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节,昨天下午的时候,办公室几个同事就开始请假,要陪孩子过六一儿童节,刚刚听说这么多同事请假的时候,我挺不理解的,平时都可以陪伴嘛,怎么过个儿童节也如此般正式。
小区隔壁是个育儿园,每次上下班的时间都能碰到接送孩子的家长,今早出门的时候还飘点一些小雨,一个小盆友用他妈妈的手机跟他爸爸开着视频,大致内容就是把他妈妈昨晚睡觉前讲的故事又讲给他爸爸听。
昨晚回家的时候,又在小区门口碰到这位小孩,得知自己的妈妈今天不上班陪自己过六一儿童节,满生欢喜,像过年的孩子一般,觉得有糖吃,有玩具玩,但这些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是他妈妈请假陪他过节,他可以拥有自己妈妈一整天的时间。
我突然理解了我同事请假的心情。
不想错过任何一次陪孩子的机会。
诚然,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扪心自问,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肯定要快乐,其次应该是有所成就。没有哪一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碌碌无为。
一段关于孩子成长的音频上曾经这样说过:母亲的品质,决定了家庭和民族的未来,最好的妈妈,是永远不停下脚步,在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宽容,更加柔韧勇敢。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妈妈积极乐观,孩子潜移默化里就豁然开朗;如果妈妈总是看到事物的阴暗面,整天冷着脸,喋喋不休,孩子长大往往也会挑剔、会冷漠,不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没法指望一个总是喝酒赌博的妈妈,养出一个高素质的孩子。但一位优秀的孩子背后,大多数都能站着通情达理的父母。
01
我所住的这栋楼,孩子特别多,每天进进出出,不同年龄大的孩子都有。每天不断的碰面,总是让人看出很多的东西。
有一对双胞胎男孩,大约2岁左右,应该是他们的奶奶或者外婆在带他们,每次天气好的时候,都会在楼底下玩耍,我们一层的单元门,每次进出都要刷卡。
有时候我我准备进,他们准备出,我就先刷自己的卡,让他们出来,我再进去,每次我拉着门让他们走出来以后,两个孩子都对我说:“谢谢阿姨”,有时候还会问:“阿姨,你是不是现在就下班呀?我爸爸妈妈还没下班回来呢!”
我觉得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温柔善良的父母,至少2岁的孩子就特别的有礼貌,还不缺生,可以很自然的跟你就聊起天来。
02
但同楼层的另外一个小学生就不太一样了,且还是个女孩子。
同样也是在单元门,同样的场景,电单车肆无忌惮往电梯里进进出出,那也算了,每次好心帮他们开着单元门,让他们推着电单车的先出,结果,真的就像陌生人一样,连最基本的谢谢都不会说,好像我的举动在她那里变得理所当然。
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小区门口很明显的写着:共享单车禁止入内。她竟然把哈罗单车停在我们了楼层过道上,至少两三天,我奇了怪了,楼底下那么多哈罗,何必呢?
再看孩子的父母,无论是否碰面,永远摆着一副冷漠的表情,好吧,这也算了,我们毕竟不像在老家,左领右舍热热闹闹,但很多行为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
点的外卖吃完的餐盒,摆在楼道一周不扔,一堆包裹纸盒,堆在那里,依旧如此,好吧,废纸有保洁呢收走,那餐盒呢?每天进进出出那么多人,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去做那样的人,或者,孩子的模样折射出的,都是父母的影子。你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03
一个家庭,哪怕穷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妈妈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然是心灵的圣堂、快乐力量的源泉。
母亲尊老爱幼,孩子自然就会上行下效,母亲节俭有度,孩子自然就会拒绝奢华,母亲彬彬有礼,孩子自然就会谦虚不傲。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说过:一个人是否取得成就,20%取决后天的努力,80%取决父亲的教导。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
所以,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