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理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胎儿生理一心理发展异常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素)、母体因素。
一、遗传因素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种现象就是遗传。遗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
人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细胞核和细胞浆。
在人的细胞核内有一种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松散的染 色质开始螺旋化,并不断缩短、变粗,最终形成染色体。人类每个细胞有46 条染色体。这46条染色体组成23对互补染色体。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 一条来自父亲。细胞分裂异常可以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
总体上大约有25%的卵子和30%〜40%的精子可发生染色体的增多或丢失,相应有 1%和5%的个体发生染色体结构异常。
生殖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中排列着一定数目的载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断,这 种遗传物质就是基因。基因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这种化学物质 储存着遗传密码,通过一定的过程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胎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受基因控制。人体约有5万多对基因。基因的错误或变 异均可导致遗传病变。遗传变异已经被证明在7 000种疾病中起关键作用。
唐氏综合征是最早被发现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综合 征之一。1866年,唐医生第一次对唐氏综合征的典型体征尤其是面部特征进 行完整的描述。1959年,科学研究证实了唐氏综合征是由于多了一条染色体而引起的。
在对7228例足月新生儿的调查中,发现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有明显的家 族聚集倾向,大约17%的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有染色体异常。
遗传因素是 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的重要因素,了解孕妇家族史、家庭背景以及胎儿父母双 方的基因状况对预防由于胎儿畸形或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造成的胎儿生长受 限,有重要作用。
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先天因素主要有遗传病和先天代谢缺陷。迄今已知的遗传病有一半的疾病出现在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神经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大约有2 000种,其中2/3因神经系统异常而出现症状,多见于智能发育障碍。
据报告,先天性甲减的病因主要为基因缺陷。其中85%为散发病例。临 床上多见于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无能。
二.环境因素
(一)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自然的或人工器物所产生的离子辐射,如X、镭、氡、中 子辐射等。它不包括电磁波及场。电离辐射可引起胚胎死亡、畸形、生长改 变或其他功能改变,生后可出现智力发育迟滞及恶性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对电离辐射的特异敏感性主要归于脑的发育期、神经元的 易受损性和迁移活性、成熟神经元的不可再生性及其他一些因素。电离辐射 可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死亡、迁移中止,影响神经元间建立相互联系的 能力,并影响树突的发育。这些结构的改变常会影响出生后个体的行为表现。
