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个悦己
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最终韩国电影《寄生虫》成为最大赢家,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四个奖项。
韩国总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表示祝贺,称“《寄生虫》的奥斯卡四冠是过去一百年里,韩国电影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今后会进一步为电影人提供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电影的环境。”
究竟影片有什么故事,能够一举夺四冠呢?《寄生虫》说是一部喜剧惊悚电影,但是看完却没有想象中的欢乐,反而是感受到电影中紧张刺激的剧情,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时善时恶的人性,更重要的是影片结束后的自我反思。
《寄生虫》主要讲述了家境贫寒的一家四口费劲心机,进入到富人家别墅工作后,发生的一系列荒诞故事,影片通过蒙太奇的叙事手法,通过一次次环境的对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贫穷对一个人,一家人的思维、人格以及命运的影响。
下面我将具体分析奥斯卡获奖电影《寄生虫》中的三点贫穷:生活中的贫穷,人格上的贫穷以及思维上的贫穷,浅析电影的悲剧缘由。
贫穷一:生活中的贫穷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家四口住在阴冷潮湿,拥挤脏乱的半地下室里,墙上脏兮兮,满是污垢,虫子到处出没,房间没人清扫,社区喷消毒液时,顺道还要免费蹭一波,甚至街上的流浪汉也把这里当作撒尿的风水宝地。
爸爸妈妈是无业游民,没有工作,两个孩子也因为没有钱,辍学在家,没有学历。哥哥和妹妹为了蹭上楼上的WIFI,不惜爬到半窗下的马桶上,蹲在角落。一家四口平时就靠叠披萨盒赚取微薄的生活费,而就连简单的手工工作,也是马马虎虎,一家人在家里喝着啤酒,草草工作,不思进取。
很多人认为贫穷的人是自卑的,美国国家心理机构的研究员罗森伯格和皮尔林通过心理学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从芝加哥8---18岁和18---65岁两类人群中随机抽样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经济对自尊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段是不一样的:在8---11岁的孩子中,贫穷和自尊心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12---14岁有轻微关系,在15---18岁相关指数变大,在成年之后,贫穷和自尊心的关联则明显变大。
这个实验说明,贫穷不会直接导致自卑,贫穷是随着人的见识和经历加深的。
年龄较小的孩子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高,甚至没有形成对贫穷的直接印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化程度变高,会直观感受到贫穷所带来的差距,自尊心由此受到极大的冲击。
原本安静生活的一家,随着儿子基宇的朋友敏赫的到来悄然发生了改变。敏赫属于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孩子,当时准备出国交换,又怕自己喜欢的女孩被别人抢走,所以来拜托基宇替自己做家教,这时他还送上了一块玉石,说是会给金家转风水,带来好运,作为“转富”的象征。
虽然基宇考四年没有上大学,但是在妹妹基婷的高超PS技术下,完美过关,成为女孩的英语老师。并且得知还需要美术老师,就把自己的妹妹也推荐过来。在妹妹的精心设计下,让爸爸代替了原来的司机。接着爸爸,儿子和女儿连环设圈套,又让妈妈代替了原来的保姆。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至此,一家人实现了进入富人家别墅工作的机会。
居住环境的明显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富人住在阳光普照,宽敞明亮,草坪柔软的豪华大别墅里,而穷人一家则住在阴暗潮湿,下雨漏水,马桶喷水的半地下室里,强烈的对比,让穷人一家开始陷入不满生活上的贫苦,而又不努力工作,进而陷入人格上的贫穷。
贫穷二:人格上的贫穷
在一家四口进入到别墅后,他们由身份悬殊带来的巨大差距、自卑转为了无尽的贪欲,在一次富人全家出去宿营的时候,四口人在别墅中吃喝玩乐、甚至开起了party,甚至还鼓励儿子娶富人的女儿,成为这家的女婿,一家人从此摇身一变,跻身上流社会,摆脱原来的贫民身份。
他们一家四口就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富人的家庭中,他们真的是因为自己什么都不会才贫穷的吗?不是。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赚钱的能力,只是穷惯了,难以改变。
