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甚至就连网络上很热门的一个帖子《我最愿意生活的十个朝代》中,也把宋朝列为“第一志愿”。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历史已然成为深远的记忆。我们更多的知识见闻,幼时或见于历史课本,且仅仅是为了升学后的高分。成人后的认知,更多观赏在荧屏电影。谈不上多少熟知,亦不会有多少深触。儿时,对于历史的喜爱情结,一直伴随至今,每每拾起的历史遗珠都不胜欣喜。
此次,陪产在家之际,翻看了《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旅美作家李亚文笔下的大宋帝国往事,以1127年开篇,从三君三臣入手。讲述了从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开始,写到南宋的偏安一隅直至灭亡,前后数百年的如烟往事,被作者李亚平娓娓道来,丝毫没有枯燥之感,反倒妙趣横生,跌宕起伏,让人在会心一笑中通晓百年事。
-01- 一席黄袍加身, 一世重文抑武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部将的拥戴下“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后建立大宋王朝。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大宋王朝似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大宋王朝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和经济发展冠绝全世界。如果在当时评选世界十大繁荣城市,想必大宋王朝必然包含前三甲。灿若星河的文化、媲美唐诗的宋词,乃至书画、瓷器等,至今依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大宋王朝也是中国文人、官员最为幸福的朝代。经济的繁荣,浪漫的社会风气,刑不上大夫的政治风气,让经济文化空前绝后。
相传,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与宰相赵普有过关于唐朝灭亡的原因探讨。藩镇势力割据被认为是最大的原因。诚如此,从赵匡胤开始大宋王朝费尽心思防止武将作乱。重文轻武的军人皇帝赵匡胤先是“杯酒释兵权”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跟随其打天下的部将。随后,设立了枢密院等一系列制度分散武将的统兵权,造成的后果“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短期看,似乎解决了武将作乱的威胁。长远看,致使北宋灭亡的种子至此被种下。
-02- 文艺子弟做君王, 家仇国恨莫须有
公元1127年,对于熟悉历史的人来说都不陌生,“靖康之耻”犹如倒刺深深的扎入大宋王朝的骨髓中。大宋王朝的兴衰荣辱因此而变的风云再起,北宋都城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数千人被金兵所俘虏,至此北宋灭亡。作为入主中原的正统王朝,我们过往一直都在追问,为什么北宋轻易的被“异族”灭国。从大宋王朝建立之初就遭受辽、西夏、金国乃至后来的蒙古所“威胁”,不管是金国灭了北宋还是蒙古灭了南宋,都证实了大宋王朝在面对“异族”崛起时候的羸弱。
宋朝发展到宋徽宗时期,已是国力最为羸弱的时期,与之相矛盾的是,这却又是整个宋朝的文艺高峰。宋徽宗赵佶,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却生在帝王之家,从而注定了其命运多舛的一生,大起大落、客死异乡。赵佶艺术上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书画上面的造诣至今让人称赞不已,赵佶所创瘦金体更是书画爱好者所追捧的对象。赵佶与名妓李师师的故事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纵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唐后主李煜与北宋后主赵佶似乎都是坐错了位置的艺术家。“轻佻”皇帝赵佶用文艺君主的姿态游戏江山,最终自食恶果,葬送了大好河山。
宋徽宗在位27年,沉迷享乐、醉心艺术,仍用奸佞。我们熟知的宋江、方腊起义就是发生在赵佶在位之际。公元1127年,帝国大门终于被金国铁骑所洞穿。翻阅宋、辽、金交战的历史,往往看到是与之文化不相匹配的的窘迫。“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已作鸟兽散”,但凡我们可以想象到溃败的词语都可以没有顾忌的用于北宋所经历的战役。 太祖赵匡胤制定“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到太宗赵光义对辽用兵大败而归,不管大宋王朝在经济文化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国防军队上的“不堪一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联金灭辽的战役更是“驱狼未成,引虎入门”的败笔。跟随作者的步伐,我们追溯前缘,太祖赵匡胤的“千秋之计”未能保住赵佶的帝王之位。