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女人说出,她的一生以服从丈夫为主。我们便秒懂结局,不是因为电视剧看多了,只不过这是一个让人不太容易接受的事实罢了。即使最后她没有被丈夫抛弃,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这一生的幸福婚姻是有限的。在与徐志摩那八年的婚姻里,张幼仪便成了这句话的傀儡。在这段包办婚姻里,张幼仪被活成了一个loser。她的委屈求全让人心疼,她的无助让人心酸,她的无能也让人心生怜悯……
当世人艳羡着才情横溢的徐志摩和林徽因、陆小曼的浪漫恋情时,欣赏着徐、陆二人有着挑战传统的莫大勇气时,却往往忽略了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
张幼仪1900年出生在江苏宝山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家里共有12个孩子,八男四女。可她的母亲总是告诉别人,她只有八个孩子。因为在她眼里,只有儿子才算数,因为儿子将来是会为张家继承香火的,而女儿是要为未来夫家挑起责任的。
正是因为她父母有着这样的思想观念,使年幼的张幼仪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没有形成新式女子该有的思想,这也是为她后来的失败婚姻埋下了伏笔。她本该是个有着双大脚的新式女子,可是在徐志摩的眼里她始终是个如同缠过脚,思想观念守旧的女人,没有灵动的思维和想法,有的只是一味的服从和忍耐。
他于她,也只是为完成继承香火的义务,绝对没有多动一点的心思。ta们之间的沉默也从新婚洞房的那一夜拉开了帷幕。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
母亲在张幼仪结婚时给了她两点忠告。第一,一旦进了徐家的门,绝对不可以说“不”,只能说“是”;第二,不管丈夫与她之间发生什么事,她都得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公婆。这两点,在这八年的婚姻里,张幼仪都诠释得特别透彻,甚至在ta们离婚之后,她也同样继续尽儿媳妇的义务的去善待徐志摩父母。
她的善良与用心得到了公婆的肯定,却永远无法博来丈夫的欢心。她崇拜丈夫的才情,羡慕他的自由。她也深知丈夫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她的原因,她试着去学习、去改变。可是对一个结了婚而且还是生活在一个思想相对陈旧的大家族里的女人来说,继续回学校念书谈何容易。
在《小脚与西服》里,张幼仪说道:“我是徐志摩的太太,也是镇上首富人家的儿媳妇,镇上的乡亲已经觉得我太新潮了,而且都嘲笑我有双大脚。”可见,家庭环境压迫她不能按照内心的想法去提升自我,也断了她继续成长的后路。
在开始的四年婚姻里,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共处时间加起来大概也只有四个月。在和婆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已有五年了,但张幼仪却说一点儿也不了解自己的丈夫。那时,她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ta们之间的距离还不至于隔得太远。结果是令人惋惜的,此时此刻,远在欧洲的徐志摩早已爱上了另外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他把她视为灵魂伴侣。
当张幼仪乘坐了三个星期的那艘船驶进马赛港的码头时,她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她的心却凉了一大截,因为他是那些接船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在那里站着的表情的人。她本以为,来英国便可以夫唱妇随,接受一些西方教育。然而,在英国那段时间里,她做的也只是洗衣做饭繁琐的家务事,ta们之间的沉默依然继续着。
张幼仪也曾苦恼:为什么她跟同样才华横溢哥哥可以无话不谈,跟徐志摩却无话可谈。或许吧,徐志摩从一开始从内心深处就拒绝这样的婚姻,拒绝爱上这么一个“乡下土包子”。西方的教育给了他挑战传统的勇气,他早已表明态度: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
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可是那一天的来临,对张幼仪来说又是多么的残酷。那年夏日,张幼仪身上又出现了小生命的征兆。当徐志摩听到这个“坏消息”的第一反应,便是要求把孩子打掉。他对打掉孩子会出现哪些风险漠不关心,他只是不能让这个小生命阻碍了他追求伟大爱情的脚步。
