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巍巍一座名叫云朝山下,有一深见百丈的峡谷。峡谷内自然植被丰富、溪水奔泻、空谷鸟鸣、满目清翠。尤其峡谷两壁桃林密布,阳春三月,漫谷桃红柳绿、溪水潺鸣、风光旖旎、相映成趣,故美名曰:“桃花溪”。
从此溪发源一条小河沿峡谷向东曲徊而行。左转右拐,奔涌数十里后,从山崖骤然凌空而下,像天河决口似的泻入深潭,形成十余丈的瀑布。此潭深不可测,呈弯月状,面积不足100平米,潭水清澈透底,水中鱼儿往来翕乎,栖息潭边的鸬鹚数不胜数,堪称人间仙境。
远远望去,气势磅礴的瀑布内隐约可见一条天然形成的石龙。长约十米,角似鹿,鬃似狮,身似象,身似蛇,麟似鲤,爪似凤,棱廓分明,活灵活现,被誉为“龙潭”,小河因此冠名叫“龙潭河”。地名也由此产生。
这是一段摘自历史记载的,我所在的小镇的名字由来的记叙。小镇依水而建,而我从小就住在推门就能看见河的“河景房里,对这个地方充满回忆和热爱。
我们龙潭河镇是从明末清初始设乡,昔日是湘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商业物资集散地,商贾如云,盛况空前,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就拿板板灯来说,它已经被收录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加以保护,我们镇还成立了板板灯龙灯协会,早在2001年还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说起板板灯,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它相传是纪念剿匪英雄雷万春将军开展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到了晚上,本镇的、邻镇的,甚至近些年还有外国友人慕名前往,大家都齐聚在这个小镇上,兴高采烈的观看这每年一度的大型表演。
板板灯它首先要举行祭龙仪式,仪式上由108块龙板组成的龙身上,540只彩色灯笼内的540根蜡烛全部被点燃。之后在8个村民高举的“国富民强,风调雨顺,五谷丰富,六畜兴旺”的排灯牵引下,在两只“龙虾”的护卫下,在锣鼓声和爆竹声中,由220人一起参与的300米长的板板灯正式起舞、场面非常壮观。
之后就开始正式表演了,200多人在龙头的带领下表演走大盘,画“笔幅”组太极图,金钱吊葫芦等传统剧目,然后开始进行“中国梦”等等之类的拆字表演,每次的队形变化都赢了乡亲们的热烈喝彩。
这些都表演完毕了之后,龙灯就开始沿着街道挨家挨户的贺春祈福送吉祥。沿街的居民早早的在房前燃起蜡烛,并准备好鞭炮和红包,恭迎龙队带来喜庆,人们都说,龙灯来到哪里,吉祥幸福就在哪里。
除了板板龙灯,我们还有赶白虎、过火槽、上刀梯、还傩愿、吹木叶、打腰鼓、过赶年等传统习俗。不过赶白虎、过火槽、上刀梯这些我好像没有见过。我们过赶年很有意思,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都是早上吃。大人们凌晨三点多就得起床准备年早饭,五六点基本就得把饭吃完,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大圆桌,12个菜热气腾腾的摆在桌上,一家老小,尤其是我,是小时候最盼望最开心的一天。
此外,我们镇还素有“粮仓油海,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水稻,玉米,棉花等等农作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那的水产,野生的刁子鱼,板鱼,让很多人慕名而来。雄鱼草鱼也比一般的在水塘喂养的鱼美味太多。但是近些年,河水也开始受到污染了,因为野生鱼供不应求,所以开始大量的在河里人工饲养,加上人口越来越多,污水量的排放,完全靠它自净好像已经开始困难了,每次回去看到河里被人们自己随手扔的一些垃圾,感到特别扎眼,这一片养育我们的水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我小时候的见到它的样子了。
我觉得很幸运我能生于长于这个地方,这里民风淳朴,从小到大基本是谁家有个什么好吃的东西,就给附近的邻居送过去。我小时候爸妈经常不在家,基本每次都是这个邻居家要我过去吃一顿,那个邻居送一堆吃的。而且我们那从来体会不到重男轻女这个观念,我这一代很多的独生子女,一个两个算常见,家里有三个的就我知道的几乎很少,而且家长都很重视教育。再加上依山傍水,大家生活条件也还不错。
我在这里度过了很多年快乐的时光,也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每次在外感到挫败的时候,我想一想那条一到夏天就和小伙伴偷偷跑去河边扑腾,钓鱼嬉闹,被家长抓住追着打的日子,想在云朝山顶和小姐妹立下的心愿,想到那条一到赶集天就人声鼎沸磨肩接踵的街道,想到我亲手栽的那颗永远香气扑鼻一年比一年壮的四季桂花树,想到春天就落英缤纷的桃花李花野花,想到我在那里还有一个归途,我好像什么都不害怕了。
或许家乡这个地方对一个在外的游子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最安心的所在。不管我们在外面过的好还是坏,它始终对我们张开怀抱,告诉我们,孩子,不怕,我在,累了,就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