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写作对象既是一个备受后人推崇的圣人先贤,又是我们在地摊上随处可见的成功学的封面,我承认我是带着点“成功速成学”的臆想翻看的,谁不想在这个新人辈出、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谋求一点自身价值?不想为自己人生镀上功利的外?但,柴静的推荐序言让我很是吃惊,一篇《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却让我解读成这应该是一本思考者的书,就适合我这般年纪,开始对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思考并妄图解读自己和这个周遭世界关系的年纪。
世界这么大,我只想能够在这个风华绝代的世界里站稳脚跟。
是跟着张宏杰的文字开始看这本书的,之前看《顽疾》的时候,还一度认为这是一位擅长写专业类型的历史作者,没有想到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很会讲故事的讲历史的人。只字片语地了解过曾国藩的轶事,却无从知晓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于是,第一篇就很吸引人:曾国藩的成长史和以往的圣人先贤不一样,颠覆了从一出生就紫气东来、瑞光祥照的传统故事,从一个愤青从向成熟、稳重的人。多少带着点超现实主义的理想家气度,才会有如宽宏的视野;多少带着知行合一的理学思想,所以在克己修身上总是对自己百般苛责,日省日思日改。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低段位的小卒逆袭成为众人崇拜的精神偶像,这多少是让人羡慕的。
应该说对这个人物本身是喜欢的,每个人企图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参考模仿的影子。我觉得写书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得和读者沟通,你写的东西是别人想要的,甚至可以成为读者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作者更是把别人已经讲了无数遍的故事讲出了自己的精彩。
从文章的行文布局上来说,有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主要讲曾国藩的成长经历,第二篇章讲的是他的财政情况,第三篇章讲他的诸如面相学等等。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最吸引我们的莫过于第一章,我们都在爱反复揣摩,印证,试图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世界这么精彩,谁不想活出精彩?找到成功的不二法门是关键。
青年时期的曾国藩自我剖析说,有三大缺点:性情浮躁,坐不住;傲慢自大,修养不佳;与人交往虚伪不实,容易言不由衷。放佛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陋习,但是去从无认真地区考虑修正。而曾国藩却把自己从这几点开始修正的: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康熙皇帝说,学贵初有决定坚定不移,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定永固之力——这些话对曾国藩而言更是贴切。
他用了自己的法则:其一是“有恒”。即有坚定不移的精神。其二是他的“研几”精神,就是严肃郑重地对待细节。其三是他讲究“恕”。佛家说要有分别心,但是我却读出了曾国藩对于包容的理解。特别是回乡后的三年,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反思自己过往的人生的时候开始思考失败的原因。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办事风格,对周遭的世界用宽容开放的心态,而对于自己则更多趋向于严格的状态。他也强调,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但是,只有善于恕人,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和左宗棠的关系处理中,他以德报怨,赢得了无数名声。
其实,归结起来,他所有的秘诀只有一个:熬不下去也要熬。但是我们却远远没有这样的功力。计划、方案往往涉及地无与伦比,但是在执行上并没有什么突破,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阻力就后退,终究,所有的计划都变成空着楼阁,变成了用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情愈多,对于后面的发展更是有益。我一直观察那些处事泰然自若的人,一部分可能是出于性格,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他们的对于全局,对于事件本身的一种把握感。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预测范围内,所有他不必担忧,哪怕是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都能够笃定如初。
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乏对外面的一种观察能力,赞美亦或者是批判,但是缺了向内的,对自我的一种内省。自我的成长的实现大多是由内而外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来自于自我成长的才是最为关键的。
对外而言,这个世界总是精彩绝伦,不论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总是有人能够成为英雄,成为后世瞻仰的前辈——所谓时事成就英雄,但是你也得有成为英雄的底子。不是生不逢时,是我们却缺少一种来自于内心的思考和体会,而是我们改把时间放在外在的虚伪的表面,而忽视了内心的重塑。
如果你想在这美好的世界长袖善舞,相信真正的强大,不是来自于你身后的靠山有多大,而是你的内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