人脑在发育的第8〜15周对电离辐射特别敏感,此时接受辐射可造成小头畸形及生后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日本广岛和长崎有多项报告,孕期4 ;周内接受电离辐射可引起胚胎死亡。孕期8〜15周遭受原子弹爆炸辐射会影 J响出生后的儿童,其智商平均降低21〜29分。在关键期内接受电离辐射可引 I起暴露组45%的新生儿发生精神发育迟缓,至学龄时平均智商降低30分。
电离辐射对大脑的影响也为许多动物实验所证明。
放射线能影响精子发育,致染色体畸形。因此,父亲若有放射线接触史 可导致精子畸形或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最终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如果母 亲有放射线接触史,可引起胚胎或胎儿DNA损伤或染色体异常,降低或限制 胎儿的生长能力,从而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妊娠3〜8周时,胎儿对放射线最 为敏感,在此期间照射量大于10毫戈瑞,则易致胎儿畸形,常见小头、小眼 球、泌尿生殖系及骨骼畸形。X线照射还可直接导致胚胎发育受阻而使流产 率增多。
在妊娠16〜25周时对射线的敏感性约为8〜15周的1/4,对胎儿可能造 成伤害的电辐射临界值为0.10〜0. 20戈瑞。
噪声
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声音有强度、频率、周期及持续时间,其强 度用分贝表示。非工作环境,其噪声用昼夜平均水平(DNL)表示。为保护 公共环境,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已经提出:居住环境在日间DNL为55分贝, 夜间为45分贝;医院日间为45分贝,夜间为35分贝。
孕妇长期处于强烈的噪声环境,会经常导致子宫收缩,影响胎儿的血液 供应,进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20世纪90年代,有国外学者报告,检 查了 131名母亲在孕期曾接触噪声的儿童,结果,当母亲孕期接触噪声强度 在85〜95分贝时,高频段(4 000赫兹处)听力下降10分贝以上的人数占 24.1%。日本学者报告,大阪机场周围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增高,噪声污染区 的新生儿体重在2 000克以下(正常新生儿体重为2 500克)的较多,相当于 早产儿的体重。美国的儿科医生对万余名婴儿作了研究,结果证实在机场附近地区,90分贝噪声区或其他等强噪声区内出生的婴儿畸形率从0. 8%增加 到1.2%,主要是脊椎畸形、腹部畸形和脑畸形。这表明强烈的噪声可能直接 作用于胎儿的遗传基因,引起突变致畸。另有报告介绍,自述在妊娠3个月 接触噪声者与国际疾病分类中的染色体异常及其他类型的先天性异常有关。
孕妇较长时间接触100分贝以上的大强度噪声,易发生妊娠剧吐、妊娠 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躁动不安而胎 动活跃,导致脐带绕颈、绕身。
许多妊娠妇女在工作场所接触噪声可损害胎儿听力。噪声对胎儿正在发育的听觉系统有直接作用的可能性。构成胎儿内耳一部分的耳蜗,从孕妇妊 娠第20周起开始发育,其成熟过程一直到出生后(在婴儿出生后30多天时 仍在继续)。内耳耳蜗正处于成长阶段,极易遭受高强度噪声的损害。一项研 究检测4〜10岁的高频性耳聋儿童,发现其母亲可能在妊娠期间持续接触 85〜95分贝的职业性噪声(工作噪声)。
超声波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超声波绝对安全的想法产生怀疑。南斯拉夫 和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孕妇在孕期较频繁地接受诊断剂量超声辐射,分 娩后新生儿体重与未经超声辐射的正常婴儿体重比较,呈下降趋势。美国 和瑞典的科学家指出,B超对胎儿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提醒孕妇应该避免 不必要的B超检查。
B超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
(1)影响大脑发育。瑞典的科学家对一些在1973〜1978年之间出生的人进行研究。在这些人中,有7 000人在 胎儿期时,其母亲接受了 B超检査,而其余的17万人则没有。科学家发现, 前者32%的人都是左撇子,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中左撇子7%的概率。科学家 还发现,这些左撇子并不全是先天决定的,一些按照遗传基因本不该是左撇子的人出生后却成了左撇子。科学家解释说,这可能因为他们还在母亲子宫中的时候,大脑受到伤害。在胚胎形成的初期,胎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极易 受到外界影响,在B超的作用下,胎儿的脑神经细胞会随之震动,由此,大 脑的发育自然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影响。
