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推送后,有童鞋说写的不是很好,但是并没有指出问题的所在,不过也给出了一个建议——日日更,不如隔断时间再写,这样可以写的深度一点。这里面包含了2个问题:
指出问题,但没有指出问题所在,后者无法有效的改善,这是更多组织中的现象。更好的做法是同时附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改善点,这样应该会更受欢迎。
高质量高深度的文字与时间间隔有没有关系,这个不一定。要是说非要扯上点关系,就是每周撸一发和每月撸一发,量会不会多一点?小日的撕蛋是每日一发,似乎质量也挺高的。
所以问题来了,高频的高质量的输出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注意是输出,并非完全是文字,泛指有输入和输出过程的结果。
你不是不擅长学习,只是没有找到想要学习的东西而已
作为制造业的老兵们都知道如何保持高水准的产品输出,这是一个综合的因素,我们称之为过程的稳定,在质量的表现上通常称之为CPk,与从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设备状态,员工的操作,操作的具体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是设计出来的。
不过对于新产品来说,从研发到量产的阶段,大多数的质量状态是波动的,并非稳定,需要再经过一定周期的实际生产,改善之后,其产品的状态才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范围。
这个过程我们其实可以叫做产品的生产练习阶段,正如一万小时定律。
如果把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比喻为我们的文章写作,我们的手工制作,我们的课件开发,我们的演讲技巧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保持高频、高质量的输出呢?一万个小时就足够吗?
一万个小时有可能9999个小时都是在浪费时间
量变并不一定引起质变。尤其在学习领域,学习过英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明知道加工产品的工艺不对,工装也不稳定,却还坚持使用,那么即使加工9999件,第10000件肯定也不是良品。
所以就文字来说,高质量的文字的标准是什么?爆款?高分享率?高影响力?高打赏?具体到数字上呢?100篇文章里面有10篇阅读10万+?还是如何?
明确了标准,实际上是在明确你的客户群体是谁,这个意味的你的定位,否则多而杂又广泛的题材,虽然受众群体大,但未必有多少真正的客户。坦白的来讲,小萨聊精益这个公号现在也深受定位的困扰,最近一直在跟朋友聊这个事情,渐渐有了一些改善的思路,后面大家应该会感受到呈现的变化。
没有顿悟,只有刻意的练习
量变到达质变的标志就是信手拈来,轻松实现。正如我们加工产品一样,保持了六个西瓜的水平。这次中国女乒输给了日本,如果说仅仅是中国队的粗心大意,而忽略了日本队的训练,恐怕吃瓜群众都不愿意了。
对于运动员来说,刻意的练习非常好理解,就是对于已经达到的水平进行升级,例如从120kg的举重水平上升到140kg,对依然不能够克服的障碍进行有效改善,进而提升水平等级,例如120kg的重量如何突破将成为关键,而不是去考虑140kg。
在文字的输出方面,包括主题,文章的结构,风格,案例等。其实写过作文的同学都知道,最著名的就是三段论。我依然记得,高考时候,看到题目,我想都没想,直接写上了一段记忆库里面的文字,现在称之为套路。
所以现在问题并在时间,而是在于你看过多少风格的文章,你又记下多少套路,例如咪咪蒙大婶的情感套路你来的了吗?还是得到的励志焦虑症候群?在你看过之后,你决心模仿吗?你又模仿了多少文章出手?
写完了之后,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分析差距。这与什么是问题的定义类似,我们只有找到差距才能够改善,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我们在刻意练习的时候的持续练习的点。
这篇文章其实也把自己的问题所在梳理了一遍,问题渐渐清晰,因为除了在写《精益的传说》过程中去分析过金庸、古龙的写作手法外,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并未认真研究过其他老前辈的文章套路。跟大师学写作这本书还得深入研究和实践下去才行。
写来写去,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套路啊,但把所有的都归结到精益上,有的童鞋又要骂我了,不过就是这么回事么。
形成自己的套路很重要,是建议的才可以吸取。
当然时间给我们的是空间。如果日日更可以按照上面的套路走,也未尝不可,就怕失去了套路的随意应付。坦白的讲,最近一段的文字确实少有灵感,而我是承认写作这个东西是依靠灵感的。但如果没有灵感的套路至少可以保证一般的水准,而拥有了灵感的套路可以更加爆款。
德鲁克先生的旁观者冷眼如炬,而对于任何人来说,拥有一位或者数位合格的旁观者也是值得庆幸的。粉丝的狂热是一种溺爱,而旁观者的角度是点痛你的舒适区,让你认识到你的改善点,但是这样的旁观者并不多见。
如果有,需要珍惜,如果没有,那就自走自路,自我学习。
文章的是如此的套路,其他的莫不如此,《精益的传说》里面,朱大路切土豆丝也是如此,当制造的外延扩大到可以联结万物时候,你会发现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