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到7月底,一直保持每天阅读一本书的阅读习惯,一本250页左右的书,控制在2个小时内读完。
后来,很多人在朋友圈留言问我快速阅读的方法,接着出现了一些状况,一直没有来得及整理,现将自己应用的这套方法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所谓的方法,因人因事而异。因人,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但通过训练,阅读的效率确实能大幅度地提高;因事,则是阅读的对象不同,快速阅读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书,很多经典类的书籍,比如《老子》需要精读,如果能背诵5000言最好。北宋初年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那可是每天下班后,关起门来天天读。而孔老夫子当年读《易经》也是“韦篇三绝”。
选择合适的书
▷请专业人士或朋友推荐书单。这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选书时间。也可以去微博、微信看那些业内大牛最近在读哪些书。
▷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书。去在线购物网站,如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浏览,查看书籍目录和评价,看评价只需看有配图上传的评价,然后,配合知乎、豆瓣的相关书评,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书。
实体书店浏览,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好处是可以翻看实体书籍,能够更好地了解书籍内容。
▷凭自己的喜好和直觉。有时候凭直觉,也能找到气质相投的好书。
创造的理想的阅读环境
▷找一个明亮又宁静的地方。太亮太吵闹的地方都不适合高效阅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青年润之先生那样闹市中取静的定力。
▷怎么舒服怎么坐,将身体放松,内心安静下来。
▷选择最优的时间及时间段。科学证明,最佳学习时间是早上5点到9点,以可供自己完全支配的时间为前提,再将时间段划分成块,每块3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时间太长,注意力很难完全集中,直接影响阅读效率。
▷去除一切干扰因素,远离手机、电脑等一切干扰因素。
开始阅读
▷预览
浏览封面、封底、序言、名人推荐,这些都是对作者风格和书本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它们基本可以了解作者及其写作目的和意图。
查看目录,目录是书本的结构和脉络,是作者逻辑和思维的高度体现。
▷浏览全书
通览全书的所有页面,也就是将书翻一遍,看一看书中的图表。重点对书进行整体把握,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
预估全书的重点。一般来说,一本书中20%的篇幅,包括了80%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需要去除完美吸收全书内容的思想,尽量用20%的时间,获取80%的信息。
▷跳读
✎找出关键词
抓住作者想要展示给读者的关键词,结合自己认为的关键句,找出并确定文章重点。对非重点部分,进行跳读或掠读。
✎找出文章大意
大意是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想法。文章由段落构成,每段也有一个大意,将这些大意层层组合,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人们不会因为做不快乐的事情而有所进步,就算是高手,不能乐在其中的话也无法取得进步。
知识提炼
在读完一本书后,阅读过程并未结束,还需要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提炼,这样才能将知识升华,才能出精品。
▷提炼需从收集高品质的信息输入开始,输入要尽可能地高效。
▷对信息进行思考、加工和创造,产生火花或灵感
▷将捕获的火花转变成语言,及时输出
▷分享和传播,将获得的知识传递给他人,只有表现出来的知识,才是智慧。
需要正视的问题
▷拒绝拖延。
很多人认为没有一块完整的时间去阅读,有空就读几页,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一年下来,也读不了几本书。如此,还不如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用半小时的时间读完全书的四分之一。再用无数个小目标累积成大目标,积小胜成大胜。
▷养成及时整理信息输出的习惯
输出要趁热打铁,很多人不输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这些:
✎不爱表现,表现出来的才是智慧;
✎没有自信,自信都是逐步积累的;
✎怕写不好,坚持写就会越来越好;
✎没有时间,挤点逛街看电视时间。
▷保持目的意识,增强知识的厚度,持续积累。
有些知识需要不断地去深入挖掘,就像挖井一样,挖得深才喝得到泉水,这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去精进。
技能在短时间内能大幅度提升,功夫却要长时间地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