当丈夫从嘴里说出那句话时,在异国他乡无依无助的张幼仪又有什么底气坚决说“不”?她怀疑自己是不是一直看错了眼前这个男人,一厢情愿、一头脑补着他是个以学术才华光宗耀祖、事父母至孝、为人正直的丈夫。
当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她终于知道“张幼仪”这三个字原来也可以代表着一个完整的自己,她决定要为自己活一次。
后来,在德国的那段日子里,她一边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吸收更多的“洋墨水”,一边又得抽时间照顾体弱多病的儿子。她把自己的人生一分为二,“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去德国前,她认为她的一生只有服从丈夫。她怕离婚,怕做错事,怕得不到丈夫的爱,怕很多很多事情,从而不得不委曲求全。
去德国后,她发现原来自己人生也可以这么无所畏惧。当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时,老天又跟她开起了玩笑,疾病和疼痛把她心爱的儿子彼得(徐德生,3岁)带走了。
这看似人生最灰暗时刻,如一张沉重的大网,铺天盖地笼罩着她,一切都跌至谷底。万幸的是,坚强起来的她并没有被这些种种不如意的洪流溺死。痛过之后,她仍然坚信:别人的怜悯,是博不来美好的将来的,唯有靠自己去争取。
苦难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还好张幼仪成为了后者。她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终于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新式女子。“委曲求全”已经成为了她过去的标签,现在的她以“独立、坚强、勇敢”从容地面对着未来的生活。
经过这么一番的寒风彻骨的洗礼,她的努力成长得到别人的认可的。她没有痛恨徐志摩当年的“无情无义”,她用一个女人最大的胸怀和包容去体谅他。
如今,ta们也成了有话可谈的好朋友,徐志摩也格外尊重她。除此之外,事业上的成功(28岁时,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以及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也为她的蜕变诠释得淋漓至尽。1931年,当收到徐志摩坠机身亡的消息时,她没有像陆小曼那样“偏激”,她从容镇定地为他处理着身后事。
对于徐、林又或者徐、陆之间的爱情,张幼仪似乎又被迷乱了双眼。她说:“如果她(林徽因)爱着徐志摩的话,为什么她在他离婚之后,还任他晃来晃去?那是爱吗?”又或者说:“人家说徐志摩的第二任太太陆小曼爱徐志摩,可是看了她在他死后的作为(拒绝认领他的遗体),我不认为那叫爱。一个人怎么可以拒绝照顾另一半?爱意味为着善尽责任,履行义务。”
当被后人问到,她是否爱徐志摩。她给出的答案是——“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如她所说,在我们看来,在这三个女人中,似乎真的只有她最爱着他,她尽义务尽责任地去爱他,一生无怨无悔。
在很多人看来,越是把张幼仪表现得立体时,就越显得徐志摩不是个“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徐志摩分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不过于偏激,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张幼仪是与他生活过的人,或者又说她就是他一手造成的受害者。
可是,在张幼仪晚年的回忆里,找不到半点怨恨的意思。所以,我们这些外人又何必替别人去愤怒呢?徐志摩与张幼仪并不是对立存在的,只要我们对凡事不要有过多的偏见,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和谐并存。
如钱钟书所说的:“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只蛋的鸡呢?”如果你喜欢徐志摩的诗,那就好好欣赏便好,没必要非得去视他个人为偶像。
纵观张幼仪一生,为人严谨,有人说她不计较,其实,她又何尝不计较?一个不计较的女子,怎么会在离婚后,独居多年;怎么一直在做着那么多“分外事”——帮徐志摩照顾父母,帮徐志摩出全集?她只是自己同自己计较罢了。她意念中那种执拗的力量,使她心甘情愿去扮演那个龟兔赛跑中起跑较慢的角色。
但都无所谓了,她坚持不懈的毅力,已经让她完美走到最后了!
何为爱?何为伤害?或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我是个吃了很多包子的菇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