儿子虽然考了四年没有考上,却可以游刃有余地给高中生讲英语题;女儿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却可以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学历认证,突袭美术和心理辅导,毫无破绽;父亲虽然常年无所事事,但是开车转弯却可以不弄撒咖啡,足以见其技术高超;母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妇女,很多东西都不会,却可以在8分钟内按照夫人的要求做好一顿美味的佳肴。
四口人明明都有傍身的技能,可以出去赚钱养家,却谁也不肯劳动,不去改变。在进入到别墅之后,也没有安于现状,好好工作,反而是得寸进尺,贪欲无法控制。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里写到:
自卑感本身不是变态的,它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善加利用,自卑感能驱动人们追求卓越,获得成就。
关于他们身份的虚假上升,一家四口在聊天时,不约而同地说:“这一家人是真的很好骗吧?太太人很单纯又善良。有钱却很善良。”
而穷人妈妈却反驳说:“是有钱所以善良,懂吗?”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有钱人家的小孩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
穷人妈妈一语说出了问题的本质: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寄生虫,当灯光打开的时候,还是会立刻现出原形,四处逃窜。
的确,当富人一家改变出行回来时,他们就像蟑螂般逃窜,默不作声,夜深人静才敢离去。
他们在别墅里是一路向上,雨后别墅的草坪更加碧绿,空气也更加清新。而回家的路是一路下行,大雨淹没了地下室,全家居无定所,露宿街头。
富人与穷人似乎站在了对立面,矛盾十分尖锐。
影片名为《寄生虫》,其实不仅仅是说穷人一家,寄生富人一家而生活,需要依附富人的财力而生活,也暗喻富人一家需要外力来提供服务,让生活更有条理,彼此相互依赖,得以共生。
但是显然,穷人在人格上已经完全依附,不能离开富人的支持。而富人有能力,有金钱,随时可以选择替换自己的佣人。
当人格上也已经依附,没有自我的时候,他们的贪欲就会导致更大的错误和更大的悲剧。
贫穷三:思维上的贫穷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思维变“穷”。
我们都知道“穷人思维”,比如人穷志短、因贫失志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是不是有科学分析,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合著了一本探寻贫穷本质的书籍,叫做《稀缺》。
他们在书里提到一个概念叫“稀缺头脑模式”,是说人在长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比如缺钱,缺时间,头脑就会专注于追求钱和时间这些缺少的东西,而忽略其他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这种稀缺头脑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穷人思维”,会让人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价值。
由此越穷越忙,越忙越穷,难以摆脱“穷人的思维模式”。
“穷人思维”有什么危害呢?最常见的就是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得出的结论,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它试图碰撞,蜂音器一响,狗就会遭受电击。狗遭受了多次电击后,蜂音器响了,给它打开笼门,本可以主动逃避的它,却只会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着痛苦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种习得性无助,在穷人身上就是悲天悯人地认为:贫穷的状态是无法改变的,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对未来是悲观无助的态度。
穷人一家最后就是这样的思维,不论是刚开始的很多可以改变的机会,让自己自食其力,摆脱依附,生活得踏实,却没有行动。还是最后的穷人父亲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情绪失控杀了富人父亲之后,继续选择躲到不见天日的地下室,从此过着和家人两隔的生活,都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最后在厮杀中,穷人女儿死去,儿子和妈妈被判刑,爸爸逃到地下室,逃避责任,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最后穷人爸爸会一刀捅死富人爸爸,觉得不至于。
其实这恰恰是电影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考:如果最后贫富差距悬殊,无法改变,穷人该何去何从?
前面电影已经通过“气味”这条线索,展现了穷人爸爸的自尊心多次受到伤害,一次次被嫌弃,说身上有股味道,是那种“搭地铁的人有种特别的味道。” 甚至坐一辆车,要打开窗户,和他说话,要捏着鼻子。
这样无言的嘲讽,让穷人爸爸的习得性无助再次上演,走上了不归路。
面对思维的贫穷,如何更好应对?
