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甜月亮》
——陶立夏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是有一个叫阿柠的女孩。我猜应是这本书刚问世,最初那段时间,经常能在她朋友圈看见关于这本书的宣传。她说,立夏快乐 ,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夏,有《 甜月亮》甜甜的一夏。她说,和你一起看月亮,没有月亮就看甜月亮。她说,我从这个月亮,走向你心上的月亮。她说,我的愿望是,关于你的愿望都实现。
对于这本书,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看,不过是走进书店,偶然间想起,翻了翻。看完,才觉得,好甜。
对室友说,我好喜欢我的新网名。甜月亮,好甜呀!
不知为何,引来宿舍一室大笑。
然后来自某室友默默吐槽,那你咋不叫甜蜜蜜呢?那更甜
我,……
甜月亮是有一种诗意在里面的呀!甜得像心里抹了蜜,嘴里吃了糖一样的甜。而甜蜜蜜则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如胶似漆一般的甜吧!少了一种味道。
陶立夏在写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说,《甜月亮》是我的新故事,书中这场久别重逢因为世事太多变迁而宛如初相见。希望幸福的成分可以像路初月在书里写下的那些食谱,有确切配方。也盼望心中的迷茫能像何至远的数学模型,有清晰答案。他们渐渐走近,慢慢相爱。月亮缺了又圆,直到我们都从生活的苦味里,尝到了甜。让我代表月亮,喜欢你!
《甜月亮》讲的是一个美食博主路初月和阔别多年的邻居哥哥何至远久别重逢的故事。看完很治愈,超级甜。
快故事的结尾,路初月发了一条微博,这样写。“明夜是满月,如果你的樱桃核没有发芽的话,就对着满月许愿吧。我的愿望是,已过去的事不再让你悲伤,此刻的生活不会让你孤单,未来的日子你会好好吃饭。我的愿望是,你的愿望都实现。
最后,我也都希望能有一人,无论何地,抬头就能望见月亮。就像无论何时,想起你就心头一甜。
二、《人设》
——李尚龙
这本书看完,给我留下最大的震撼就是人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给自己下定义、贴标签。还有就是书中忽视对抑郁病患者真正的关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存在。
《人设》讲述的是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尚鑫,在毕业典礼上,因为一场意外,幻有抑郁症的他,想讨好女友,当上喜剧演员。从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屌丝男逆袭为一夜爆红的国民笑星,为名声所累,最终在事业和情感的压力下,抑郁自杀而亡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每个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被人设所累,带着面具过日子。不过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都在“尚鑫”事情后,选择了重新过日子。
尚龙老师,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写,“人,这一生有几副面具?”
一个父亲在公司是老板,在酒桌上是兄弟,犯错时是孩子,愤怒时是“键盘侠”;一个孩子在学校是班长,回到家是儿子,遇到弱小变霸凌者,遇到聚众变受害者。
可能我们这一生,都离不开面具,也很难摆脱人设,因为场合不一样,面对的人也不一样。
但脱掉面具后,我们,还是不是自己?
在互联网世界里,人和人隔着屏幕,你看到的,不过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面具,在万物互联的世界里,“人设”无处不在。别让设定的人物,毁了真实的人生。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像可塑的云彩,风吹过的地方,才是你最好的模样。
三、《围城》
——钱钟书
看完整本书,特别喜欢杨绛先生在给钱钟书《围城》写的附录里面的这段话。“钱锺书在 《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读起来,有一种他们才懂的懂得,有一种只有互通爱意的人才知道的彼此的心意,有一种你我日常平常陪伴才有的平淡温馨。颇有一种顾城的诗描写出的感觉,草在结它的种子不是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本书,不是我第一次读,但以往我都是囫囵吞枣般的看完,拿起一本新书,追求情节和速度。很少细致的去梳理其中的内容。这次花了一周时间,我重新把它看完,有了新的感悟,还做了很多其他工作,像文中,有好多生词,以前为了不影响阅读速度,我都是直接跳过,这次,却停下来,花了时间,慢慢把生词查完。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需要很认真的去看一些书。慢下来,去多看一些好书。有的书,也不是只可以就看一遍。
当然,五月不仅仅只看了这三本书,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像张皓宸的新书《最初之前》;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黎戈的《私语书》等等。写这篇的目的是,毕业季,东西太多,整理出好多落了灰的闲书。杂志哲思也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写下留言,交流一下读书感悟或心得,抽送三位小伙伴,三本文学性质高的书。
另其他有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后台留言。限前三。全部免费送出闲书。还有一套完好艾润(莫离小编)推荐过的卫夫人簪花小楷字帖等相送。
(Ps:由于学校邮费很贵,起始运费,除了江浙地区,都要十五才行。书是超重物品,这次活动,需要自付邮费)
之前QQ有联系过我的小姐姐,如果在,看见推送,请私戳一下,之前清理手机内存,找不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