(2)震动胎儿耳膜。美国听力协会的 科学家宣称,孕妇在做B超的时候,对胎儿来说,超声波对耳膜的震动如同 地铁列车进站,虽然一般不会给胎儿造成长期的、严重的后果,但如果恰巧 B超仪的探头正好对着胎儿的耳朵,那这种声波强度对胎儿而言就太大了。
高温
爱德华兹首先提出高热是人类出生缺陷的病因之 一。其后,一些流行病学调査也提出,妊娠期高热与新生儿脑发育缺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此外,高温还会引起流产、死胎发生率增加,出生后智力低 下。任何高温都可能引起胎儿的畸形。
妇女在孕早期若处于热水浸泡的桑拿浴或热的盆浴等过热的环境中,容 易引起胎儿脑部及脊椎畸形。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了 22 000多名怀孕妇女, 发现在怀孕的头2个月内,洗过桑拿浴的孕妇所生的孩子患神经组织畸形 (脑及脊椎)比没有洗桑拿浴的人多3倍。这是因为高温可以造成细胞死亡, 妨碍细胞增长和损害微血管。
电磁场
电磁场在空间运动时称电磁波,由电场波和磁场波组成,携带能量和信 息在空中传播。电磁波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组成整个电磁波谱:音频(甚低 频)、视频(低到高频)、射频(低到超高频)、微波(特高到超高频)。高频 辐射电磁波以产生热效应为主,低频电磁波以产生非热效应为主。现代社会 人们接触各种频率及能量电磁场的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有关电磁场对环 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发现,生物体对电磁场最敏感的时间在器官发生期,胎儿对电磁场 的敏感性较成人高2〜3倍。其中又以发育期的脑对电磁场最敏感。
手机高频电磁波的频率从300兆赫兹到300吉赫兹。长期处于高频微波 环境中或超过标准,对人神经、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眼部、胚胎会造成一定 损害,并且使男子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动不足等。对女性可影响内分泌功 能,可产生月经异常、流产、胎儿畸形、死胎等。即使低强度微波辐射也会 对后代有影响。
低频电磁场(0〜100千赫兹)对生殖健康影响的机制主要是有几方面。
一是对松果体腺功能的影响。低频电磁场能够抑制松果腺合成,影响抗黑交 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研究指出,经常处于低频电磁场下的女工清晨尿中褪 黑素代谢产物6-OHMS分泌较办公室人员明显减少,且松果体中多巴胺和5- 羟色胺的代谢产物HVA和5-HIAA的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因此,低频 电磁场所致松果体功能紊乱可能在流产中起重要作用。
二是低频电磁场能够改变细胞膜电位,使细胞外表离子流和离子分布发生变化,并且使细胞内的 生物离子浓度(与细胞生长密切相关)改变。
另有研究指出,P53型基因的 突变在流产与癌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低频电磁场对胎儿的具体影响途径如 下。
(1)视频终端。电脑对生育的影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 加拿大,主要表现为自然流产率和先天畸形增加。对3 897名妊娠妇女的调查 发现,使用视频显示终端的非抽烟妇女较未使用者具有较高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率。
(2)电热毯。电热毯能够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虽然现在电热毯生 产技术得以改进,其电场强度在距毯面1. 5厘米处仍为100伏每米,磁感应 强度为0. 08〜0.1微特。并由于其将长时间贴近人体,故使用电热毯的人所 接受的电磁场辐射量是未使用者的1.8倍。最早提出电热毯的生殖毒性是韦 特海默,他的研究表明,电热毯产生的低频磁场易引起人体胎 儿发育不良或造成孕妇早期流产之后,其他研究结果发现,孕母使用电 热毯者发生胎儿生殖泌尿道畸形的危险明显增加(OR=4.4)。而如果是在早 孕阶段使用电热毯,危险率会更高(OR=10.0),同时随着使用时间增加, 危险率也会相应提高。对0〜14岁252名被诊断为癌症的儿童的访问,证实 了孕母妊娠使用电热毯或电热床垫会增加后代的脑瘤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的发生率。
(二)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历来就是环境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铅、汞、 苯等,都已经被证实对人类胚胎的发育有害。有机溶剂、一氧化碳、镉和麻 醉性气体,对人类也有发育毒性。
许多毒素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产生明显的有害的影 响,并且在宫内有髙剂量的暴露。这些物质即使在低剂量时也会对胎儿出生 后的认知功能产生一些影响,但无明显的结构异常。此影响与暴露的剂量一 般成正比。
