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太明白自己上大学的意义在哪儿。高考结束后选了一个在父母眼中铁饭碗的专业,说实话一度以为这专业毫无技术可言,又因着是一专科,更没了好好学习的心思。但自己的性格又很本分,信奉规矩,所以还是在乖乖上课。
我的课程大概分为心理课、形体课、专业课以及语言课。一开始是不太能明白学校给我们开这些课的意义,但我得老老实实承认我真的有学到些东西。心理课其实不叫心理课,叫模拟面试。老师是个神奇的人,这是我一开始对她的定位。至于后续如何,我也在边写边总结。想着我高中心心念念以后上大学要选修心理学,现在真是不可言。我第一次知道自我介绍原来那么难,不仅仅是因为她用了一学期去教我们,甚至现在大二了还在提。是的,自我介绍真的很难。我很感谢于她教我们面试时的自我介绍并没有局限于我的专业,因为那太小儿科。三分钟,或许有的并没有三分钟,你需要在那短短的几分钟内找到自己让别人看到,让自己符合,让别人认可。这是一种怎样难的语言技巧和心理状态。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如何搞定面试官的提问,我从未想要去看过,准确来说是从未想要去理解过。所以,课还真是需要上的。就像所有的老师一样,她们自己的经历是永远被拿出来分享的话题。于是,我很好奇也很惊讶,然后定义为神奇!
我能了解到的一个学中文系的女子当过国际学校的老师,其次做过网络外汉,然后学了心理学当了我的模拟面试老师甚至是教普通话,介绍客源地以及跨文化交际、艺术鉴赏的。这仅仅只是她提到的,或许还有没提到的。这就是传说中别人的人生...这其中最佩服的是心理学。不是算命,是在让我们自己挖掘自己,看清自己。我上一篇提到的迈出舒适圈也是她提到的。我似乎在她的课上学到了很多,被戳伤的也很多,从一开始上课的煎熬到装着不煎熬到现在的期待为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成长。我们常常跟不上她的思维,她嘴里也永远嚼着专业术语,然后边鄙视边解释。当然她自己说从未带有偏见,但我狭隘地这么认为。好像这些专业术语和我不是一个世界的样子,但她说那就是现状,你想要成为优秀的人的现状。而我又是有着成为那种别人的人生的理想,所以她的课尤其对我胃口。我属于羡慕以及想要却没有胆子去做的人,她于是就边诱惑边push...她的每一条资本我都想拥有,她说专科一定没有本科有优势吗?并不是!起点并不是终点。她说你们就只能走这一条路了吗?并不是!选择未必不能改变。她说你们不能过成别人的人生吗?并不是!人生是自己的。学习然后让自己有资本,有了资本自然有了胆子。没有什么是能阻拦你未来的,那都是你为自己的懒找借口。所以我们找了好多种借口,错过了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这人今天上课居然丝毫不要脸地提出自己对工作会产生倦怠期,每年固定时间还会去参加一些面试然后被面试上还不去上班只是为了看看自己还有哪些资本。这种在我们眼里满满的优越感其实对她而言并不是什么。对此,我献以满满地嫉妒!
形体课的老师更“过分”,索性就是连先天条件这一点都不要放过我们了!艺术生出身还去考了个研顺便拿了个本地选美比赛冠军,任性地为爱追逐到陌生城市,毫无人脉地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过着朋友圈里不是旅游就是孩子老公家庭的幸福生活。那种毫无顾忌的旅游使得羡慕是上课的常态。专业课的老师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旅游系毕业的,来我们学校硬是变成了旅游文化老师,普通话老师,手语老师以及一个80后小孩儿...当你发现这些老师们的种种资本后,我越觉得自己活出了屎一般的人生!最最丢脸的是当我们每每提到一个大胆的想法时她们回馈的永远都是大方地赞成以及询问后续。而我们却只是提及然后不了了之。
可能你们会认为这种人一抓一大把,甚至更优秀。可是对于我这种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人而言,她们可太优秀了。而优秀的原因无非就是她们拥有的资本,她们敢并且拒绝了一切诱惑去做了。所以,趁还在路上,多积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