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兴衰》是继《城市的兴衰》后阅读郑荣华老师的第二部经典之作。该书以宏观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竞争格局。面对逆全球化、第四次债务危机、地缘政治、后疫情时代和第三次能源革命所构成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提升国家意志力,突破各种结构性矛盾,力争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书中给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从微观的角度,作者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城市增长动力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书中更以合肥、杭州、苏州、长沙、佛山等产业发展引领区域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产业积聚和转型的具体实施路径。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思考。
大国之争:谁是勇者?
目前,人类已经完整经历了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为特征的3次工业革命。21 世纪初,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兴起,推动社会经济体系的全方面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国普遍将第四次工业革命视为提升本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机会窗口。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大国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领已经形成新的博弈和竞争格局。作者提出,这场竞争规模极大,范围极广,不仅是个体、企业、政府的组织变革,更是一个国家意志力的体现。同时一针见血的提出中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存在制造业大而不强、生产效能偏低、高精尖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际竞争劣势地位等现状。但从各国优势对比分析,中国具有庞大的本土市场,具备工业全品类生产能力,城市化发展对智能制造提供大量有效需求等明显竞争优势。中国先后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与政策,更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已经错过多次工业革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中国自然会奋力直追,狭路相逢勇者胜,必将举全国之力加以应对。
突出重围:有何策略?
中国面对逆全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债务危机、后疫情时代、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者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巧妙地提出了一系列独到且富有创见的应对策略。
首先是社会重构与“大政府”回归。新冠疫情对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全球重大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协同治理能力将是一个国家领导力和意志力的重要体现。发挥“大政府”优势,打造快速应急、个性化疏导、弹性治理的“善治型”政府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其次是“双碳”大周期与能源革命。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定下基调,但“双碳”背后更多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强国角逐与自身产业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再次是以“双循环”应对大变局。作者以美国、日本在重要转型期采用的大循环战略为镜鉴,同时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实施“双循环”战略的方向与策略。最后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经济”三大维度。要实现国内大循环经济,要从产业内部、三产之间、供需市场三大维度着手,优化资源,打破垄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城市增长:要素在哪里?
继《城市的兴衰》后,作者以城市极差地租为切入点,面对城市蔓延、土地有效供给效能下降、城市增长弹性不足、公共投入边际效用递减等现状,提出以土地红利、人口红利、基建红利为增长点的城市发展模式,亟须向全要素生产率转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有效供给,创造城市发展新动力。关键聚焦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制度改革、数字化变革、金融集聚五大维度。技术创新是创造有效供给、实现利润增值最直接的路径,是整体经济变革的核心;产业集聚以传统产业转型配套为基础,依据要素禀赋进行产业分类集聚,促进区域产业快速发展。制度改革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数字化变革是社会与生产之间融会贯通的“血液”,优化全要素配置资源,提升要素生产率;金融集聚则是经济规模和质量的支撑与保障,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动力。同时提出城市居住成本的大幅度提升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反作用力,这一观点洞隐烛微,一针见血,以此暗示“土地财政”向“产业财政”转变是城市精明增长的必经之路。
产业转型:何处发力?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该书在“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部分的诸多观点高度符合“新质生产力”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作者在“产业转型方法与路径”部分,系统分析我国产业链因人口红利消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核心技术掣肘带来的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地缘政治及后疫情时代触发的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面临的资源与环保压力等挑战与原因。具体剖析了合肥的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杭州的“互联网+”、数字产业化、苏州的先进制造业、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及佛山的智能制造业的转型、集聚与发展。最后也指出区域政府要依托自身的要素禀赋进行强链、补链、延链。构建本土市场效应,扩大内需供给;政府精准干预,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产业高效集聚,提升区域产业国际化竞争力。
郑荣华老师身为经济学与文学的双栖作家,他的经济学著作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学术理性的光芒,同时也洋溢着人间烟火的气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恰到好处,令人读后无不感到酣畅淋漓。他将经济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大众,既简洁明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对问题的洞察一针见血,抽丝剥茧,令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