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个沉重的话题。
犹记得去年夏天,郭德纲师徒恩怨吐血的江湖鸡毛,引的大众分两边站队,相互开撕。某明星出轨的话题被炒的沸沸扬扬,无数舆论一片哗然,社会一片唏嘘,无数网民水军口诛笔伐,誓死要为法律主持一次公道。冯小刚为了一部电影,向着万达院线就是一记重炮。随着互联网上的嘴仗越打越激烈,有一些东西也渐渐浮出了水面,战火硝烟中我看到了关系,道德,恩怨,情仇,利益,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话说这江湖恩怨,若说谁对谁错,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若说讲道理,谁的道理也都能站得住脚,最后结果往往就是双方各执一词,谁也拿谁没办法,我在这里更无意表态。
说起来,我向来对此类娱乐八卦了无兴趣,毕竟自己的事情都没时间处理,还哪有功夫去关心别人的家长里短。但是,最近几天,有一本书又重新放上了我的书桌,读罢此书,又联想到近来发生的这些事情,胸中竟然有了一种通灵之感,又仿佛被书中所言击中了要害,有了一种历史照进现实的错觉,几天下来,利用空闲时间断断续续的思考,也算是渐渐理出了个头绪,直觉告诉我:这些凌乱不堪错综复杂的事情背后,藏匿着某些支配着我们行为认知的思维模式,这些林林总总的事件或许本身就是紧密相连的。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正面是这些事情浮华的表象,背面却隐藏着解码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一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就隐藏在一本书中,这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让我们暂时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明朝万历年间,1587年,亦既明万历十五年,于漫长的中国历史而言,这真是平淡无常的一年,如作者所言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记,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放在这一年,那么这一年所发生的诸多细枝末节的小事怕是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仅供消遣而已。然而本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却从这一年发生的诸多无关紧要的事件中,发现了即将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而这期间的因果关系,恰为本书的重点。于无声处听惊雷,《万历十五年》即以这样一种含蓄而有力方式试图告诉读者,我们曾经辉煌的明王朝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事还要从本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说起,黄早年携笔从戎,辗转求学,1942年,他参加了国民党军入缅甸对日作战,担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作为一名年轻的参谋军官,他的军队经历丰富而充满前景,身处革命动乱年代,黄也曾梦想过做中国的拿破仑,然而历史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又赴美深造,及至毕业,中国大陆已经江山易主,国名党兵败如山倒,不得不蜷缩于台湾一隅。可以想象,曾经身为国军高级军官的黄仁宇先生,面对这样一段历史,会发出怎样的叹息。
明朝与民国,有着太多让人惊异的相似
都是知识分子精英政治
一样衰亡于腐败的政治体制
灭亡前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明末财政制度的崩盘/民国末期金圆券的崩溃)
低下的基层动员能力
灭亡于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
表面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对清军/共军一触即溃
都有复杂的派系党争,灭亡于让人不可思议的内耗
曾有短暂的南北划江而治的局面(南明王朝/渡江战役前的国共谈判)
政权最后退往台湾(郑成功割据台湾/台湾当代政权)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历史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你总能从过去找到现实世界的影子。面对这样的结局,黄更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黄希望通过对明朝失败原因的探索,写出了自己对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批判和反思。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拥有沉重反思的书。
反思什么,从1840年开始到今天,对于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最需要反思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曾经繁盛的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败得一塌糊涂,未来中国还能不能赶超西方成为世界一流乃至最强国家。
如果要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仅从近代史中是无法获得的,我们要把目光一直投射到明朝万历年间,这一年的大明王朝刚刚走过了他的鼎盛时期,没人能感觉出丝毫衰败的痕迹,国家机器依然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万历皇帝贵为天子,管理天下苍生,化解百官之间的矛盾,然统理万事离不开一个“礼”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所有行为规范均出自于此,即便是皇帝,其行为也要依礼而行,不可逾越。同时为了彰显皇威,震慑百官,垂范天下,每日种类繁杂名目众多的仪式也成了皇帝每日必做的功课。古代的人们相信,皇帝通过这些带有宗教性质的仪式可以从上天获得某种神秘的力量,用以维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年青的万历皇帝却对此感到十分的厌倦,随后因为在立太子问题上和群臣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执,最终万历决定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对抗群臣。万历明白,皇帝的意志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也要受到礼制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但是古代的伦理道德不同于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法律,他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中国大陆农耕文明所产生的强大惯性,因而改变起来往往十分艰难需要冲破重重阻力,其中最难说服的便是这群以读儒家道德圣经长大,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官僚士大夫,定义伦理道德的话语权事实上掌握这些文官手中。皇帝如果不是有极大的个人魅力和意志品质,几乎不可能撼动这种凝固的制度,更不要说通过改造皇帝的职权进而改造他的帝国。这种类似于现代法制社会宪法对总统的制约机制,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一直都存在。
以伦理道德治国,以礼义廉耻约束社会的治理模式既是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秘诀,也是滞碍我们文明前进的牢笼,而此时明王朝的万历皇帝正好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
随着张居正的倒台和万历皇帝的罢工,明帝国变得左摇右晃,重心不稳,官员微薄的俸禄加之皇帝的消极怠工使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的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一方面,体制上又存在那么多的纰漏,给人以强烈的诱惑,对物质渴求的欲望煎熬着每一个人。腐败最终还是在这群正人君子中以不可遏制速度漫延开来。首府申时行以自己精明干练想找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折衷办法也越来越困难。终于,随着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模范官僚海瑞罢官,天才将领戚继光被免职,哲学家李贽在狱中自缢,明帝国亲手葬送了最后一批治国理政的精英。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固定原则的限制为行动的标准,在政治上必然会引发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党争,在经济上会呈现出小国寡民君子固穷思想所导致的生产力下降,在思想上则表现为单一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极端保守与僵化。
明之亡,亡于党争,党争之根源在于以伦理道德代替法制所造成的行为依据的无原则性与不确定性,文官精神与物质之间巨大差异又让官僚学会了以讲伦理道德的方式代替实际利益的谈判,这恐怕算是中国人最高明的创造了。
以个人之道德能力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样的雄心壮志在张居正的身上还有所提现,这也是明帝国最后希望,只是在万历十五年之后,连这样的希望也终于破灭了。58年后,在无尽的党争与惊人的内耗中,李自成轻轻推开了明帝国虚掩的大门。
明朝的故事就这样讲完了,书中所述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也算是给各位留个悬念。
时至今日,400多年过去了,我们也在近代艰难的转型中进入了现代化社会,可是明帝国留给我们问题解开了吗?我们的社会走出伦理道德的阴影了吗?
当小金用7000字战斗檄文跟郭德纲老师决裂、而不能坐下来聊聊合伙合同时,当网民水军以道德相裹挟、用污秽的语言在互联网上相互人身攻击时。当吃瓜群众搬着小凳子围观某某明星出轨的桃色故事时,我们知道——
要走出明王朝的bug,路还长着呢
后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思考是全方位的,这本书也彻底颠覆了我历史学的态度,在两年前初读此书时几乎不知所云,如今再读书中所述竟有切肤之感。如果说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读书和思考中获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