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学生,20出头,或许还未尝到这世界深深的恶意,因此,我想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一个善意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事件,若有言语不当之处,望海涵。
先谈陈世峰:
他是主角,应该先谈他
刘鑫说他是一个很“黏”的人。
或许是极度缺乏安全感?也或许是有严重的“霸占”心理?我们无法获知,因为我们全靠猜测,而且是用最深的恶意去猜测。对于他,我想坚信法律的制裁,他会得到他应有的惩罚。
对于倡导处死陈世锋这一说,按常理说,善良的我们应该同情死者,站在正义的一方对杀人犯嗤之以鼻,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觉得我或许没有这个资格来参与“杀死”一条生命。这个事情本身是残忍的,我的同情心或许还没达到这个地步……
细细一想,杀了陈世锋,以后便不会再出现留学生遇害的事件了吗?倡导这种暴戾之气和血腥复仇让我感到可怕。
谈谈江歌:
死者已逝,对于她的形容词只剩下美好。
“善良”“乐于助人”这是网上定义她的标签,看到她与刘鑫的微信聊天记录,她说“会让人有不开心的感觉”。
我感觉到她“敏感”“不自信”“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她像班上乐于服务同学,期望得到同学赞赏目光的,一个被忽视的“乖孩子”。极度渴望他人认可,促使她乐于助人,这与她的家庭环境是脫不了干系的。
这种“老好人”形象,值得让刘鑫依赖,或许也正是因为她是“老好人”,才会为了朋友与凶手起冲突,导致遇害。社会的渣渣太多,曾有一段时间,包里不随身藏把小刀,我都觉得没有安全感。而就在今天,看到一则新消息,杀害江歌的凶器不是凶手事先准备的,而是江歌的。
不管新闻是否属实,但这让我反应过来,随身携带刀具,身为女子,可能无法操控,反而会成为对方的利器。
谈谈江歌妈妈:
同情她,并想帮她,也想劝她,失去的回不来了。
人被逼到了绝境,都会产生偏激的行为,江歌妈妈或许就是这样,女儿的死让她变得戾气很重,有种“我女儿死了,你陈世锋,你刘鑫都得给我女儿陪葬”的感觉。一个孩子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强制搭上另外两个孩子的生命会不会显得有些残酷?狗咬我,难道我也要像狗一样咬回去,沦为狗才能心安吗?
生命至上,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陈世峰的错法律会制裁他,我们应该相信法律的公平性,正义性。刘鑫的错道德正在谴责她,她这一生也终将带着影子生活。
快一年的时间了,这个霾还未散去,或许永远也不会散去,希望我们这些陌生人能在霾里为江歌妈妈制造一点光亮,而不是鼓励她越陷越深,让她不再沉浸在女儿去世的悲痛中。
谈谈刘鑫:
我可怜她,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于她,我只有一个词形容,“自私”,江歌妈妈有句话说的很对,“她刘鑫就是认为她以及她家人的名誉,声誉比我江歌的一条性命更重要”。这就是赤裸裸的自私!她自私,所以她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对江歌妈妈说些什么。她自私,所以在网上曝光她的信息时,会第一时间威胁江歌妈妈以求维护自己。
在一条无辜的生命面前,第一反应是你如何影响到了我。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但自私并不完全是个贬义词,因为人都是自私的,爸妈从小教育我们,要保护自己,提防陌生人。
对于网上对刘鑫的各种猜测谩骂,说她反锁门等等,为了故事情节更加狗血有看点,做此推测,无疑是不理智的。两个人,一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或许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更加痛苦。刘鑫的错误必须要死才能弥补?这太不理智了!也太不人道了!(只想以一颗善意的心平等对待所有人,不喜勿喷)。
不可否认,她对江歌妈妈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理应受到惩罚,可是家人所有信息遭到曝光,却无法可依,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这些信息不是公安局里的保密的东西吗?是任何人都能调用的东西吗?为什么那个人可以不被绳之以法?”
这样的维权有什么错呢?我们的信息缺乏保护,被曝光也无法律约束,反而受到倡导,难道不觉得心里发凉吗?这也是我们的可悲之处吧!
最后想说点什么
上面这段文字,敲打出我深深的负罪感。我们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或冷眼旁观的看待这个事件,站在生命的角度来看,我能看到的只有无尽的悲痛和灰暗。
我感受着,思考着,想象着。江歌是一个非常善良,是用最善意的目光看待世界的人儿。她在天国,一定是恬静美好的,一定是不忍的,一定是不想被打扰的。她一定不忍她的朋友被语言、文字、甚至当面羞辱,她也一定是不忍他的母亲悲痛欲绝,一生都活在阴影之下。
不管我们如何谴责当事人,不论我们如何看待刘鑫的逃避,陈世峰的残忍,江歌母亲的绝望,我们的确是能够随着自己的心说点什么,我们甚至能够从中映射所谓的社会现象,更不堪者甚至可以扭曲事实。
可我想说,这不是舆论的狂欢,这是一个悲剧,一个生命逝去的灰暗事件。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让死者安安静静的,最多,多一点祈祷,多一点善意。因为,我们要相信法律是公平的。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没那么啰嗦”原创发布,请勿随意转载!
“没那么啰嗦”专注于大学生资源分享等干货,关注免费拿简历模板、PPT模板、PS素材资源。
如需转载,请联系“没那么啰嗦”微信后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