汞及其化合物
工业废水中有大量的汞,可沉积于河底并常年释放,污染水源及水生物。
莱元素是一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并被人类广泛接触的重金属元 素。实验表明,甲基汞在体内优先聚集于神经胶质细胞内,改善细胞膜的通 透性,导致神经细胞肿胀;低浓度的甲基汞就可以抑制神经元颗粒细胞的生 长,并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促生长作用;甲基汞对脑形成阶段的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S)的发育一调控的毒性作用,可能会影响神经突 触的固有结构,导致神经发育和神经系统形态学的异常;甲塞萊能够迅速通 过血脑屏障和胎盘。进入胎盘的汞不能再返回母亲的血循环。因此,胎儿体 内甲基隶含量总是超过母亲。胎儿对甲基汞的毒性极为敏感,产生的神经损 伤也很明显。
孕妇感染甲基汞后可引起胎婴儿的脑神经麻痹和智力低下。发生在日本 水俣湾的慢性有机汞中毒事件,使许多孕妇及胎儿受害,称为胎儿水俣病。
铅及其化合物
铅是一种致畸物质已经被广泛认可。职业性铅接触、汽车尾气,以及苯、 甲苯、二甲苯等房屋装饰材料,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孕妇长期暴露于铅污染中,铅经过呼吸道和肠道吸收进人孕妇体内,其 中约2%分布于血液,95%沉积于骨骼、毛发、牙齿中,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体内。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都显示,脐带血中的铅浓度和母亲分娩 血中的铅浓度之间呈高相关(有报告称,脐带血中的铅浓度相当于母亲分娩 血中铅浓度的85%〜90%),证实了在胎盘中存在母一胎间的铅污染传递。
铅对人类生殖功能影响很大。铅可以经胎盘传递而造成子代患母源性铅中毒,经常接触高浓度铅尘易导致低体重出生儿,胎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研究者在印度的调查发现,胎儿生长受限病例的孕妇外周血与脐血中的铅浓 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证实了孕母慢性铅中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血中铅浓度增高,并影响胎儿发育。
国内外研究发现,宫内铅暴露使胎儿神经系统 发育的三个时期均受到损害,即脑细胞的增殖、神经纤维的延伸和突触的形 成。而突触形成的模式与学习能力有关。血中的铅浓度增高的孕妇所生的新 生儿神经行为评分降低,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铅的毒性,使孕母妊高征、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病率增加。对墨西哥城 668例孕妇的血中的铅浓度调查发现,高于0.483微摩每升时,自然流产的危 险性上升1.1倍。
孕妇除应注意职业性铅接触外,还应注意含铅量超标准的化妆品,如染 发剂、口红、脂粉等。
吸烟
烟草中含有4 000种以上的合物,如颗粒物(焦油)、尼古丁酸、CO、 氰氢酸、酣类、苯、蒽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使胎盘的血管受损。超微结构显 示:绒毛基质的胶原含量增高,合体细胞滋养层下的基底膜增宽。另外,有 研究指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胎盘屏障进人血循环影响胎儿,且胎儿 对其较之其他年龄段人群更为敏感。
尼古丁和CO可刺激神经末稍,促使子宫肌肉和血管收缩,导致子宫缺 血,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研究指出,尼古丁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使滋养 细胞上皮变薄过程延迟,血管内皮细胞更新滞后,吸烟者的胎盘间质增生并 纤维化,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减少,绒毛和血管总面积减少。
这种改变影响 了胎儿和母亲间的气体交换,造成胎儿慢性缺氧。过量吸烟能够引起胎儿严 重的多发性畸形,往往导致胎儿早期死亡或早产。吸烟的孕妇,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及胎盘大面积坏死的发生率均增高,并与吸烟量多少有关系。
