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后一周学习阳明先生的《象山文集序》,听读原文 听博仁老师的导读。
象山先生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号,得孔孟正传,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在宋代与朱熹理学齐名,当时天下都崇尚朱熹理学,陆九渊的心学被泯灭。
阳明先生年轻时也曾以朱熹理学来进行格物致知,未能找到开悟的打到去,后在龙场悟道,终得孔孟之道,也就是象山的心即理心学之说,开始讲学布道。
后阳明先生任江西巡抚,南赣剿匪,平定叛乱,1521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学生 重新出版《象山文集》,请阳明先生写序,做此象山文集序。
这篇序开篇就指出,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心学之源。中就是道,道心精一是仁。
接着告诉我们孔孟之学就是仁学,也是精一之传,是心学之说。孔子要求学生“一以贯之”,孟子说“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但大部分世人还是不理解甚至歪曲外求, 心学渐渐没落。
后世王道日趋衰微,霸术日渐盛行,追求功利的人,打着与天理近似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蒙骗他人,说天理即是如此。从此往后,心和理即一分为二,惟精惟一的学问也消亡了。世儒的学问支离破碎,佛家、道家的学问落入空虚,都离“吾心即物理”越来越远。
宋代 ,周子程子开始重新追寻孔子的学问根本,有了“无极而太极”“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这些学问已经很接近惟精惟一了。
之后,陆象山学说崛起,直承孔孟心法,简易直接,象山的学问重点就是必求之于心,被人认定为禅学。禅学与象山的心学还是有不同的,他们都有各自的著作,不要偏听偏信,用胜心旧习来见之。
序的最后说是扶守李茂元将重新刊印象山文集,请先生写序,还是让大家去读先生的文章,务求诸心去读,而不要把旧习己见放在前面。
读这篇序后的感悟:
一、阳明先生对圣人之学即心学的定义,也就是孔孟之学,是仁爱之学,是尧舜禹一直以来的天理天道之说。
二,阳明先生认为心学、孔孟之学之所以被歪曲,只是世人没有悟道,只是当权者用这些学问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满足自己的私欲,才让圣人之学被误解,被泯灭。
三、阳明先生认为所有的学说都不要被权威、好胜心、旧习所蒙蔽,要自己去修习,印证才能真正的领悟到,序的最后说象山学说的好坏,就如糠秕和精米的区别,入口吃了便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