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别人改,自己先要变;
要想别人变,自己先要改。
为何他学习后没有改变?
同学很郁闷向我诉苦,老公上了很多课程,亲子、夫妻关系、个人成长……可对待孩子依然没耐心,夫妻俩为孩子的事动不动就吵,她抱怨老公白学了,老公埋怨她只学不做。两个人仍然在僵局中,看着老公对待孩子的方式,她实在不能忍受。
先帮同学寻找方向。要想孩子好,她要关注的重点在哪里?请同学对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融洽程度和她能量分配率进行评分,同学很直接表达,看他学习那么多可对孩子态度一点改变都没有,我整天都懒得和他讲话,有时他和孩子之间矛盾还怪罪到我头上,我们之间就争吵。显然同学的注意力还是比较均匀分配在孩子和老公身上,不同之处是投注孩子身上更多是焦虑,投注老公是负向能量。当把这两股能量呈现出来时,问同学:“无论是老公和孩子,你投注出去有多少建设性能够促使对方成长的能量?”同学毕竟是学习过的人,很快意识到她看似为孩子着想,实则更多是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没有真正为她深深爱着的孩子做出有利行动。相反看清因为她的情绪,导致家庭整个能量都在向下行。孩子不接纳爸爸,老公和孩子斗、和她斗,她与老公斗又担心孩子。一家三口陷入一场没有出口的战争。
说到这里,同学开始自责,觉得老公说得对,她只在盯老公盯孩子,自己也并没有做出“对”的行为。人的惯性模式就是这样,不是指责别人,就是攻击自己,这样始终在负向能量里面打转。赶紧将她拉出来:“如何做才是对的行为,才可以支持到孩子成长,让家庭更幸福?”同学想想说:“还是先改善夫妻关系吧,不是都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吗?”向同学竖起大拇指:“这样才是正确的方向。”
方向找到,接下来是如何做?方法同学不缺少,为何做不到?情绪这关是重点。同学对老公有一份期待心——你也是学习的人,学习就一定要有变化,学习就一定要做到。这都是同学的信念,信念是行为红绿灯。抱着这般信念,同学目光聚焦老公身上,发现老公对待孩子稍有不顺她就有情绪,评判心升起,期待心高举,行为具有破坏性。
告诉同学,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一是期待学习后立马就脱胎换骨,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奢望,真正的改变是在“做”中一点点发生。二是当你对对方有期待心,双眼盯着对方,特别在对方做不到时批评指责对方,一句话“你还是学习的人,我看你的课白上了”更是刺激对方,所有能量集中和你对抗,那还有能量用在改变上。对叛逆环境中长大的父母对抗意识越强,即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但为了反击你,此刻他只能用曾经对抗父母的力量来攻击你!这一切看似有意,其实也是无意识状态下对旧有模式的重复。同学点点头,说她就常用“你都白学了”来激怒老公。
告诉同学,学习可以带来改变,但需要时间,需要不断正强化,对你对他都是如此。更重要是要清晰一点:学习后不是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学习后也不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学习带来的唯一好处是我们可以比一般人多一份觉察力、多些反思,多些有利建设少些破坏行为。
告诉同学,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所面对的关系负责,你好了家就好!
同学点点头,我们结束谈话已经凌晨一点。第二天早上,同学发来一条信息:
亲爱的早上好,昨晚跟你聊完之后我清醒了很多,同时也明确了方向,只有先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才能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有价值感安全感,当孩子心理营养足够时,有能量去做他喜欢的事情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亲爱的感恩有你。
(此小文,也送给学习后还在迷茫的你!问问自己:为了孩子的成长,学习后的你又真正做了哪些有利孩子成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