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汪曾祺的《老人情》与《老味道》,一红一绿的书皮颇显眼,闲来无事时总会取下翻读几篇。不同的心境下细读这些文字,每每所悟所感也不同,以至于读了三年都未读完。
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读来有股心酸,文章里堆积的是父辈之间的厚重情谊,以及台湾与大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故乡情,每一段故事读来皆是人性的柔软。而读汪老的文字,是一波暗涌,好像一度活在自我的绚丽世界里,突然窥觑深海底清澈宁静世界里遨游的鱼儿,观其自在,叹其空灵。
很羡慕严明背着镜头走天涯,曾一度沉醉于他《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一书里的人与景,冲动的好几次想要立刻飞奔去重庆朝天门,去探寻他的大国志。
可我却只是个思想上的伟人啊!只是个行动上的觊觎者啊!
午后,大学校友孔平来电,听得出电话那头的他有些哽咽。
他说一晃又一年快过去了,元旦时召集在义乌创业的校友们聚聚,虽然今年生意难做,大家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可还是要开心快乐,还是要保重身体,还是要多想想母校。
挂完电话,起身眺望窗外绿意盎然的草坪,落了一地金黄的银杏叶,铺满相思。
相思18岁那年炎热的夏,乘着绿皮火车望着故乡远去,长长的铁轨连接着与家的牵挂,第一次只身一人,离开父母的怀抱,热泪滚滚随火车淌到南昌。
我想如今再回去,依旧会是热泪滚滚。
总是听说着南昌日新月异的变化,听说着母校的变化。13年后还是缺乏勇气回去,怕那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怕那再也找不到荒凉的艾溪湖,怕那些记忆里的小街巷,只能在梦中回荡。
如今上饶站鸡腿的香味,鹰潭站簇拥的小偷,校门口的拌粉,路边的水煮滩,五毛钱的辣藕片,切条的肉末茄子,这些老味道,一辈子都深深烙印在味蕾上。
或许这正如汪老所说的,当你如今再去品尝,发现没有寄予中那么好吃,其实这个味道一直未变,有时候我们所怀念的只是过去而已。
而18岁那年的青葱,偶尔回味,仍然回甘香甜。
那么,就聚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