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科室里来了一位实习生小姑娘,19岁,一早由妈妈带着来科室报道,全程一句话也没说,皆由母亲与主任沟通。看得出小姑娘青涩又略显害羞。
主任跟我交代,这是某领导的亲戚,叫我好好带着她。回头又跟姑娘的妈妈交代,孩子这么大了,你大可以让她自己来,总这样陪着,多不像样,回吧。
相处了两天,闲时我问小姑娘,你马上就要毕业了,有没有想过将来想做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没有。
小姑娘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反正父母要求考公务员,觉得女孩子就要图个稳定,但是自己并不想。
我又问,那你自己对未来有什么规划,答曰没有,此时桌上摆着一本公考的书,我便不再多问了。
回想五年前的自己,也是依父母之命走入了体制内,看到迷茫的小姑娘,仿佛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
上班的第一天,师傅就告诉我,体制内生活就是吃不饱也饿不死,温水煮青蛙,舒服惯了就把你的志向全磨灭了,等到日子长了,想再跳出圈子恐怕也难。
如今第五个年头,越来越意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什么是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理想的生活应该靠自己去实现还是靠父母去指引。
我思考了很久,在我们自我认知迷茫的阶段,也许父母的指引并不一定全对。
大学同学小D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到现在也是五年了,每月工资到手3000左右,五年来薪水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今年小D考公笔试第一进入面试,朋友们都劝她破釜沉舟辞了工作专心备考面试,而她似乎一直有什么顾虑不肯辞职。
半个月后,惜败的消息传来,她自己倒显得格外平静。
之后得知,小D不肯辞职的原因是因为父母不同意,他们认为,万一没考上,还能在这继续干,事业单位说出去体面,而且父母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一条路走到黑,直到考上为止。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女儿,29了,没正式工作,拿着三流学校的冷门专业研究生文凭,没有其他行业的从业经验,在人才更新换代如此快的今天,算得上没有一丁点儿的优势。
而小D自己呢,上周主动找到我聊天,告诉我自己实在是考累了,这次铁了心打算辞职。
其实现在决定辞职,我都有些替她担心,我问她辞职之后打算去干嘛,她告诉我就出去找工作,先找找看再说。
我想了很久,没有回复。
我想,也许是一直听从父母的安排,已经不再懂得去思考该如何谋划自己的人生,又或许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能做些什么。
另一个朋友大胖,有一天夜里给我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并不是谈人生理想,而是聊他的无奈和困惑。
大胖毕业后通过家里的关系在街道办做临时工,一个月的薪水除去缴纳的社保到手甚至不足2000元。
大胖说,他很无奈,不辞职这点钱连养活自己都难,更不用说孝敬父母和找女朋友,辞职的话他妈妈一定会疯掉的。
他想改变现状,但不敢违逆父母。
他讲到这,我瞬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我没想到,他对于自我的追求,竟可能会对母亲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而他整日颇无奈地安逸于体制内,对父母来说又是否真的算得上孝顺。
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生大事做不了主,而如今,很多迷茫的年轻人,甚至连职业追求都做不了主了。
我们身边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都有是同一个思想,稳定的、好听的、体面的便是给自己家脸上贴了金,这些体面甚至重于孩子的前途和理想。
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父母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听父母的总没错,也许他们未曾想,自己规划的“蓝图”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反观其他尊重孩子的家长,一定是常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给孩子参考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
我们科室主任,他孩子去年高考就考了600多分,但孩子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决心复读。
主任内心有些遗憾,但多次沟通之后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并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支持,告诉孩子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负担。
一年之后,主任的孩子考了全县第一,顺利的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与主任聊天时,我们打趣地问,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主任轻描淡写地说是孩子自己很有想法,做父母的不过是在背后支持。
的确,父母的差别教育,培养出的孩子也一定是不同的。
孩子的人生,要靠孩子自己去走,有些父母往往想当然地把自己当成了孩子的人生导师,煞费苦心地指点迷津,却不知,过多的干预,只会让孩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那些现在仍迷茫着的年轻人,请记得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之付出努力,你永远不能活成父母的影子。
那些仍然对子女过于苛求的父母,也请你们平等沟通,不要捆绑了孩子的思维,真心的去做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