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思考来自于混沌大学的一门课程--李叫兽的《不传统的茑屋书店》
背景:“茑屋书店”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书店与影像租赁业务为核心的日本传统企业,但它却提前很多年实现了我们最近几年才开始讨论的新零售的思想,利用会员经营、社群经济等创新的用户运营模式来获得规模化增长与长期竞争力。如今在日本已有1440家店,2011年建立的代官山茑屋书店已成了日本的文化坐标,日流量达到32000人。
其中提到一个很核心的点在于“用户思维”。
传统的书店是“产品思维”,以书籍零售为核心,消费者到店购买图书,书店做图书展示和上架销售。
茑屋书店最大的创新在于,“经营人群”,即“用户思维”。它针对用户的生活方式给予建议和满足,运营一个人群,帮助他们改进生活方式。
比如,在料理书籍的陈列架旁边,就会放着书中提到的某种烹饪锅;旅行书籍旁边可能就会出现相应的旅行产品,甚至有旅行专家与你现场畅聊旅行。千店千面,一店多能。
听到这里,不经联想到了外贸行业:
国外买家需要的是什么?不只是高性价比的产品,而希望的更是解决方案,专业建议。
“产品思维”--大部分的外贸工厂或外贸公司,做哪类产品,开发对应的客户,产品出口,获取利润。
“用户思维”--
① 逐渐出现外贸公司提出“XX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或转型为“买家服务公司”,针对国外买家的用户人群,满足该人群的需求,给予专业建议,提供跨国采购解决方案。
② 大型买家往往在中国或东南亚设采购办事处,采购办的存在,也符合用户思维,只不过,他是为该买家(指定单一人群)解决国际采购问题。
③ 香港台湾的大型外贸公司,例如利丰,绝不仅是贸易公司,而更多的是解决供应链整合、管理及金融、跨国品牌运营等问题,也是用户思维,提供采购商全链条的解决方案。
④ 外贸公司不断强调的“极致的客户服务”,也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当然,用户思维的前提也一定是拥有优秀的产品实力,茑屋书店如果陈列混乱书籍落伍,肯定也很难进行用户运营。
用户思维,得基于一定的供应链资源,才有拓展产品线,提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工业化时代,单纯的产品思维,容易被替代;如果能把用户运营起来,让用户形成“依赖”,将“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双条腿走路,便是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