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郑可菜等六位名师齐聚天水师范学院大礼堂,奉献了一场难得的语文盛宴。何其有幸,可以观摩大师们的课堂,聆听他们对语文的独到见解。
郑可菜老师讲授的是新闻评论。阅读新闻评论,要在读懂评论人的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思考和评价;写新闻评论,强调的是有理、有据、有情。这正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何阅读、如何评论。为了达成目标,郑老师设计了五大版块,以5个主问题串起教学内容,层层深入,逐步推进,2次课堂练笔有详有略,通过实战演练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反馈及时,教师评价指导针对性更强,切实保障目标达成。
教学材料选择社会热点,既符合“新闻”的文体特点(目前教材中所选的新闻都是“旧闻”),又容易激发学生言说的欲望,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整堂课涉及图片超过20张,有漫画、动图、网络截图、小视频等多种类型,或还原新闻情境,或展示真实现状,或启发学生思考,活泼生动,恰到好处;另外,课堂阶段性小结深化学生认识且水到渠成:比如第二版块,学生讨论人们该如何面对新闻事件后,教师及时点拨“媒介素养——事实先于立场”,又如第三版块,学生评价完“网友评论”之后总结,表达应该“有一定的前提”、“分角度来说”,教师点睛:“有边界的言说”;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学情,在第四版块练笔之前,郑老师带着学生发现表达规律并提供某个角度的示例,让学生轻松表达。
这样的课既有实实在在的语言学习,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共情”意识。想必学生今后关注新闻事件、看待新闻评论、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会更加客观、理性、有“情味”。
清华附中的王金玉老师带来的是戏剧《枣儿》。听课之前,我也思考了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方案。但我发现了一个自己不可能解决的难题:考虑学情,戏剧的文体常识必须有交代;重点把握戏剧冲突,但情节梳理又是基础;这出戏剧所表现的主题,反映的时代问题到现在仍不过时,值得与学生探讨;戏剧实际上是要用来表演的,文本理解最好的达成手段就是让学生表演出来,至少也要片段朗诵 等等等等。四十分钟的课堂究竟该如何取舍?名师大腕们会如何设计?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期待,我认真观摩这堂课。不禁叹服于王老师教学设计的巧妙!
导入环节以学生齐诵辛弃疾《清平乐 检校山原书所见》的下阕开始,了解词义,并与改编的戏剧版做比较,学生得以直观地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基本形式特点。由此引出戏剧三要素,并带领学生探析明确学习重点:戏剧冲突。相较于直接展示文体知识和学习目标的做法,这种在比较中感知明确的设计无疑更胜一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加有趣,效果也更好。
生字正音环节所选材料均为能引出情节的关键词,在正音正形的同时分析词义并梳理情节,一箭三雕,妙哉!
因学生扎实的预习,情节分析简单处理,随即进入戏剧冲突的研究。之后设计两个活动:一是通过新闻播报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本文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主题;二是“品一品”,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明确任务。多角度打开学生的思维,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主要冲突。之后组织学生朗诵课文结尾部分。由于是观摩课,学生未能完全放开,教师强调的“声嘶力竭地喊”没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但这丝毫不影响课堂效果。学生被感动,我们在现场的观摩者也被深深地感动,甚至很多人的眼中都闪有泪花。
最后总结、拓展,以一张张撼人心魄的照片引发学生思考“回家还是留守”的问题,余味悠长。
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简洁且有深意的板书,设计感很强,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初中部分的第三节课是冯为民老师带来的文言小说《狼》。在得知学生已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冯老师即刻决定推翻已经很成熟的教学设计,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设计这堂课。我已然被冯老师这种真实、真诚所感动。同时也充分说明一位名师雄厚的教学能力和对每一位听课学生的责任感。
复习课怎么上?冯老师给我们呈现了生动的范例。
首先,从文体特点出发,讲究温故知新:1、转换解读文本的视角,重新概括情节;2、从小说的叙事性特征出发,研读最后一段,并尝试用文言文进行改写,学生既明白了小说的特点,又得到思维和语言的训练;3、析字解体,讨论“志、异”二字,补充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并提示《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时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第二,要上出文言文的味道:言要讲活,文要讲深,要讲究“悟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都在应用中得到训练;所有与原文进行比对的文字(四组:最后一段改为叙事性文段;缩写;开头的改写;人称的改写)全部使用文言语体,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文言语感。
第三,小说教学,要在活动中感知、感觉、感悟。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将改写后的文字与原文作比较,每一组比较都有不同的目的。在比较中,学生明确了小说这种问题的特点、小说开头渲染气氛对整部小说的重要作用、小说的人称角度等文体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小说阅读。
作业的布置弥补了课堂时间有限的不足,从文化的角度对学生提出了要求。
最后,冯老师简要介绍了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教学中要教的是“教学化处理后的小说”,要在备课中有所创造,教创造后的小说。创造的原则是什么呢?依体而教、依文而教、因人而教、因材施教!这堂课正是冯老师教学理念的生动阐释。
下午第一堂是由高新一中贾建英老师执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是一篇哲学类学术论文。 这样的课文思辨性很强,磨脑子。尽管知道这是高中语文课堂必须的训练,但由于水平所限,往往对此望而却步。
贾老师布置了具体的任务:70字以内的内容提要。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不断修正学生的内容提要,确定核心概念、理清文本逻辑。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事实上是以文本为例,不断总结阅读此类文本的方法,如通过陈述的位置和出现的频率确定核心概念、概括的过程就是寻找上位的过程、看关键词时要关注文本的阐释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等,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实用文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贾老师的这堂课,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最好的解答。
熊芳芳老师是“生命语文”的首倡者,主张从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
她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篇学者散文——周作人的《苍蝇》。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了相当数量的同主题作品,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自然而然地对比,易于发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需要给学生强调的是,这种不同并不是事实上的不同,而是作者眼中的不同。作者的态度反映的仅仅是他个人的思考和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局限性。熊老师的补充材料中有一条是孙绍振先生对《苍蝇》一文主题的解读,带有对作品所流露的崇洋思想的辩解的味道。这也是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很好的材料。当然,熊老师更多的是从审美情怀培养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的,也为我们执教此类文体的课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启发。
张一山老师以他喷薄的激情、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寻找鉴赏现代诗歌的路径。通过情境创设、多次诵读、与学生的对话、具体明确的任务布置,学生逐渐加深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意蕴的不确定性的理解感悟,我也第一次领略了如此有创意的、大开大合的现代诗赏析课。听了这堂课,我更加向往能听一节张老师的创意作文课了,不知那又将是一幅怎样的画卷!
这六堂课涉及的文本类型包括新闻评论、戏剧、文言小说、哲学类学术专著、学者散文、现代诗歌等,基本涵盖了中学阶段的主要文体,尤其是高中部分的三节课,针对目前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给一线教师提供很好的范例和有效的指导。
名师们的精彩授课有共同的特点: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设计。当然,收获远不止这些。思考还在继续,希望能将自己和名家超过半个世纪的差距缩小哪怕一两天,也就不算辜负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关心并给我提供观摩机会的老师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