除高血压外,吸烟是引起胎盘大面积坏死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吸烟的母 亲生育低体重儿的比例高,且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孕妇吸 烟后,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引起母体反复释放儿茶酚胺,造成胎盘血 流灌注减少,降低了绒毛膜胎盘的血供,同时增加了血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从而减少了胎儿的氧供,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研究发现,吸烟的母亲与不吸 烟的母亲相比,所生婴儿的体重减少159克。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 的孕妇挽出的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体重低10%〜15%,婴儿头围及身长均 较小。上述研究结果也为大量动物实验所证明。
嗜酒
乙醇为致畸物,这已经得到研究公认。早在19世纪人们便认识到,妊娠 期间嗜酒可造成胎儿发育障碍。1973年,美国的乔恩和史密斯明确提出,妊娠期嗜酒可引起胎儿酒精综合征。
妇女妊娠期嗜酒,轻者可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重者表现为胎儿酒精综 合征。胎儿酒精综合征是以智能发育受损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育 障碍(胎儿宫内及岀生后发育迟缓),表现为小头畸形,睑间隙较小,内眦有赘 皮,上颌骨发育不全,下颌小,腭裂,关节畸形,掌纹异常,心血管畸形及外 生殖器畸形。在欧美各国,胎儿酒精综合征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类先天畸形。
在法国,在3 000例有器官和精神缺陷的小儿中,至少有1/3是由于母亲酗酒引起的。
动物实验表明,吸烟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如尼古丁、一氧化碳)和乙醇及其代 谢产物(如乙醛)等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增加自由基损伤,影响胎儿的抗氧化状 态。
饮用咖啡
国外专家对千名以上的孕妇进行调查研究显示,每日饮3杯以上咖啡者, 所产下的婴儿大多出现矮小,体重不超过2 000克。
这是因为在妊娠条件 下,咖啡因的生物半衰期被成倍地延长了。由于孕妇清除咖啡因能力降低, 咖啡因便积累在体内,并可穿越胎盘屏障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胎儿生 长缓慢、瘦小,严重者还会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
吸毒
吸毒是指非医疗滥用一些具有成瘾性的药物。这些药物虽然结构和性能 不同,但对人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目前世界上主要滥用的毒品有大 麻、海洛因、可卡因和苯丙胺等。
妊娠期间吸毒,毒品可经母血经胎盘进人胎儿体内,一般1小时即可在 胎儿体内测出毒品,使肝肾解毒和排毒能力尚未健全的胎儿产生中毒症状。 胎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毒品易进人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抑制,严重者 可致死;毒品对胎儿的免疫系统也能产生直接毒性作用,成瘾母亲产下的婴 儿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均下降;致畸的原因还与吸毒 造成的氧浓度降低和随引起的低血糖有关。另外,吸毒者长期滥用药物后, 会出现焦虑、紧张、悲观、抑郁等情绪,而妊娠过程中的妇女因吸毒而导致 的情绪不稳定也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孕妇吸毒可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危及胎儿的大脑、心脏等器官导致胎儿畸形。
如阿片可致畸胎,造成无脑婴儿、新生儿肢体缺陷等。大麻可引起胎 儿宫内生长迟缓、神经管畸形、死胎、新生儿神经异常等。喊替啶、海洛因、 美沙酮等麻醉剂均可导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抑制、宫内生长迟缓、新 生儿死亡、戒断症状等。可卡因、安非他命等兴奋剂也可影响胎儿发育。芬 太尼、.冰毒和可待因等也都是致畸因素。吸毒者分挽的婴儿50%是低体重儿(体重少于2 500克),这是胎儿在母体因毒品作用出现发育障碍造成的。这种 情况在妊娠4〜6个月即可发现。对于成瘾的孕妇,如果她们吸毒不足,就会 感到胎动增加,这是胎儿戒断症状的躁动表现。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阿片类 毒品,分挽的新生儿60%〜9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戒断症状,美沙酮成瘾的 母亲分娩婴儿出现戒断症状的比例高达94%。
大气污染
