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以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差生”一词是常常被提到的,有好就有坏,有优就有差,显然被众人当作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教育历来被认为是促进人发展的一项活动,人的发展并不能用分数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我看来,对学生发展的评价用“差生”一词来诠释太过狭隘化了。
本来都是一群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何在成长过程中会慢慢出现割裂甚至两个极端现象呢?这是值得我们全社会去思考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提到了相关的话题——“差生”一词对学生的评价含有歧视性、贬低性,现在用“后进生”、“学困生”等新型名词代替。当时我就在想,为何非要把一群人分出几个层次呢?虽然那些新型名词比“差生”一词听起来好了很多,但是把同样的人进行层次划分,不管提出多么响亮的名号,用它来给一群特殊的人加以命名时,其本质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人是多样的,其发展结果也应该是多样的,不应该用同一标准去定义所有人。
每一个人都不甘心自己落后别人一大截,成人的世界是如此,孩子的世界更是如此。老师当时讲课的过程中提了一个新名词——“习得性自弃”,坏孩子并非生来就是坏孩子,“差生”并非生来就是“差生”,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让他们“习得”了“自我放弃”。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都蕴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孩子的教育学校承担着很大的责任,父母也同样负有重任,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的接轨了,才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孩子蕴藏的巨大能量。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亲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多萝茜·洛·诺儿特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孩子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会学到怎样的行为。大二时在一个私立教育机构做过兼职,有一个孩子使我印象很深。小男孩长得生龙活虎的,笑起来很是可爱,但是一上课就无精打采,好几次我还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一到做作业的时间要不就玩手中的笔,要不就是抠手指,真的可以玩一节课的那种。几天后代课老师告诉我不用管那个孩子,只要上课不捣乱就好。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我或许能明白一点儿教育中的弊端,很不希望看到眼前这种现象,家长掏着高额的钱给辅导班让孩子学习,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整个人看起来就是处于煎熬。后来有幸和小男孩的妈妈碰面,通过交谈了解到小男孩的爸爸是个生意人,很少兼顾到孩子学习,但是每次一问起学习多半都是批评与责骂。孩子比起成人更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在他们这些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可能就在慢慢放弃自己了。不管是父母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明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需要大人用爱和耐心去引导的。
《学习的革命》: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溺爱之中,他就学会了骄横无理。
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好或坏的评判”,家长、老师对孩子的不当评价给孩子贴了一种永久性标签,从而导致行为上出现“坏孩子”的表现,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制定低层次的目标,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感等等。孩子们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他们从大人的世界中学到的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当父母在责备孩子时请先冷静思考一下自己平常对孩子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教育者工作者们在指责孩子之前请先考虑一下问题到底出不出在孩子身上。教育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教学活动中面临的是一些弱势群体,这就要求大人们更用心的去对待,只有在爱与耐心的浇灌下培育的花才会绽放的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