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教育中,家长普遍存在一个困境:道理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情绪层面来说,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这个效应的原版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现在让你想一下,当老师打电话向你告状说孩子的种种不是时,你会不会把从老师那些接收到的负面情绪传递到孩子的身上?我想大部分人都干过这样的事情,而且有些人还会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不如意的负面情绪一起打包给孩子。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应该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与孩子面对面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简单的处理方法是:马上离开现场,离开引起你情绪激化的刺激源。然后,试图用深呼吸、用凉水洗脸等办法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平时的时候,家长也需要多关照自己,爱自己。如果一个人人不懂得好好爱自己,那么他也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即使是对别人付出了爱,也很容易假以爱的名义伤害别人。
从“人际沟通分析学”(TA)的角度看,TA对人有三个根本的看法:
人都是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
人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所做的决定是可以改变的。
先说说“人都是好的”这一点。也许大家都会很诧异这个最TA最根本的理念,如果人都是好的,那么为什么社会上会有那么多的罪犯呢?世界上为什么还有邪恶之人呢?为什么一些人表现出的一些行为总是在伤害人呢?有这样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家没有把人的本质和人的行为分开。
有一次我问一群孩子“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那些孩子当中有的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有的是老师头疼的对象,有些则是公认的坏孩子。他们的答案各式各样的都有,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家都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长大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从这点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些孩子心中持着“不管外界给予我什么样的评价,我心中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这样的一个信念。
其实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本人主义心理学罗杰斯说一个土豆的故事,他家里有一个仓库,在仓库黑暗的角落中有一颗被遗忘的土豆。当那颗土豆被发现的时候,它的芽已经长的很长,令他惊讶的是,土豆的芽是朝着有光线的方向生长的。这个发现告诉罗杰斯,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说了这么多,我想有些人会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我知道孩子本质不坏,但是他的那种行为令人难以接受”。是的,当孩子屡教不改、顶嘴冲撞、我行我素这些行为出现的时候,会令你抓狂,会去批评指责甚至是体罚孩子。现在,我不说孩子,说说你自己,试问一下对孩子的打骂是不是一件好事?这个答案不言自明,很多人会解释说“不打不骂他根本不听,根本不改”。如果我再问“你对孩子的打骂的目的是什么”,大家自然会说“为了孩子好”。现在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你们打骂孩子这负向行为后面是不是隐藏着一个正向的意义。也就是说,打骂孩子是一个负向行为,而它正向的意义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这里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任何负向行为后面都隐藏着正向的意义”。你是那样的,孩子也是那样的。所以,家长需要看清楚孩子负向行为背后的正向意义,这对于你来说很重要,因为它能调整你对孩子的态度,也能调整你的心态。
当孩子遇到一些负向行为的时候家长这么办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小晓因为上课走神被老师批评后,感到非常委屈。回到家里乱扔书包,气呼呼的跌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妈妈了解到原委之后,说了下面一段话:
妈妈看到你现在很生气和委屈,妈妈看着心疼。当时你很想跟老师说明,但你觉得当面顶嘴是不妥的,所以你忍住不说。这是很难受的。现在你跟妈妈说说你的想法,等一会儿你就能平静下来。
上面这个案例中妈妈是怎么处理小小的这个负向行为的?妈妈先关注到了孩子的情绪,把孩子的情绪客观的反应给孩子,然后把孩子正向的意义描述出来,最后妈妈与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三步骤至始至终妈妈都坚持一个孩子的本质是好的理念,但是对孩子的负向行为妈妈并不认同,所以最后采用一起讨论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去面对这个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人都是好的”这个基本理念是在告诉我们,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需要把孩子的本质和孩子的行为分开。妈妈无条件接纳你,妈妈无条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因为你有你的尊严、你有你的价值、你是重要的;而你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怎么去解决它。
现在我们说说第二个基本理念“每个人都自己思考的能力”。在亲子教育过程中,父母都担心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一些挫折,尽量给孩子铺平道路,让他们成长的顺利一些,这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那么就会出现一些现象,家长用成年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的发展水平,你会发现孩子的很多行为都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这时候家长就会过多的干预孩子的行为的情况出现。但是,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孩子在错误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家长的过多干预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在被质疑的环境下,孩子失去了自我实现的动力,亲子关系就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家长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个范围由社会规范、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观、对孩子自身安全的考虑、对他人安全的考虑。限定这些范围的目的是在于帮助孩子能够辨明是非,用这些是非观去引导他们的行为。
其次,在上述的前提下,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且相信孩子有认识错误的能力。当孩子遇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能够对自己问题的成因做出总结的。即使不能对问题的成因做出客观的评判,他对自己面对问题也有他们自己的感受。因此,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先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对孩子问题成因的归纳,那是带着你自己的主观猜测的,甚至是带着你的偏见去,这样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最后,听听孩子他是想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因为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局限,他们可能没办法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甚至他们的方案是错误的。那么,家长可以平静的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引发孩子思考,让他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只有一条。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人际沟通分析学的角度说,每一个人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的自己一生故事的结局。只是我们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做出那样的决定。就像席慕蓉说的那样“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忘了是一个什么样的开始”。
现在让大家自我觉察一下,你们会不会发现场景会在我们身上不断的重复?例如有些人一次又一次的被人骗,这当中的原因并不是他不会识别骗子的伎俩,而是他不能抗拒别人骗的命运;有一些人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人吵,他自己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总是忍不住;有些人总是不懂得拒绝别人,以致让自己活动很累;还有些人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没办法取得成功,即使成功就是眼前他都会放弃。为什么历史总是不断上演呢?原因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好这一辈需要怎么活着了。冥冥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早期决定去生活——这就是人生脚本。
如果,你不加以觉察,你可能就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重复那些令你不愉快的事情。那种种不愉快事情的根源都是你看不见的脚本信念的力量推动这你去感受那一切。当你遇见未知的自己时,就会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就是再决定!
王辉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致中心理工作室心理讲师/咨询师
百信教育青少年儿童发展中心讲师/咨询师
国际TA(人际沟通)协会中国应用顾问
EFT(情绪取向)婚姻家庭治疗师
晋安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讲师
福建省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
擅长: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亲子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伴侣情感问题、个人成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