电影最后以基宇写给父亲的信收尾,他说自己有了目标,未来想要买下这套房子,而父亲只需要走上来,全家就可以一起享受温煦的阳光。而结局究竟如何?是需要留给现实的。
从生活上的贫穷,到人格上的贫穷,最后沦为思维上的贫穷,他们的故事为我们敲醒了警钟。“穷人的思维”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呢?我结合自己的感悟,有以下三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01摆脱固定型思维模式,建立成长型思维
腾讯创始人之一的陈一丹先生创设了“一丹奖”,它的含金量比诺贝尔金奖都高。第一届一丹奖颁给了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教授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影响深远。
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到底是什么呢?两者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相信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眼中,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分为三六九等的,现在决定了未来,什么都不会改变。
而影片中的穷人爸爸就是这样的存在,他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帆风顺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特别厉害, 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常常是伴有“敏感的高自尊”,悲观面对生活。这样的思维一旦养成,就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所以最后结局也是让人感慨。
那我们怎么才能够转变思维呢?教授也提到了,从固定型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即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任何发生的事情,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放下防御的心态,和真实的世界互动。
很多人的固定型思维就是来自于自我的意识太根深蒂固,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躲在自己的“壳”里不愿出来,和真实的世界接触太少,放不下自己的得失心。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被领导骂了几句,如果是固定型思维的人,可能觉得老板故意刁难自己,找茬挑刺,由此心生不满,越做事越不开心,甚至效率越来越低,慢慢就可以离职了。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认真领取领导的意见,按照对的方向去努力改进,不会抱怨不满,做事用心,效率也就提升上来了,也许很快就会因为业绩而晋升。
看吧,就是简单的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摆脱固定型思维模式,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重要性。
人需要把自己放下,才能够让新的东西进来,丰盈自己,改变生活。
02延迟满足,看重长远
电影中他们进入到别墅后,私欲无限放大。在富人一家不在家时,偷偷拿出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肆意享受,丝毫不懂得延迟满足,只看到眼前的快乐享受,却没有一个人思考未来,想想怎样才能够生活得更好。
延迟满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歇尔的一个心理实验,找来10个小朋友,每个人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有他们最爱的棉花糖。实验员告诉他们可以现在就吃棉花糖,如果能够忍一会儿不吃,一会儿实验员会额外再给糖。
结果三分之一的孩子顶住了诱惑,延迟了自己对于棉花糖的享受,得到了额外奖励。后续报道,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比较出色。
延迟满足是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思维,放弃当下的“小”,看重未来的“大”。如果在他们享受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人看清,自己寄生在富人的别墅里,未来有一天计划败露,可能全家饭碗都不保,想着自己退出,在外谋得安稳踏实的工作,哪怕收入少一点,享受晚一些,最后也不会酿成悲剧,家破人亡,无法弥补。
学生时代懒得写作业,人到中年懒得运动,女人懒得打扮自己,男人懒得照顾孩子,都是没有看到事情背后真实的意义:写作业是为了巩固基础,锻炼能力;运动是为了有好身体,不容易得病;打扮是为了增强自己的信心,心情愉悦;照顾孩子是为了稳定家庭,增进与孩子的亲密感。
这些延迟的幸福恰恰才是最重要的,最真实的,而很多人没有看到,做事情坚持几天没有效果,又苦又累,就直接放弃了,殊不知连带放弃的还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正如茨威格在《断头王后》里说到的:
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所以,我们要看到事情背后的意义,如果一件事情真的有长远的价值,那么苦一些,累一些,可以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让自己想象一下这件事坚持到最后,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由此督促自己更有动力,更有目标坚持到最后,获得成长与成功。
03做好规划,及时总结
在电影中有一幕:全家露宿街头,儿子问爸爸,你有什么计划?穷人爸爸说:“你知道什么计划是永远不会失败的吗?没有计划,就不会出错。”
可见,他作为一家之主,是一个不擅长做规划的人,甚至是一个不愿意负责的人。生活已经出现了失误,该怎么解决呢?他完全没有想法。最后还在一怒之下,一刀捅死了富人爸爸,让一家生活在无尽的深渊里。
他的不作为,不负责,对于最后的悲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在遇到困境的时候,该做什么呢?可以试试做规划的方法。在《最重要的小事只有一件》里作者提到科学的规划,就是拆分目标。
明确知道今年要完成什么,然后思考这个月要完成什么。这个月的目标明确了之后,想一周之内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一周的目标明确了,想每一天要做什么事情。在每一天里什么事情又是最重要的,先完成。
这样一层层拆分后,庞大的目标就能够落地了,每天都有看得到的进步。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完善,找到自己的节奏。
结语
奉俊昊导演在访谈中曾提到:“导演的使命就是尽力去反映他或她所处的时代,这也是电影的意义之一。” 关于贫富差距的鸿沟怎样填补,社会尖锐的矛盾问题能否解决,电影并不能给观众标准的答案。”
但看到最后,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不仅仅是在看电影,也是在看我们的人生,决定命运的不是贫穷的出身,而是我们如何面对贫穷,改变穷人思维。
正如美国开国三杰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或者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