中国、捷克和美国一些学者共同研究了大气污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并指 出,早孕期间暴露于so2、N02、CO等污染的空气中与胎儿生长受限及低出 -生体重儿有相关性,晚孕期间暴露于S02等污染空气中与早产有相关性,且 稍高于正常范围的污染浓度即可造成上述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期药物
I药物导致胎儿畸形或其他损伤,主要有孕妇和胎儿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孕妇体内代谢和酶系统均有一定的改变,使某些药物进人人体后不能 [ 像未孕时那样去氧化、还原、分解、清除等,从而使药物毒性相对增加。同时,由于孕妇呕吐、体液丢失,可使药物在体内浓度增高,或因某些并发症导致肝肾功能降低,也可使药物在体内积蓄而增强毒性。
另一方面,胎儿本 身正处在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功能均不完善,特别是肝肾功能尚不健全,因此对药物的解毒和排泄作用都不如成人,药物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易于积蓄而 ;增加毒性。
药物是通过胎盘转运方式而进入胎儿体内的。药物通过胎盘转运以简单扩散为主,其他还有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过滤、胞饮及特殊转运。从受孕 第13天起,绒毛开始形成血管,子宫内膜螺旋动脉伸人绒毛间隙。第4〜5 周,胎盘开始建立并逐渐完善。此时通过母体给予的任何药物必须通过胎盘 才能进人胎儿循环。由于母体循环中的大部分药物可到达胎儿体内,因此母体用药可导致胎儿的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类型受妊娠期的给药阶段、药物毒性所影响。
胎儿期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发育特别迅速,功能日趋完善。因为胎儿各 组织器官细胞分化时间有先后,从妊娠第20天到3个月是组织器官分化较活 跃的时期。若在此期间给孕妇用药,有的药物就可能干扰部分胚胎细胞的分 化与组织的形成。任何一群细胞受到干扰后就可能陷入与其他部分不相应的 分化期,致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形成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先天性畸形。所以怀孕头14周内避免使用药物。在14周后组织和器官分化大体完成,造成畸形 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胎儿仍在生长发育,若用药不当,仍可影响胎儿的生 长与功能发育,形成耳聋、失明、智力低下甚至死胎等。
由于胎儿脑组织在形态学或机能方面和其他组织相比尚未成熟,血脑屏 障功能较差,故药物透过性较高。许多药物易通过胎儿的血脑屏障,致胎儿 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肝脏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但胎儿的肝脏缺少平 滑内质网系统,尤其缺少氧化酶和醛化酶,因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很低;胎 儿肝细胞微粒体中不含催化葡萄糖醛类形成的酶类,因此对药物的解毒机能 不足,不能及时灭活而引起中毒。
对胎儿有害的药物:肯定毒性较大的药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抗癌药物、 四环素;较为肯定的药物有抗甲状腺药物、性激素、抗凝血药物、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可能有毒性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 磺胺、氯霉素、甲硝哇等。这些药物对胎儿毒害的影响大小,与用药量、 方法、胚胎发育时期以及胎儿基因有关。
在抗生素中,青霉素、红霉素对胎儿的一般影响较小,而四环素(包括 土霉素、强力霉素)可使胎儿出生后乳牙色黄、釉质发育不良,抵制骨骼生 长,出现手指及其他畸形;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对听神经有一定的 毒性作用,可导致先天性耳聋。导致畸形最严重的是反应停,这是一种早孕时常用的止吐药。孕妇服用该药后婴儿常有严重的肢体畸形,四肢短小或 缺无,形状酷似海豹,故称海豹状畸形,同时还能导致无耳、无眼及心脏、 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畸形。此外,妊娠早期使用性激素可以引起胎儿先天性 心脏病、脑积水等;使用肾上腺皮激素(泼尼松、氢化考的松)可引起无脑 儿、生殖器异常、兔唇腭裂;磺胺类药可致胎儿出生后黄疸;眼尔通、安定 可使胎儿发育迟缓;扑尔敏或苯海拉明可致胎儿肢体短缺。 .
