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黎华便迎接到了他的第一个寒假。假期就一本薄薄的寒假作业,语文和数学夹杂着,真不够黎华塞牙缝的,才两天就全部完成了。
这天一早起床,听到父亲说要去山里烧炭,两兄弟便吵吵嚷嚷着也要去帮忙,父亲拗不过便只好答应了。
烧炭准备的工具很简单,一把锄头一把斧子一把砍柴刀和一把铲子,还有一副箩筐,父子一行三人收拾妥当后便往山里赶去。
雪后的空气显得分外清新,猛吸几口凉气竟有一丝意想不到的甜意。走出村口,跨过横在小溪上的大木桥,穿过马路就便进山了。也就二十余分钟的路程,便来到了黎华他们家的自留山。
父亲选了块地势稍平缓的山地,搁下担子取出柴刀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是把方圆五米多的地方全部清理出来,范围内的杂木杂草全部齐根砍倒,不一会就成光秃秃的了。然后,父亲换了把锄头,把清理出来的地方,翻整成了一个大平台。
稍作休息后,父亲又在大平台的中央划了一个近两米的正方形,便用锄头和铲子开始挖起来。这可是一个大工程,黎华兄弟俩这时倒也能真正帮上一点忙了——帮父亲把翻起的泥土从坑里移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坑越挖越深,临近中午时终于挖出一个长宽深都近两米的窑坑。窑坑内被父亲修理得很平整,兄弟俩便躲在坑里玩起泥巴来,而父亲已经拿起斧子去砍树了。
父亲砍了有七八棵松树,还有两根硬杂木。把松枝和松尾全部砍下先放一边,松木的骨干砍成比窑坑稍短些的木段,再把两根硬杂木架在距坑底六十公分左右的坑壁上。完成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中途母亲来了一趟,给父子三人带了丰盛的午餐。吃过午饭后,母亲本想带黎华两兄弟下山回家,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黎华心想给父亲做做伴也是挺好的!母亲便一个人回去了。
父亲在坑底用劈成一瓣瓣的木材搭起一个架子,用松树的油脂木点燃了,当火势慢慢起来以后,便往硬杂木上堆木段,横的堆一排竖的堆一排,一直堆到了窑坑顶。
父亲通过木段间的缝隙发现火越烧越旺了,便开始往窑坑顶上堆松枝,当把所有砍下的松枝和松尾全部覆盖上,就好似盖了一层厚厚的大棉被,一股青烟便从这床大棉被中冒了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烟雾便越来越浓,越冲越高,就好似一座古时的烽火台,煞是壮观!
父亲终于松了口气,略显疲惫的歇了下来说:“接下来就是等了!”。这一等就是近两个小时,当烟雾慢慢变小时,父亲挑起松枝看了看,窑坑里已经没什么木头了,尽是红通通的。
父亲便挑起箩筐去装雪,把挑来的雪覆盖在松枝上,直到包裹的严严实实,就像一个蒙古包似的。父亲说,木炭的高温会加速雪的融化,就会变成水流到窑坑内,从而浇灭木炭。同时包裹的雪隔绝了空气,红木炭就不会继续燃烧而变成灰。黎华也不懂其中的原理,只是觉得好神奇,好有智慧!
父亲收拾好工具,仔细检查了窑坑四周,确保万无一失后便带着黎华两兄弟下山了,父亲说明天来挑木炭你们俩就不用再来了,爸爸一个人就行。
临近黄昏,天慢慢开始黑了,下山回家的路上,父亲走在了最后面。黎华在头里,边走边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孝顺,爸妈是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