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心经》
人生何意
想必生而为人,或多或少都思考过生死之事。然,何谓生,何又谓死?两者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和影响?人生到底有何意义,我们从何来,又要去往何处?
孩童时,问父母,成年后,问自己。时至今日,或许已有见解,或许正在追寻,或许已放下问题不再深究。然而,每每独自与自然相处时,听闻亲朋离世时,感叹时光易逝时,当下的你,是否已经可以坦然处之?
当下即是未来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言中的前世、今生并不单单指代轮回中上一世与下一世,也指代此世中的过去与未来。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走向,而未来并不陌生,请伸出你的一只手,展开它,未来就在上面。
累世因果有时是一念起落,而此“念”又怎会是凭空生灭,必然也是种种因缘汇聚成形,善念非朝夕形成,恶念亦是。
生死仅一门之隔
如今,提到死亡,人们的态度往往大相径庭。大部分人依然忌讳,闭口不谈,仿佛死亡与他们毫不相关。而另一部分人,聊起生死之事如谈及家常,不避讳,也不过分关心,却已做好准备,如同准备一件随时会发生的事。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已明了无常。
所有人都明白,万事易变,唯有变化不变。既然通晓此理,为何仍会执迷,仍会像认为自己会永生一般的活着?
诸行无常,喜悦、痛苦、疾病、财富、死亡都无法一一预知。我们为了老病之时有所依靠,够买保险、生儿育女、赚钱存钱;我们为了避免痛苦,一遍遍锤炼自己的内心,趋利避害;我们为了迎接新的生命,调整心态,甚至放弃原本的生活状态。唯独,对于死亡毫无准备。
若一直活在无明中,生时深陷颠倒而不自知,等面对死亡时如临大敌,除了恐惧与不甘再无其他,岂不太可惜了?
临终时的能量之大,足以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路,而一颗接纳、平静之心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能量,并且掌握主动。恐惧是因为个体的无知,并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
婴儿初降时,大声啼哭,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恐惧,然而是这个世界本身可怕吗?我们这些早已忘却自己初生时无助与害怕的成人,面对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时,有几人能体会到他的感受?
出生前,我们一直在家里从未出过门,直到有天你被推出了家门,被迫融入另一个陌生的世界,听不懂的语言,未见过的景色,就连气温、环境都和家中相差甚远,在被推出的那一刻,你会害怕吗?
直到你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可以自己进食,可以与身边的同类交流,渐渐的你不再害怕,也因为习惯而慢慢忘却了初来时的感受。现在于你而言,门外的世界才是真实、可信、永恒的,而门内的世界早已混沌不清,是否真实存在都不再确信。
是否,再让你重新回到来时的家,再一次推开那扇门,又会生起与当时被推出门时一样的恐惧之心?
其实,我们早已进进出出很多次,只是出门的时间太久,每次回家都会忘记家中的模样。
人身难得,还当勤勉
宗教、哲学都在教导我们如何修行,何如自处,我认为这一切殊途同归,只是通过不同的法门,让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想得更远些。
通过修行,当下一次该回家的时候,我们心中再无恐惧,只有如同回到家乡一般的期待与喜悦。
或许,当你再一次走到家门口时,会发现多了一扇从未见过的、闪烁着宁静之光的门。
(此文乃一家之言,如有偏颇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