除了孕妇服药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外,国外医学家研究发现,男性如果服用了环磷酰胺等化学抗癌药物,会使精子形成异常,使血液中垂体促滤泡激 素水平增加,从而造成无脑儿、脑积水、唇裂等胎儿畸形和流产。①
(三)生物因素
当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空气、水、土壤时,孕妇可能感染某些疾病并可累 及胎儿。许多感染性疾病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有影响。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形成母体病毒血症,经血循环造成胎盘感染、胎盘绒毛炎、血管内皮损伤或 小血管阻塞性病变,导致胎盘功能低下,阻碍胎盘的物质代谢及气体交换。 这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
另外,血内游离病毒可致胎儿病毒血症、 广泛性血管内膜炎,造成胎儿循环障碍,影响供氧和营养,或由病毒的毒素 直接作用于胎儿,使细胞数目减少、生长缓慢、死亡或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以及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胎儿畸形。
宫内感染对胎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程度与妊娠的孕周有关。妊娠期间前三个月为胎儿各器官形成期,此时因感染而导致胎儿畸形的比例最高。孕期宫内感染在早孕期间造成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死胎、畸形或胎儿发育受限; [ 在孕晚期可导致域毛膜羊膜炎,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是风瘆病毒和巨细胞病毒,还有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梅毒螺旋体、 支原体、衣原体等。得到公认与肯定的有: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引发自然流 |产;风疼病毒感染可引起白内障(先天性)、耳聋和心脏畸形;巨细胞病毒感 I染可发生多发性畸形,如小头、脑积水、中耳及外耳畸形、唇裂、腭裂、先 |天性心脏病等;单纯疱疹病毒可发生小头、小眼、脑积水、动脉导管未闭、短趾(指)等畸形;弓形体感染可致脑积水、脉络膜网膜炎、小头、先天性 心脏病等。
(四)地理因素
在高原,由于空气中氧含量低,人体可出现代偿性血色素增多,以改善 和增加携氧能力,代偿氧不足。但过多的红细胞又会造成血液流变学变化, 使全血比黏度增高,血流缓慢。特别是有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孕妇较低海 拔地区孕妇动脉子宫血流速度慢。
研究发现,血液流变学变化加之缺氧所致的毛细血管内皮受损,使子宫 胎盘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并可影响胎微循环系统,导致胎盘及脐血管的内皮 细胞受损,使NO产生减少,血管紧张性增加,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及血管形态的改变。缺氧还可以导致间质血管内皮细胞明显皱缩,使管腔 狭窄而形成不同程度的缺血,加重了胎盘的缺氧。缺氧时间越长,内皮细胞 的损伤越严重。高原地区由于缺氧、低气压的影响,胎盘绒毛结构易发生老 化,滋养层基底膜增厚,胶原纤维增多,挤压绒毛血管,阻碍胎盘组织的正 常灌流。
上述原因造成胎盘功能障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三,母体因素
(一)情绪
中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间母亲的喜、怒、哀、乐给胎儿带来 的影响是明显的。
孕妇可以把她所想所闻,以至梦中的感觉,转变成胎内环境的变化信息, 在不知不觉中传给胎儿。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是由孕妇血液循环通 过胎盘提供的。孕妇不良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营养的摄取、激素的分泌和血液 的生化成分,以致血液中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其他组织器官的物质剧增,并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进而导致胎儿畸形。
当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该激素有明显阻碍 胚胎某些组织联合的作用,因而可引起胎儿唇裂、腭裂、先天性幽门狭窄等。
严重焦虑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的妊娠呕吐,易导致早产、流产。婴儿出生后 往往多动,容易激怒,好哭闹,甚至影响喂奶和睡眠。母亲情绪激动时,胎动即明显增加,最高时可达平常的10倍。如果激动时间延长,往往会引起胎 儿循环障碍,影响发育甚至造成胎儿死亡。如果胎儿经常不安宁,体力消耗 过多,出生时体重会比一般婴儿轻453. 6〜907. 2克。
孕妇情绪不安还会影响胎儿的智力。有资料报告,希特勒上台前的7年 间,柏林市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是1.25%,而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的7年内,畸形率上升到2. 38%。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10年, 经比较发现,震灾组儿童平均智商为81. 7,大大低于对照组的93. 1。一项对 1980〜1992年2. 3万名丹麦孕妇的调查结果显示,与那些没有压力的孕妇相 比,怀孕期间遭受过重大不幸、压力过大的孕妇,平均1.18%生下的孩子具有先天性的缺陷,几乎是后者的2倍。
(二)应激
