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译文: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意念,我可以揣测和感知.就是指您这样的老夫子啊!我虽然那样做了,回过头来再细思,还是无法把握自己的本心.听您老这一讲,我内心境开朗,触动很深.想不到一时自然流露的仁慈心与德治天下的王道可以相契合,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如果有人禀报您说,‘我的力气足可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足以举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那么,大王会相信他的话吗?”
宣王说:“我不相信!”
孟子就顺势说:“如今大王的恩惠足能达到鸟兽的身上,而功德却达不到百姓身上,究竟是什么道理呢这样说来,连一根羽毛都举不动,是因为他有力而不为;连满载的一车柴禾都不明,是因为他视而不见;百姓没有被爱护安抚,是因为没有施惠行善,普及恩德.所以,大王之所以还没有实现王道之治,是还没有从有为做起,点滴积累,积蓄善行,而至大成,从而达到仁德治世的王道境界.不是不能成就,而是不肯实践啊!”
宣王问:“不肯实践与不能达到这两者的情形有何不同”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麽,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施及老百姓,偏偏是为什麽呢?
儒家最推崇的就是“仁”和“义”,那么“仁”具体要如何实践呢?就是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孟子这里,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孔子只是应用到个人的自我修养方面,孟子则把应用范围推广到了治国理政上。因此,学会“推己及人”,才能做到“仁”,也才能实行“仁政”,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推己及人”。
与墨子“爱无等级”的理念相反,孟子认为,人爱自己弟兄的孩子总是多于爱邻居的孩子,是完全正常的。孟子对齐宣王说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在“爱有等级”的原则下发展出来的。在这一原则下,进一步把对家人的爱推广到对社会其他成员的爱上,是实践孔子所说的“仁”。
在实践“仁”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因为人有恻隐之心,不忍看到别人受苦。将这一善端推而广之,人就能自然地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