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允许“冲突”吗?
你的孩子顶嘴时,会把你激怒吗?
在我们大多数人传统观念中,大部分父母总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又是自己生养的,于是形成了"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
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
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是决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接下来就是“大打出手”。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不能顶嘴”被视为尊敬和孝敬的一个重要部分。
尊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可是,争辩对孩子来说也非常的重要。
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相互辩论说理。
这样做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
一个真正有紧密关系的组织(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社群),务必是充分允许表达每个人表达自己的地方。
昨天晚上,女儿和我约定早上6点55分叫她,她7点钟起床。
我如期而至,然而她开始赖床,赖到7点20还没有开始穿衣服。
我觉察到自己开始有不耐烦的情绪,体会了一下这个情绪背后的信号,是告诉我:“把时间耗在和女孩起床的事情上,没有很好地满足我对时间利用的价值和意义的需要。”
于是,我不理会她,自己打开电脑把今天的公众号更新,更新完成后,那种烦躁的情绪立马消失。
再看女儿,她已经自己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自己的事项全部处理完了。
不过,今天事先制定好的早上起来读英语的事情,就这样耽误了。
此刻,她爸爸开始来叨叨她:“现在都是吃早饭的时间了,你早上本来可以读英语、预习数学的时间,都被你耽误了,你每天起床都拖来拖去,看你都做了什么了。”
女儿在卫生间,生气地回应她爸爸。
“关你什么事情,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你管。耽误了就耽误了,我早饭都不吃了,可以了吧。”
她爸爸一听这个话,立马火就上来了。
“我管你吃不吃,你爱吃不吃。”她爸爸也非常生气地说。
“你就不想我吃饭嘛,你就不想我好好地上学嘛……”女儿越来越愤怒。
(女儿这些话语的背后,是对失去爱的一种应激性习惯表达)
我立马悄悄对她爸爸说:“人家都全部自己弄好自己了,你选择这个时候来说她,这不是最好的教育的时机啊。”
孩子爸爸没有继续和孩子语言上的冲突下去,女儿也没有继续。
我从书房到客厅,看到女儿已经把书包背上,手里拿着豆沙包正在吃,还喝了汤粥。
我心里特别窃喜,因为她没有被刚才的情绪事件影响,而真的不去吃东西,伤害自己的身体。
我过去提醒了下女儿出门三件事:红领巾、水杯、水果包。
她跑去拿红领巾和水杯,手里还拿着豆沙包吃着,7:45分出门了。
事情结束后,我给她爸爸说:“她没做的时候,你叨叨是希望她能改善行为。人家做完了,你再叨叨,不就成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了。”
后来的沟通中获知,是爸爸工作中遗留的烦心事,孩子的“不听话”,激活了那些烦躁的情绪。
发生冲突,从来都不是那件事件本身,而是那个事件激活了潜藏的情绪。
只是悲剧的是,一般人都不会承认是自己的情绪造成,而归咎于对方做错了什么。
儿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每个人从孩子成长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有四个方面的能力是需要形成的:
1、找到、建立界限
当女儿和爸爸“顶嘴”的时候,她其实是在捍卫自己的界限,告诉爸爸她并不喜欢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她。同时,也在试探爸爸对于她的言行的底线在哪里,不断透过这样的尝试,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从小没有体会过界限感的人,就无法建立界限。
良好的个人界限可以保护我们。如果没有它们,生活可能会感到焦虑与疲累。
界限和限制有助于我们连接真实的自我。
没有界限,我们的很多需求就会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焦虑或强迫行为,如暴饮暴食、上瘾、或加重工作负荷。
争辩是摆脱儿童无方向状态的一个途径,可以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
2、形成自己的意志
法斯博士说:“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争执也表明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们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
一个人要想走向自我人格独立,必须要经历敢于自我表达的阶段。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
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
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
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我们常说的自爱、自尊、自律、自强等等从何而来呢?
3、应对冲突
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女儿想学骑大人的自行车,我是反对她骑的,因为我担心安全的问题。
我对女儿说:“不可以,妈妈要对你的安全负责”。
女儿反驳说:“***(他们班同学)父母也担心安全问题,但他们允许她骑马。”
这样,就让我有效觉察自己,采取更加有效地方式来满足我的安全、女儿的自主的需要。
争论有学习的效果。孩子通过争论学到争论的艺术。
在日后在工作中,以及和同伴的关系中会有争论,这种学习对儿童是重要的。
想想很多职场人士,遇到事情很多都是选择压抑,最后压抑不了而爆发。(裸辞、职场政治斗争、互相拆台等等)
那是他们从小没有学习过“有效地争论”,以及体会冲突的价值和意义。
4、爱的表达
爱是本能,但爱的表达却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一种能力。
我们常说:“相亲相爱,才会相互逗弄。”
斗嘴,是向对方表示,你对我是重要的。
一个人如果总是与世无“争”,他就是向周围的人表示,你们对我无所谓。
忽视、冷漠才是最让关系窒息的方式。
一个鲜活的生命,是有张力的生命。
有张力的生命,是敢于与冲突共处的。
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
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循循善诱,而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作是对长辈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