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读书的好处其实比我们感受到的更多一些。读一点书,等于足不出户见了世面。读一点书,当你真心遇到强人时,接得上话,借得了力。读一点书,其实是和自己独处,可以慢慢发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思考怎样去实现。
经常看看书的人,有一些共同点。他们情绪稳定,很少因为外界的评论或突发事情大动肝火。他们不怕变化,新事物、新挑战好像为他们而生。
一个小朋友最近非常纠结自己的工作:老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和她聊聊,问她对业务有没有新想法,然后调整一下她的工作内容、负责的门店区域。总之,就是想用最少的薪水得到更多的收益。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同时希望马儿乖乖听话。
小朋友苦恼,工作是自己未来发展和创业的领域,很契合。业务上也有可以作为的空间,可是老板又明摆着不想她彰显太多实力怕她发展太好,给的职责范围里的权力没多久又收回去。几个回合斗智斗勇下来,人总是心里会疙疙瘩瘩的,原本的冲劲和热情也消散得差不多。
辞还是不辞呢?
站得高,所以看得远。和好高骛远不一样。站得高之前先要站稳,脚踏实地。辞还是不辞这个决定最终要自己抉择。
每一个生活中的决定做的好不好和眼下的困难无关,和我们受过的学历教育也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格局和视野。
你要把未来的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特别值得思考:
观察身边的强者。乔布斯、马云这样的翘楚离我们太远,动力有限。身边的朋友、熟人身上那些优点就足够我们学习。甚至是眼下这个让你心烦的老板身上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比如说,他可以每次心平气和、不急不恼地讨论他想讨论的话题,把控着对话的走向,可以把每一个有利于他自己的决定说得十分艺术,让你当时无从应对和辩驳。回头一仔细寻思,好像自己亏了。
多观察几个这样的人,多聊聊有关的事情,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不那么顺利。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我们遇到的难题的确很难,可是难题本身并不具有独特性。一定能从某个途径获得改善、帮助和解决。
光想不够还要行动上改变。工作烦心,你忍不住要抱怨老板和猪一样的队友。想要离开,你不断和朋友聊起自己的苦恼。这些都是向外求,寻求别人的理解,寻求情绪的发泄。这在短时间内可以平复心情。可是越是频繁谈起,心理就会接收到一种暗示,让你自己都误以为这事情解决了。
就好比一个胖子成天想减肥,每天看“30天练出马甲线”、“超模都吃早餐碗”这样的攻略,开口就是卡路里、含糖量,懂得再多仍旧减不掉一斤。
换一个方法,内观。梳理自己对工作的想法,和自己的长处、短处结合起来看。问自己怎么样可以在下一次进行这样的关键对话时管住自己的嘴,不显露情绪。问自己如何能做得更好,自己的想法里有哪一些可以拿出来和老板谈,假想一下老板的回应,然后再调整自己的措辞。
比起改变外在,把时间花在观察自我、改变自己更加有可行性。
偶遇一篇恰好是小朋友行业的文章,里面有些场景特别贴切,讲得也比我做为朋友给出的想法深刻和有用太多。赶快转发过去。她回复说:看不下去,没有耐心。
这篇文章,两千字左右,阅读速度哪怕慢也不过5分钟。
没有耐心,坐不住这个现象太普遍了。一天里我们会使用好多个5分钟来回复私信、群聊。明星离婚、微博吵架的新闻我们也都没有落下。
然而,一篇文章、一本书对我们来讲,都非常难。
我想,小朋友并不是不上进。每一个已经在苦恼当下的人,都拥有反思、批判和思考的特质。只不过,我们被困难的表象、纷繁的信息推着走,身不由己。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想学,精神和身体都充满了“多”。
行动,反而跟不上头脑。
所以,遇到一时想不出办法的事情,坐下来, 沉住气,耐着性子试着读一点书,读几本书吧。
给自己一点时间。不去夸大困难带来的麻烦,也不刻意回避。用几个小时、几天的时间先是放空,然后慢慢回来,自己带领自己思索,寻找答案。别人的意见都是经验之谈,于你,不一定适用。
给自己更多视角。个人的学识和精力非常有限,遇到事情总是从“我”出发,已经失掉了高度。好比刚穿上战袍,还没上场,就已经输了。
读一点书,不断和自己相处,可以真正开动我们的大脑,思考,然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睿智的决定。
强人、大咖、分享、视频、课程说到底都是外物。
通过读书,自我思考,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问题也不多,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方向。
你的选择就是未来。所以,一起读书吧!
喜欢请赞赏,好书虽然不贵,架不住每周都下单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