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我带上妻儿回到乡下老家,给我的奶奶扫墓。
奶奶是在我开始去省城读书那年离开的。她去世那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课。如果不是叔叔匆匆发来电报,我还不知奶奶过逝的消息。那一年,生命中永远忘不掉的1995,我中考过后,人生命运转折的初始之年。对于我家来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的年份。先是大哥大嫂操办婚事,家中借下了一笔债款。随后我升学,不菲的学费摆在全家人面前。依靠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倾囊相助,我最终在大哥陪伴下,头一回远离家门,赶往省城求学。接下来不到三个月,奶奶生病过逝,小侄女哇哇落地,悲喜事接踵而来。老天爷仿佛在有意考验着这个并不富裕而多难的家庭。记得当我跌跌撞撞赶到老家时,奶奶已经入土为安,爷爷待在老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照看着摇篮中的侄女。当时的具体细节与诸多不堪我知之甚少,时隔多年后,才从母亲那得知了一些片段。一年中发生那么多事,尤其对扎根农村、贫困不堪的老家来说,该是多大的磨难啊!正如父母经常说的,那一年,真正的累垮了身体,人一下子变苍老了。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奶奶的坟头高高屹立在村口相望的山林中。我作为家中的老幺,奶奶生前格外疼爱的小孙,内心是有愧的。清明时节,我给奶奶扫墓的次数微乎其微,哪怕是过春节那会的“探望”,也是不多的。单身时或许还好,结婚后的这些年,少之甚少。清明节当天,爸妈原本不想让我上山扫墓。主要是奶奶去世多年,我回来的少,怕突然的出现,奶奶一时会高兴过度,难免惊吓了自己的儿孙。对于难得的一次清明返乡,我并不想强忍内心的无限怀念。跪在奶奶坟前,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时间一晃而过,数十年的光阴冲淡了自己因奶奶逝世的内心悲伤,也逐渐消减了关于她的许多记忆。如果我再不出现,怕是奶奶她老人家也会慢慢淡忘了小孙儿的模样。
对奶奶的记忆,犹如想自己出生时的那些事一般模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学时的我很调皮,不像如今这般文静。母亲隔三差五会对我的一番胡闹给些“教训”,但凡此刻,奶奶便会挺身而出,用自己稍胖的身躯护着宝贝孙子。放学回家,我最向往的便是爷爷奶奶用餐的那张小木桌。那时奶奶和爷爷单独开灶,与我们是分开过的。一旦有好吃的,不用我央求,奶奶总是立刻把我单独叫过去慢慢享用,这些美好记忆是忘不了的。记得有一次,我和二哥在家中闹腾的厉害,把刚孵出不久的小鸡踩死了两只。原本指望养鸡生蛋贴补家用,闯下的这番祸彻底惹恼了母亲。她拿着小竹编追着我俩满屋跑。眼看我们二人将难逃一番皮肉之苦,奶奶意外的跑了过来,把我俩紧紧护在怀里,像鸡妈妈保护自己的小鸡一般。最终我和二哥逃过一“劫”,但婆媳间的争吵又有了新的篇章。小时候,奶奶留给我这般疼爱的记忆占据了全部的脑海。虽说有些溺爱,但对于孩童的我来说,感觉奶奶是无处不在的“保护神”,让自己平添了几分顽性。
上初中后,学校离家有八里多的路途,我不得不寄宿在校,每周回家一趟。读书三年,渐渐懂事的自己,不再与人打闹。加上家中经济实在困顿,不能同时供两人读书。比我年长三岁的二哥小学一毕业,便去了一位远房亲戚家学徒,走上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这件事的发生,使我更加懂得升学的来之不易,内心满是对二哥的敬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这份心情,我全力投入了求学生涯,家中大小事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年少的我,不经意迈入了懵懂的青春叛逆期。读初中那会对爷爷奶奶的百般疼爱多了一份不该有的“冷漠”,有时甚至对奶奶和其他人产生无端的挑剔和反感。三年初中,自己读书比较上心,但也少了同龄人的精彩生活,更缺乏对家人的关心,包括对爷爷奶奶身体状况的关注。爷爷做七十岁的寿辰,那会奶奶才六十多一点,身体也没什么大的毛病。倒是在我初中快毕业那阵子,听母亲说,奶奶脸色有些发黄,肚子比平日更鼓了一些。后来,我去省城读书,爷爷奶奶一起去小姑家玩。结果奶奶一病不起,医院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没过几日,奶奶便永远离开了。
奶奶过世前,自己已经到了十五岁,不算懵懂无知的年纪。如果那时能对自己的奶奶多份关心,多些孝敬,或许眼下已为人父的我,也会多些心安与温暖。
“好想自己的爷爷奶奶”。当汽车驶离老家不远,女儿嘟囔了一句。这一稚嫩的感慨,让我的思绪顿时沉浸在儿时的美好中,我又想起了自己逝世多年的奶奶。曾经,慈祥的奶奶是多么疼爱她的小孙儿,就像今天,我的父母对她们最小的孙女给予百般的疼爱一样。
感谢上苍的厚爱,在奶奶逝世多年后的今天,我的爷爷依然健在,身子骨还很硬朗。他已步入九十岁高龄,生活能够自理、思维还很清晰,这是多么的庆兴啊!远在天堂的奶奶仍然在呵护着我们家人,在另外一个世界,以这样的方式疼爱着自己的儿孙,守护着家人的平安健康。
有时我也会心生一些妄想,如果奶奶还健在的话,也该是八十多的老人了。我陪伴在身旁,望着她和爷爷一同漫步在村口的水泥路上,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