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们听清了对方的话,却不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又或者,我们听懂了对方表达的意思,却没有听出对方在语言背后想要表达更深一层的涵义。
有的人特别会聊天,跟这样的人聊天很舒服,收获也大,也期待下一次见面。而有的人是聊天杀手,聊起来非常别扭,如鲠在噎,恨不得赶快结束对话。
同学丁,上学的时候话不多,但是一针见血,而且刀刀见红。时隔多年,大家又在微信群相聚,他风格依旧。慢慢的,就变成了他一说话,大多数人就会选择沉默。不是谁想针对他,而是一剑封喉的感觉确实不好受。
他说的话确实是实话,但他忽略了听众的感受,对很多关键性信息理解的也有偏差,对自己的观点过于固执,才会导致现在的局面。
那么如何化解这种情况呢?
首先,要抓住对话的要点,当双方观点有明显分歧时,当双方的讨论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时,当沟通的双方发生情绪反应变化时,都要及时抓住沟通的机会。既不过往矫正,也不逃避。
其次,温和而坚定的说出你看到的实际情况,不带任何评判。通常情况下,我们容易把人和问题混淆,就会把对事情的态度发泄到当事人身上。
例如,当你对老公温和的说:老公,我看到你的五双袜子堆在卫生间三天了。没有评判,这是描述事实,正常情况下,他自然会知道,该洗了。如果你说:你看看你,这么不讲卫生,哪有堆这么多袜子不洗的?他感受到的是贴标签,不讲卫生,以及被指责。他的心情估计也会不爽,虽然他知道该洗袜子了。
最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你的需求,让对方看到你想解决问题的真诚。这种恰当的表达,需要智慧。
还是洗袜子,说完你看到的事实后,接着说,我很希望你能把袜子洗了,这样明天你就有新袜子换了,而且卫生间的气味也会清新很多。老公听到这话会感觉到你为他着想(担心他第二天没有袜子换),而且这种情况在公共区域影响了别人(卫生间气味不好)。
这种方法不会对所有人有效,但是如果当我们的心态修炼到,不唠叨不指责不愤怒,还能这样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大的收获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当然,对于社交规则,我向来赞同,好汉不吃眼前亏。对于之前网上热议的”垃圾人”要有辨识的能力,智慧往往在这个时候尤为重要。
当你和别人有分歧的时候,当你能温和而坚定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当你不带指责和评判的提出需求的时候,世界就为你打开了解决问题的大门,其实,这把钥匙在你手中。
注:此篇感想是20170702剽悍晨读读后感,参考书目《关键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