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时空观,大概是在讨论“我”与“我、TA、社会”的关系问题。
如果同感“生活是关于时间的体验”,我们可以尝试从自我感受时间、生活模式与时间、多元体验与时间方面勾画时空观的轮廓,进而探寻满足自我需求、社会需要、生活丰富度需求的方法。
一、自我需求驱动“我”与“我”互动成长(理论我&实践我)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①生理需求、②安全需求、③社交需求、④尊重需求和⑤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等级构成金字塔模型。考虑到人的成长是伴随无意识到有意识、未觉察到有觉察过程动态发展而来,我们将两个金字塔模型塔尖相对,构建“理论我&实践我”需求层次互动模型(沙漏模型),如图1所示。
在沙漏模型中,“理论我”与“实践我”均包含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我”是由平生积累的理论知识架构出来的个体,“实践我”是现实生活中负责耕耘的个体,两者的交互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或实践催生理论的策略实现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当我们有意识关注“当下”并察觉是在满足某一自我需求的时候,便是体验到了“此时此刻”,无数个“此时此刻”串联起来构成“理论我”“实践我”交互的时间轴,这部分交互的时间见证了自我的成长。(并非所有时间都意味着成长,可浏览【生活是关于时间的体验】)
二、社会需要激发“我”与“社会”互助发展(标准化&个性化)
社会发展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制度的“标准化”运作有助于提高发展效率和质量,部分“个性化”的考量有助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创造。
社会发展需要“标准化”制度的创新。“标准化”更大程度上考虑的是抽象的整体而非具体的个人,更高水平上的整体与个人发展间的平衡有赖于制度创新,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发展。由此,“我”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社会”创新“标准化”制度。
立足岗位既是“社会”需要,也是“我”的需求。在遵从社会“标准化”制度的同时,发掘并培养“个性化”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需要,也是个人成长需求,此为“我”与“社会”互助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工作作为一种生活模式,与学习、娱乐休闲、创业无异。
三、生活丰富度需求牵引“我”与“TA”互相完善(泛实力&专能力)
生活丰富度需求来自我们承担的多种角色,比如家庭角色、职业角色、社会角色,每种角色所需的能力不同。“专能力”是刻意训练的胜任某一角色的能力;“泛实力”是业余培养的不同角色转换时可调用的能力。
人际交往中,“我”与“TA”的关系赋予“我”相应的角色。如果现有“专能力”无法满足相应角色的能力需求,多样化的“泛实力”可为角色转换、关系建立赢得缓冲时间。假以时日,刻意训练的“泛实力”成长为胜任相应角色的“专能力”,生活丰富度同步提升。
生活丰富度的提升进一步支持“我”与“TA”人互动,并能在互相完善中延展能力、增进实力;连同对“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思考、付诸“理论我”与“实践我”的行动,一同丰富了“我”的空间感知(图2)。
四、生活(动态、立体、有边界)
在“理论我&实践我”、“标准化&个性化”、“泛实力&专能力”勾画的时空里,每一个“当下”,对应连续空间中的一个状态。在众多的“当下”中,不断考量自我需求、社会需要、生活丰富度需求,个体成长、互助发展、互相完善的动态体验得以发生,生活由此而来(图3)。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的“时空”并非浩瀚无边,而是边界清晰的。比如,“我”与“我”的边界(自律意识)、“我”与“社会”的边界(合规意识)、“我”与“TA”的边界(尊重意识)。在这一有限的时空中,我们持续实践、发展个性、延展能力、终身成长。
生活是关于时间的体验,让我们共同奔赴——感受时间、丰富体验、成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