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像看产品一样去看人
在正式进入产品思维的课程之前,梁宁老师提到了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叫做——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梁宁老师有一个朋友是做结婚教练的,这个教练之前的工作是做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他运用了产品思维的一个模型,有效的帮助了他在去指导女生婚姻选择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女孩找到合适的对象,并且观察和判断出男女彼此的关系是否长期适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否找到一个统一的模型去看待一切呢呢?
答案很明确了,我们通过产品思维的视角,就可以做到,把看产品的思维,转换到看人身上,同样可以把人当成一个产品去考量和观察.
002产品思维框架·浅层
我们常常在面对很多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都是十分混杂的.
我们也常常会因为自己所接受人事物的第一感觉,有一个自己所信赖的和喜欢的关注点,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和思维偏差.
同时我们在自己的信息关注点上,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认知盲点和思维遮蔽,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理性的尺度去考量我们所要处理的信息和要看清的事物。
在这里的梁宁老师提供了一个框架,能够让我们相对完整的去度量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人。
这个框架呢,一共分为五个层次,由内及外,首先第一层叫做——感知层。
这一层主要讲的是一个人的外在特质,他的相貌身高等,这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外在的东西.
再往后深入一层呢,也就是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这层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职业特质,一种浅层关系,一种角色设定,让我们实现了一种与周边人关系的职业对接和角色对接,但是它有一个弊端,我们无法深入的再去了解这个人,看到这也就只是初步形成对一个人的判断.
003产品思维框架·深层
那再往后深入呢,让我们看到更深的东西的一个层次,叫做——资源结构层.
资源结构层,这里面的资源指的是财富,人脉,或是你的出身和家庭背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你的精神,你的精神结构,你的精神资源,这就是你在往后深入的内质了.
接下来是第四层和第五层,第四层叫做能力圈,第五层叫做一个人的内核——他自己对存在感的定义。
梁老师在这里做了一个对比,是这样讲的,叫做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我们先拿动物来举例,一个肉食动物,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自己免除饥饿之苦,他就需要去奋力厮杀,追逐猎物,在这其中肯定要耗费一定的能量,承担一定的风险,它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条件,迫不得已,一定要做出这样的行动,以便满足自己生存的需求,当一个肉食动物被满足了这种需求了以后,它就会感到很愉快,会安逸的去休息.
所以对于动物而言,去行动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叫做生存需求.
而对于我们人来讲,存在感就是推动我们人前行的一个动力,一个根本的需求是:当我们没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会对这种未被满足的存在感,感到焦虑不安,我们会去奔波,会去思虑。
甚至有的人还会机关算尽,上窜下跳。
而人和人又不一样。
当存在感被满足的时候,有的人只局限在一段关系当中,而有的人他要往更大的领域行进,积累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一般女生,在一段关系中,她的存在感满足率是比较高的,一般男性除了一段关系的满足,还是会渴望向更大的领域行业去发展的。
004能力圈与存在感的关系
第四层能力圈与第五层存在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重点部分.
人就像动物一样,动物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吃饱了后哪怕它有再鲜美的猎物在眼前,也不会想去费力厮杀了.
人也一样,当人的存在感被满足以后,他的能力圈扩充,基本上也会受到存在感需求的影响。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叫做,存在感的满足会影响能力圈的扩充。
005小结
总结一下,我们去观察一个产品的结构框架,由内及外,层层深入的五个层次是——
第一层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第四层,能力圈。
第五层存在感,也是核心。
在梁宁老师的这一讲中,有两句话是非常好的金句,我觉得很受用——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让持续自己变化的内在的动力.
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明确你们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