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宋神宗年间的王安石变法,虽欲挽救帝国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颓败局面,却败给了祖宗之法和守成之党。最终,变法所带来的政治争斗让蔡京、童贯等一批奸佞小人登上北宋的历史舞台,结果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取代而为的南宋,偏安一隅的演奏着时代悲歌。南宋宋高宗赵构,对于他我们或许陌生。但唱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武穆精忠报国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赵构指使下的秦桧“莫须有”的罪行至今被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面临一度的生死逃亡,面临存亡危机的赵构重用韩世忠、岳飞等一批爱国将领守卫国土。过往一度羸弱的宋朝军队一次次抵挡住金军的铁骑,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的召唤,或许早就收复了旧河山。只可惜,历史没有假如,我们唯有叹息。
诚然,对于非正统上位的赵构从开始为了生存而抗金到后来为了生存而议和。自古以来帝王之家的无情凸显无疑,从赵构迎回宋徽宗灵柩和母后却决然不肯迎接哥哥宋钦宗回朝做了最好的佐证。对于南宋赵构来说,收复中原只是名誉和基业上的胜利。面临潜在的武将作乱的威胁和钦宗复位的危机,收复中原已经并不重要。所以,岳飞必须死,只是赵构借用了秦桧的手,让其被黑锅而为。
-03- 命运多舛如浮萍, 谁主沉浮看苍天
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是多舛无常,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为了江山永固,强化了中央集权,削弱了武将权利,重文轻武防止武将作乱。赵匡胤开创了大宋王朝的绚丽篇章,却也埋下了帝国衰落的伏笔;文艺君主赵佶,坐错了位置的皇帝却以其艺术留名千古。历史长河中,不缺乏帝王将相,却少有艺术上享有非凡成绩的人。中兴之主赵构,非正统的帝王之位,注定了他多变求和的国策。家国名誉都不重要,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
所有人都没有醒来,唯独他起太早。心怀救国强国于变法的王安石,得到了赏识他神宗的支持得以施展抱负挽救帝国于飘摇。却最终无力改变帝国江河日下的危局,他只是比所有人都清楚问题所在。但因为变法走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可想而知,神宗短暂的生命,留给他舞台时间并不能有效改变帝国的命运。
权势熏天的童贯取得了宦官以来最大的“成绩”,这对于帝国来说却是最大的不幸。以他为首的帝国军队何以能够抵挡住“异族”的铁骑呢?手上的兵马,成为镇压国内农民起义的生力军,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对外的战场上“丢盔弃甲”。
精忠报国的岳飞注定无法得到“善终”。对于统治者来说,他是帝国潜在的威胁;对于敌国来说,他是潜藏的炸弹。面对生存危机之时,统治者以国家大义让其冲锋陷阵、精忠报国;面对统治者个人利益时,他精忠报国的背后只能舍生取义于“莫须有”。
一本《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从太祖赵匡胤、徽宗赵佶、高宗赵构三个皇帝以及变法先驱王安石、权势宦官童贯、悲情英雄岳飞三个文臣、宦官、武将,六个鲜活的人物,串起了大宋王朝的风云离殇。借用作者开篇所言:“这一年,本书所涉及的人物,情况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一些被认为需要对本年发生的一切负责,有些则被本年度发生的一切改变了命运,这种改变有时表现得相当彻底。 遂成为令人无法释怀的帝国政界往事。”
统治者个人的思想意志或深思熟虑、或率性而为,最终影响了其所在组织的发展乃至生存灭亡。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多舛,有心为事,却无力而为。或许,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新时代,新发展。站在今朝回看古往,碰撞而出的思想火花,时时警示着当下的我们。
渺小的个人看似无法改变时代命运,却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历史车轮的走势。推而广之,国家企业中的每个我们,抑或是能够改变时代的那一刻最“闪亮”的星辰。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演绎了帝国三百余年的繁花簇锦。一次穿越历史的对话,收获了些许大宋王朝的兴衰荣辱之思。
(原创内容,欢迎转载)
小宇
喜欢音乐,热爱文字;玩转PPT,舞弄运营;台上讲课,台下主播。看书写作,品位生活。这就是我,一个80后,不一样的色彩!很高兴,遇见您。愿我们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很高兴遇见“您” 原创记录生活,岁月寂寞有声。 梦想照亮前方,声音温暖空间。
@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