干货。在今天这个扁平的世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成本却越来越低。人们喜欢拿来就可以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是因为人的大脑工作机制决定的。
很多时候大家对哲学和科学这种看起来不能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没有耐心去学习。以前我也如此,总认为多学些拿来就能用的知识更靠谱,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对一些所谓的干活极度热衷,比如学会这6招就能XXX;要想XXX,三步就搞定。这样的知识大行其道。可是我在应对日常公司业务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自己不熟悉的场景或问题时,学习的那些干货并不能给我太大帮助,因为它们是对实际场景有框架限制的,总是不会遇到刚刚好各项条件都符合那些框架限制的问题,那这个时候的很多判断依据经验和那些干货知识是很难做出的。
可是在创新院上了两次课后,问题突然有了明显的改观。我在想问题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感觉以前也有,不过是不确定的。因为有时跟团队一起依照逻辑推导一个没有遇到过得情况的时候,不通过经验证明,只通过逻辑推导的结论总是不够自信。而现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好很多。我们会反复确认推导的前提和逻辑有没有问题,而不是对结果的盲目不自信。因为以前我们相信经验,而装两次的课告诉我们做事的依据除了经验还有一种叫做先验的方法,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逻辑去推导的。
这两次课看起来都不是讲务实的知识。善友老师的批判性思维和王强老师的“无用之用”的学问,讲的都是哲学、宗教、美学、科学这样的范畴。没有具体的解决哪个现实问题的方法论,而是在更高的维度去看我们的思维方式,让自己去面对最底层的思维架构,看哪里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教我们如何思考我们的思考,帮我们从问题的表象抽离出来去看看问题的方式和基础。这种收获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影响了我对事情判断的基础。
二、
上节课写作业的时候对思维模型不是很懂,而上节课后开始去学习尝试建立思维模型。在遇到问题时候会想着尝试着搭建一个模型来分析。搭建这个模型其实就是在深入了解人脑的解决问题的两种模式之间的区别和关系。这两种模式其实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人的大脑有两个工作模式,我们成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是靠直觉和感性做出判断的,这种判断速度快,节省资源的消耗。这种模式其实是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行为模型,成为一种应激反应,在一定条件框架下,就会触发相应模型快速做出决策。这些模型有一部分是我们生存努力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筛选下来的,另一部分就是我们后天通过经验积累下来的,这部分是我们可以通过可以训练习得的。系统二是我们遇到问题进行理性思维,做出的决策是思考的结果,而这种工作模式对大脑能量的消耗是很大的,而且决策速度慢,如果人遇到问题都去用系统二来处理的话是不现实的,所以人在遇到问题会自然而然的选择通过系统一去解决。
那我们就可以在非应急的状态下遇到问题启动大脑去找出相关变量,从多个维度,搭建框架去分析问题,主动地去建立思考模型,这样的思考习惯会让搭建的模型留在大脑中,并在不断的优化之后成为应对需要快速决策场景下的工具。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将系统二这种耗能且不适合快速决策的工作模式常规化,在不着急的时候用它来锤炼自己,让其能够在需要系统一的时候快速上位。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这里面妙趣横生,收获颇丰。
通过对这些“无用之用”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认知能力,从更高维度去看工作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是这两次学习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