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油腻的中年男人”的戏谑,但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些中年人言谈粗俗、不修边幅,满嘴酒气,整天无所事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从一个曾经意气风发、青春帅气的少年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究竟是社会还是自己的责任更大一些?
社会固然存在不良风气,生活难免压力重重,但路是自己走的,脚上有了泡不能怪路,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少中年人随着工作和生活的稳定,早早进入了心理倦怠期,曾经的人生理想、做人准则早就被消磨得一干二净,日常所思所想无非眼前安逸,平时消遣更是酒色财气。
中年人的精神状态折射的是社会的前景,中年人如果群体性精神萎靡、气质庸俗,绝非社会之福,对后辈会产生不良示范效应。但似乎不待示范,“平庸”可能是当下很多青少年的标签。
他们无权利意识,从吃饭到穿衣,从玩耍到兴趣班,统统没有决断权,从未行使过权利,也就没有权利意识,自然也没有责任意识。
他们情商低下,不懂得换位思考,不顾及他人感受,说话做事不合常理不得体,被包办的生活是学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
他们没有格局,日复一日的考试、分数、排名,难免让人变得势利、格局狭窄,没有了修身齐家的自觉,更没有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抱负、理想、信念、情怀,不仅稀缺,而且陌生。
他们无趣乏味,只有分数,只求功名,功利、世故、物质,没有了人情冷暖,没有了朝气热情,压抑忐忑,暮气沉沉,不要说伸张正义、捍卫真理,连撑起自己都难。
他们思想无力,没有观点,没有见解,没有幽默感,没有有力量的表达,习惯于人云亦云。
他们求知欲损失,过度的应试,反而成了学习的叛逆者,没有独立性、求异性、批判性。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说:“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能知足、能脱俗,有见识、有骨力,贵在培养志趣并永葆志趣。
志趣,作为人的一种个性品质,其内涵有两方面,一是志向、理想,二是与志向相关的稳定的爱好和执着的追求。
高尚的志趣包含着理想与道德的追求,人生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和“趣”密切联系,“趣”是推动个性发展的有利条件。一般规律是,学生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出现特长,带动全面发展。在发展兴趣特长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积累经验、深化体会,不断感悟时代需要而领悟人生价值,不断受先进典型人物鼓舞而找到人生榜样,不断受舆论评价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诸多方面合力推动下形成的高尚志趣,有更深的情感性、更多的趣味性、更大的稳定性。高尚志趣在个性发展的指向与推动方面,有着更直接的实践价值。高尚志趣催人奔向高尚,平庸志趣使人走向平庸,卑下志趣叫人落入卑下。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快乐并不是挣扎一番、追逐一番才能得到的东西,它就在身边,就在你脚下。快乐和善恶无关,它是超越了善恶的东西,不是善恶的结果,而是蕴含在善恶之中。有人企图以“为善”作为快乐的途径,其实这种观点是苍白的,它仅仅是把“善”当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孔子一再告诫我们:仁义并不是手段,它本身就蕴含着幸福。
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知者和仁者都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仁民、爱人、乐山、乐水,他们既快乐又长寿。
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要培养既有仁者胸怀又能治世的理想君子,这种人才仅仅能治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乐山乐水的伦理情怀,将人间和谐与自然和谐自觉统一起来,去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儒家社会理想。
孔子让他的弟子们谈论自己的志向,只有曾皙的回答最让他满意。曾皙这样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对志趣最生动的诠释。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而立、不惑、知天命,肯定不是什么都不做自然而然就会达到的人生境界,那是依靠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持续精进,最终达成的。
志趣之保鲜,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为必由之路乎?
(18.5.2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