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到了爱国诗人陆游对收复国家领土的期盼和呐喊。
那么,陆家的子孙何时达成了“家祭勿忘告乃翁”的心愿呢?
答案就是:明朝。
公元1368年,徐达、常遇春攻入大都,汉人重新夺回了现在的首都地区。而这一年距离公元938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整整相隔了430年。其间汉人胡化,大好河山,沦为腥膻。其间多少能人志士,扼腕长叹。而这种令人绝望的情况,被明朝终结了。
明朝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而且,明朝是建立政权最正统的王朝,他没有篡夺皇位,而是用武力推翻了外族政权。这样的明朝,怎能让我们不喜爱?
当然,我们对明朝的喜爱,不仅仅局限于此,我更喜爱的是明朝的“草根气息”。
一、草根的开国皇帝
对于朱元璋的评价,这里借用关月《锦衣夜行》中的一段话:“他以淮右一介布衣,白手打下天下,光复汉人江山,将蒙人铁蹄下的四等汗奴解救出来;他禁蒙古服饰,复汉人衣冠,推行儒家名教,轻徭薄赋、克勤克俭、严惩贪官、爱惜百姓,不管别人对他是怕是敬、是谤是誉,他的功绩注定了要彪炳千秋、名载史册,他就是我大明开国洪武大帝!”
在中国历史上,前赴后继想要逆袭的屌丝不在少数。而起点之低,终点之高,让人望尘莫及的,恐怕朱元璋称第一,就没有人敢称第二了吧。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他年轻的时候,放过牛,当过和尚,乞讨过,后来投义军、娶媳妇,最终称王。
正是因为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为明朝注入了“草根”的灵魂,也让明朝的“草根基因”延续了下来。
二、草根的皇后们
明朝的皇帝们草根出身,在选择皇后的时候门第观念被彻底的抛除。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说法“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寒门”。
1.建文帝的皇后,马氏。没有资料显示马氏和朱允炆的奶奶是直系亲属。马氏的父亲是光禄少卿马全,五品官。这在满朝权贵中,算是微末小官了。
2.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氏。她的父亲在她被封为太子妃之时是兵马指挥使,正七品。也就是说,充其量算是一个底层军官家庭出身。
3.明宣宗朱瞻基,皇后胡氏。其父是锦衣卫百户,正六品。同样是底层军官家庭出身。
4.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孙氏,其父是正九品主薄,还是负责工程的。这次,连个底层官员都算不上,顶多是个小吏。
5.英宗的第二个皇后,周氏,完全就是平民。
6.宪宗的皇后纪氏,是广西少数民族的山寨姑娘。
7.宪宗的第三任邵氏,是寒门人家把她卖进宫的。
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明朝皇后,出身平民,国子监学生,基层官员的占了大多数,大多算得上“草根”。
明朝的皇帝在选妃上偏爱“草根”,在选取官员上,同样如此。
三、草根的大臣们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论阶层而是以科举考试来论做官的朝代了。即使是商人子弟,贫寒人家子弟都有追求科举的自由,只要能够科举高中,也能出入为相,没有所谓的天花板存在。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搜集了195名明朝高级官员的资料。其中家庭出身是高级官员的只有16个人,占统计样本的8.2%。而其余的高级官员大多出身于贫寒家庭、平民家庭和小官僚家庭。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
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我看到了明朝的宏伟志向;
在“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中,我看到了明朝的霸气与坚韧;
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中,我看到了明朝的担当;
在明朝一个个的崛起的小人物身上,我看到了对奋斗者的肯定和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