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总离不了方法论及方法。没有章法、则难能成事。近来想这个问题比较多。
作为一个PM,姑且以这个行当来说事儿,其他各行各业、各项各务,都有雷同的、或各自的情况。
作为一个PM,会涉及的事儿也蛮多的。用户调研、需求采集及分析(或BRD)、产品定位(或MRD)、产品规划、产品设计(或PRD)、竞品调研/精品调研,另外还有产品验证(或方案验证)、项目上的一些事、产品运营及推广等等,都是产品的范畴。其中产品规划及产品设计,应该是几乎所有PM都会接触到的、其间的两大块内容。
如何规划版本(或Roadmap)?
那个版本做什么、这个版本做什么?哪些需求放在这个版本?
需求要多细(指颗粒度)、要怎么划分?
我们要规划多少个版本?
如何设计产品需求?
调研如何做、问什么问题、问哪些用户、如何“问”(即时通信?邮件?电话?问卷?现场face2face?)、如何汇总及分析?
竞品调研分析哪些竞品、哪些行业、关注哪些功能点、如何总结?
设计采用的信息及布局如何、高保真偏重(思想/精神提炼)、如何交互流转、面向用户群事、解决什么场景的什么痛点?
方案A及方案B如何抉择?或是否要做这个需求、为何要做这个需求或有什么价值?
以上,都可以借助一个手绘简图来逐渐解答。
上图,很显然。
中间部分即互联网产品的生命周期图。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会经历积累期、快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稳定期(平稳期)、衰退期,在“积累期”与“快速增长期”之间的节点我们称之为“爆发点”,这是一个产品能否存活的关键(很多产品就死在了积累期)。
当然,一个产品需要长期存活,必定需要不断找到“爆发点”、跨越它,并且不断循环...
这是规律,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关注的方法论(“章”之核)。
上部分是一个规划版本的简略示意图,每个版本有主题、每个版本不同的属块有哪些需求点或功能、每个版本划分为哪些细小版本进行快速迭代。
这里面,一般,我们会规划3个上下的大版本(不超过5个版本)、或者半年到一年半的跨度。套上上图中间的核心--产品生命周期,每个周期都有不同的偏重、需要规划这个时期目的、目标的需求和功能。
这是我们的一种方法(“法”之术)。
下部分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版本规划的“主题”(版本目的及目标)设想,或小迭代版本的“主题”。
MVP版本、完善/补充功能及分支功能版本、提升用户活跃度版本、扩大用户量版本...
它可以作为我们每个需求、每个功能、每个版本里面的划分(甚至是小迭代版本)的“主题”!
这也是我们的方法(“法”之术)。
举个例子
在积累期,我们可以规划MVP版本,快速上线、快速试错、快速调研及验证、包括转变思路;然后接着完善功能、优化及提升体验,吸引更多用户;然后基于用户使用情况、及验证和分析(需求?场景?痛点?),推出提升用户活跃度的版本。
在“爆发点”之前,不断寻找扩充用量的需求和设计,推出扩大用户量的版本,当然也包含产品推广和运营的大量工作(其实在MVP之后就有了大量的运营工作了)。
在快速增长期,不断推出粘住用户、刺激用户量增长的版本,尽力延长此增长期。
在稳定增长期和平稳期,就要尝试盈利版本了。
在衰退期,不断寻找新的点、推出“爆发式”版本,可以达到“爆发点、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且不断增加盈利点!
周而复始...
各位亲,以上谨供参考,希望各位找准适合自己的行事的方法论和方法。欢迎探讨!
此文,首发于豆瓣,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