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寒露时,又是一年深秋时节。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寒露是九月节,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自此,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自此,告别了秋高气爽、秋明空旷,白日将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雾结烟愁。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归鸿将急于南飞,哀鸿遍野,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此时节,大雁南飞,雀鸟不见,菊花盛开。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伴随“寒露”而至的是浓浓的秋意,北方层林尽染, 南方蝉噤荷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 寒露时节的一个月明之夜,梧桐树叶上的露水引起了诗人浓烈的兴趣。通过一滴寒露,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令人神往的美妙画卷。)
我喜欢秋天。理由被我重复过很多遍。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与我骨子里的某些心性很相似。秋天有一种极致的美,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在静静燃烧,那种貌似温和的外表下,其实非常具有侵略性。那些形容秋天的烂俗的词语已经满足不了我。我想更深入的探索下去,我知道,在浮华的表象背后,它还有更加让人着迷的质地,在默默吸引着我。
寒露,便是深秋。那么,对于我们虞城来说,寒露应是秋天里很美的节气,它有一种很美的意象。也只有到了寒露,这座江南小城才算是进入了秋天。寒露,寒露,深深浅浅的咀嚼中,秋天的意味就出来了。比如,和煦的午阳下忽然刮起的一阵风。风有些凉,有些硬,刮过脸庞的瞬间,头发被吹乱的那一刻,忽然心头微动,哦,秋天了。秋天用风来告诉每一个人,它真真切切地来了。就在我们身边。明明鼻尖儿还沁着微微汗意,可掠过的风分明有了几丝鲜凉。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微凉,微热,很中性,很独特。只有秋天才有的滋味。我喜欢秋风。秋风很浩荡,有古意和远意,它应该从宋朝吹来,吹得花落如雨,吹得雪落纷纷。
秋天本来就很诗意,而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一个词一个词细细品来,多么像秋天里的平仄。有韵律,有韵脚,有节奏,有抑扬顿挫和起承转合。秋天里的景物格外有韵味。比如刚刚被风吹落的几片花瓣。只有在秋风里,在秋阳下,它才有了诗的气质和格调。秋天总是显得深邃而多情,绿叶变深了,人们看事物的眼睛更加幽远了,心思开始悠久而细腻。一切都要符合秋天的特点。要配合秋天,要在寒露这一天,敛眉收性,让自己沾染些秋天的灵气。尤其那些斑斓的彩色叶子,一枚叶子上就氤氲着一个秋天,丰盈,喜悦,清凉,绵延。
今天傍晚下班,和同事走在香榭路上。路旁的栾树顶冠那深深浅浅的红黄棕绿,开始有了秋天的含义。一阵风吹过,让我看到路旁梧桐、香椿、栾树,树叶都开始沉甸甸的摇来摆去。有多久没注意到它了。最可喜的是栾树那似花非花的树叶花,似乎在一夜间都变了,开始转红,转黄,转棕,有着脉脉含情,羞涩美好,很风长气静的样子。是的,我喜欢用风长气静来形容秋天。词语素洁,不华丽,不绚烂,有一种深深的远和静静的幽。一切事物都悄无声息,做着自己的梦,过着自己的生活。秋天的风就应该是长风,猎猎地吹着,有弥天卷地的气势,有若有所思的幽情与温暖。总之,秋天就应该不疾不徐,最有格局。
写了无数个秋天,也在秋天里沧桑着喜悦着,谨慎而多姿地活着。我依然想成为更好的人,才能配得上一年一度的秋。我依然热烈地爱着,如此才不会辜负自己。秋天,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复杂。你似乎能一眼看透,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回忆和品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