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区作协举行了一次年度工作会议。我刚刚加入作协不久,也厚着脸皮参加了会议。
协会的人我都不认识,又到的比较早,就坐在角落里。当一个身影进入会议室时,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的身体轮廓和发型很像我语文老师。我的目光一直随着他的身影移动,当我确认是老师时,心情有些激动,但是我从前总有认错人的毛病,加之贸然上前有点唐突,只好静等会议结束。
会议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到老师面前自我介绍。没想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时光,老师还能记起我,我兴奋地和老师合影留念。当我捧着手机,看着照片,恍然如梦——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与中学崇拜的老师站在一起。
老师姓徐,是学校里有名的才子。他擅长书法写作,有自己的笔名,是位学富五车的文人,爱好文学的同学们对他极度崇拜。当年我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小丫头,也加入了崇拜者的队伍,深觉如果能学到老师的一招半式也能抵挡半个江湖,真正领略到他的厉害之处还是在上了他的课以后。
那次上课,老师让我先朗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很流利地读完,以为老师能夸我预习得不错。没想到他咂咂舌:“这是念课文啊!你们平时都这么读吗?”同学们都愣了。
他见没人搭话,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读出来。顿时,平平无奇的课文生动起来,连平时最讨厌的生字都有了情感。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课文要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才能真正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从此对徐老师的课认真对待,对文字也越发感兴趣。
我喜欢写作文,曾经的作文还被老师当成了范文。后来认识的生字渐渐多了,作文也写得顺手了,我试着投稿,没想到在区报刊上发了两篇小作文,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觉得自己可以在文学的大海里遨游了。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日渐繁重的学习压力让我无暇再顾及文字,最后在学习面前做了逃兵,匆匆结束了学业。
“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就要吃生活的苦”,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那些年正是打工潮,城市拼命招商,为了吸引外资,专门在城市东部设立了外资企业圈,企业大多是韩日投资。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韩资的造花厂。
工厂并不好进,当时还在世的舅舅托了关系把我和表妹送了进去。我们租住在关系人家的房子里。这一带原本是个小村落,因为一般的工厂都没有宿舍,这个村落成了最火的租住区。
我们住的那间是正房的后屋,北面有一扇窗子。屋子很小,一铺火炕占了一大半,其余的空间是开门和落脚处。炕上能睡四个人,有两个女孩与我和表妹同住在一起,我们平摊房租,加上每日的早餐,算下来每月每人接近两百元钱的花销。那时候想着多存点钱补贴家用,尽量节省开支,早上经常以面包和干脆面充饥。
走在上班路上,一路都是行色匆匆的打工仔。一周七天,六天都在工作,每天加班到八九点钟,周日放假回家。生活按照这种规律进行,周围人都是这么过活,我自然也没有生出特别的想法,人的思维就这样在按部就班的日子里固化了。
后来舅舅去世了,姥姥照顾舅舅留下的四个孩子。表姐比我大一岁,为了能分担家庭的重担,刚到适婚年龄就匆匆出嫁了。两个表妹,一个和我在工厂,另一个在家里养病。表弟最小,小学还没毕业。姥姥已经是70岁的老人,家庭负担太重,我深深地担忧她们的未来。
工厂里有位韩国副总,天天下车间来指导工作,和他接触过两次,觉得他没有架子,说话和蔼,有种父亲的亲切感。工作了大半年,我决定换工作,于是鼓起勇气给他写了封信,悄悄放在总厂的邮箱里。
周末表妹放假回来告诉我,副总看了我的信,问了她具体的家庭情况,后来给她分配了技术活,工作比在车间轻松多了。当时她还没满18周岁,年纪小,可是干劲足,和工厂的领导同事们相处的都不错。
回想起那封信的内容,多是拜托副总照顾一个可怜的孩子。有时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写那封信,表妹在工厂的际遇会不会不同?其实信只是媒介,关键还是表妹的工作能力起了重要作用。不管怎样还是要感激善良的人,语言上虽然不通,但文字却能表达出最终的意思。
后来我换了几份工作,在社会上反复捶打,最后选择结婚生子,隐遁在一地鸡毛中。
在2019年的春节我已经迈进了四十岁的门槛,人生已经过半,回望过去,我仿佛什么都没有做。想起学生时代对文字的喜爱,心里还有份不甘。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适合的老师,学习了系统的写作课程,开始陆续地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此时我对文字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常感到人如浮萍,心中没有依靠,于是有了加入作协的想法。
在2020年时,我在百度上查到市作协的地址,带上几本发表作品的杂志,坐上客车直奔作协。
我对市里的环境不熟悉,根据电话提示我直接打车到了辽河大街3号。门外的牌匾写着***研究中心,看一眼周围的环境,这处建筑是最像事业单位的,壮着胆子走进去,问了一楼的一位工作人员,人家根本不知道作协在哪里,让我到二楼问问。
二楼有一间办公室开着门,屋里有两个女人说着话。看我在门外,其中一位叫我过去,我说明来意,她既高兴又惊奇。“现在很少有主动加入作协的人,不过你也算为作协添砖加瓦了。”看了我的文章,她马上把作协秘书长的微信推给我,让我有事找他。我感激地向她道谢,出了门,就和秘书长通电话。他把我拉到作协群,为我办理了会员证。自此,我心里也终于有了组织可以依靠。
我从年少喜欢文字到现在对文字的执念,从最初仰望徐老师的文采到多年后可以触及文字的边缘,这一路我走了二十多年。我浪费了青春年华,荒废了无数时光,现在度过的一分一秒都值得我加倍珍惜。
可是我知道,即使我现在与文字结下了缘分,这也仅仅是个起点而已,剩下的路,值得我终生追随。
22年度写作营第58篇 2201字 累计870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