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发力,扩大这一波消费狂潮的战线。购物,随大流,普通消费者的心理,我自然都不例外。当当网、京东商城图书齐开火,抢券、满减,这些惯常的营销手段,对我倒十分见效。一下将长期收藏在收藏夹的书籍,有货的第一时间加入购物车,下单。结果是,在那一天我把大半年都没买的书籍,一次性买了下来。书没有读几本,买书倒是买了不少。在别人眼里,这是病,得治。在我看来,这也是病,但治不了。
年初来到深圳,工资除了基本的生活之外,所剩无几,索性偶尔逛逛京东商城,见到心仪的书籍,先不管,收藏起来,实在不行,打白条呗。总之,来深圳不到一年,书籍倒渐渐多了起来。不过说来惭愧难当,大约读完的书籍也就30%左右。不过装点下门面,也挺不错。可惜,在深圳,出门都是一片脸盲,谁有心思来看看你住的破地方,瞅瞅那些破书。
说到底,买书首先还是一种经济行为,然后看书才是一种精神行为。经济行为自然就会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上大学的时候,我基本的课都是不听的,唯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不能不听,没办法,教我们这门课的老师也真是奇葩,竟然在每一节课之前,点名回答上节课的重点问题,这种放在高中的教学方法,对我们学习课本倒是挺有用,也因为此,我记住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但要放在买书这个行为上,两个经济学名词就必须提到,“边际效应”、“商品弹性”。顾名思义,边际效应,是某种商品给人带来满足感的一条下降的曲线,而“商品弹性”是某种商品的需求刚性,也就是可替代程度。如果将这些简单的理论,挪到买书的这一行为中来的话,那就是:购买书籍的前提是书籍对你的满足程度,如果你热爱书籍,自然它对你的满足程度高,你就会选择购买。当然边际效应的曲线还取决于商品的弹性,然而弹性也是因人而异的,对普通人来说,书籍的替代性太多了:一场电影、一顿下午茶、一件衣服……然而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来说,它的弹性就会较低,于是对他来说边际效应曲线就会越来越平缓,满足感也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程度。这就是患有买书癖的一部分书友的经济学心理。
因此,当你决定要不要买书时,还是先给自己做一个边际效应曲线分析,这样的话,你才会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买书的成本和价值。
当然谈到读书,我们都会想到“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这样一句话。确实,买书之前,总会给自己立下宏伟的目标,定下一些完美的读书计划,不过要除去朋友圈里那些微信读书的朋友,那些断章取义随便摘几段话在朋友圈表示自己在看书的行为,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第一,可能自己摘录的那些句子都是复制粘贴的,其二,这些或鸡汤或矫情的正能量句子,天天贴在朋友圈,只能说明你的内心越贫乏,积满的都是负能量。
其实,我并不觉得买书和看书形成强烈的差异,有什么羞耻或是不妥的。古人就曾笑谈,“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可见没有一个时候是读书的好时光,因此,如果有人在朋友圈贴出一张明媚春光,说是读书好时光的时候,千万别信,多半都是发完朋友圈,就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这一切我有的是切身体会,毕业后,书籍大部分留在家里,在外漂泊,无聊空虚的日子居多,于是我常常会将买的书摞成几叠,一眼就可以看到书名,寂寞难耐的时候,就起身翻出一本来看,不喜欢,则丢弃,再翻一本来看,就这样遇到自己尤为喜欢,又符合当下心境的时候的书,花不上多少时间就可以读完。买回来的书,即使是读书,也是一个需要心境的过程,符合此时、此地的感受的书,才会沉浸其中。不然出租屋外就是灯红酒绿,笙歌艳舞,为何要把自己独自关在屋子里呢?
细细数了下,这些年买的书看过的应该也就30%左右,不过我并不感到羞愧。毕竟30%是在一个总数的基础之上,买的书越多,自然30%的这个数目就会越大。因此,根据我的阅读体验,如果你曾经有那么一刻买书的冲动,那就买吧,哪怕是搁在房间里,总会有一天,当你空虚寂寞、或是悲伤无助的时候,一个人,说不定就能遇到一本解除你心结的书。
记得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之一,有一句便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其实,这放在读书上就很合适,读书就应该给自己定个大目标,不让你的世界被书本包围,有时候,你会在想读书的时候,都找不到一本中意的书,难怪,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我想你这样做,总比不看书在朋友圈发些没营养的鸡汤要好很多。即使是鸡汤,也要自己亲自熬的,似乎还会有些价值。至少证明你是个熬汤小能手吧。
大学的时候,有一哥们,书桌上码的整齐,一眼看过去都是书,不过大都光泽如新,应该是没怎么翻看。然而,从他选书的类别来看,他大概曾经是抱着巨大的冲动要读完这些书的,因为他买的书,基本都是他平时谈到比较感兴趣的类目。因此,我绝不相信一些同学的调侃,反观我自己也是一样,很多原本打算买的来看的书,基本都是没有翻看。其实,在这方面我倒觉得不是书的问题,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看书放在比较神圣的假模假样,认为买了书要看就得去图书馆吧,要不就得找块安静的地方读吧,要不然就是借口等忙完现在这段比较忙的时候再看,总之我们总是能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无端的把看书摆在一个看似神圣的神台之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需要读书,点个香,供奉着就行。
欧阳修曾说写文章构思有“三上”——乃马上、厕上、枕上,古人沉思写作尚且如此,读书自然本就应该融入日常的琐碎之中,比如在地铁上、火车上常常都能看到读书人的背影。记得大学时候,教授我们的英语老师,身材高挑、肤白胜雪,脸上有一些若影若现的性感小雀斑,当然重点不是说这个老师的长相,而是她的阅历和说的一些话,上课的时候,她常常跟我们提到《简爱》、《飘》,有时候又会谈到《小时代》,课堂上她还给我们看《本能》,总之这是一个有些文艺、复杂、性感、时尚、闷骚……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的英语老师。然而,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你们做什么事的时候,永远不要想着在自己最好的状态下去做一件事,如果想到了,就要马上去做,不要等到那个你认为最完美的状态,其实,你永远都找不到那个状态。”至于她在什么状态下说出的这一番话,我已然忘却。
普鲁斯特曾说,“最美的时光,都是逝去的时光”,大概有些异曲同工的意思,你要等的状态,永远不在未来,在当下,你认真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如果有那么一刻,你有买书的冲动,那就放肆的买几本中意好久的书。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当有一天,你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房间里辗转反侧,内心寂寞如雪,然后,可以起来,坐在床头,像挑选妃子一般,高高在上,顺手一拈,今晚我就选你,你来一起陪我度过这漫漫长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