有研究者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批孕妇以及她们的孩子作过抽样调査。结果表明,由于在她们怀孕期间丈夫上前线,她们心情十分不安。在这 种情况下生的孩子与和平时生的孩子有许多差异,不少孩子情绪不安,性格怪癖,有的出现了精神异常。孕早期精神受刺激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影响,同时使胎儿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子代神经心理行为以及免疫功能。
研究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津、辽、豫、陕四省市的12 044名 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妊娠期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4.3%,形式为心理暴 力、性暴力和躯体暴力。且反复发生,性暴力的发生率最高。妊娠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孕妇,妊娠期阴道出血、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妊娠期贫血、 胎膜早破以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
国内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营养
胎儿营养物质基本上来源于孕妇。
孕妇营养的充分摄人对胎儿大脑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胎儿大脑发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大脑细胞数目要多;
二是大脑细胞体积要大;
三是大脑细胞间互连增多。
根据人类大脑发育的特点,脑细胞 分裂活跃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妊娠早期;
二是妊娠中晚期衔接时间;
三是出生后3个月内。
妊娠期间的胎儿特别是在怀孕的10〜18周,其大脑锥体细胞生长最快, 这其间胎儿要从母体获取大量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锌、 铜、碘)、必需脂肪酸,特别是DHV (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以便 合成锥体细胞的核蛋白,使细胞核迅速增大并分裂,导致由原来的一个锥体 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生成的锥体细胞再通过上述的长大并分裂的过程,使胎 儿大脑锥体细胞迅速增殖。 '
蛋白质是智力发育的必需物质,能维持和发展大脑功能,增强大脑的分 析理解及思维能力。
磷脂增强大脑的记忆力,是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桥 梁物质。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
糖是大脑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
维生素能够增 强脑细胞蛋白质的功能等。
如果胎儿在大脑细胞分裂增殖高峰期,热量、蛋 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供给充实,可促进大脑锥体细胞生长 得更多。在此基础上,从胎龄6个月起,锥体细胞体积开始长大、树突开始 延伸的期间,可增加由外界到大脑皮质的各种良性刺激,如声、光、触摸等。
因此,强调孕期的合理与充分的饮食营养,应作为胎儿期心理卫生的营养条件。
孕妇营养不良可直接导致胎儿营养物质不足而影响发育,尤其是蛋白质 和能量供应不足。孕早期许多孕妇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因此造成营养不良 及贫血,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死胎、流产。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结合等,可形成具有高度生物化学 效应和特殊生理功能的酶和激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可影响胎儿的生 长发育。因此,胎儿的发育与孕妇的矿物质营养状态也有密切关系。如孕妇缺锌可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胎盘绒毛总面积缩小,影响胎儿发育,可 引起习惯性流产、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形、死胎等。胚胎期缺碘可 致蛋白质合成受限,影响细胞分化繁殖及能量代谢等生命活动,造成胚胎死 亡、流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先天畸形等。
国外有报告称,孕妇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缺乏可导致半胱氨酸血症,影 响胎盘发育,导致流产、妊高征、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等。
另有动物研究报告证明,营养不良对胎儿发育影响。有动物实验证明, 营养受限影响胎儿内分泌功能,但尚未见对人类的研究报告。
(四)患病
妊娠过程中,母体、胎盘和胚胎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孕妇患严重的慢性的心肾疾病(高血压、尿毒症、心脏病)、癫痫、甲亢、糖尿病、乙肝、结核、疟疾、病毒感染等,均影响胎儿发育或导致畸形。母体发热可以 增加新生儿先天异常的发病率。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人首次报告哺乳动物母体营养缺乏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40年代,实验证明了母体日粮的营养缺乏和环境因素可影响宫内胎儿的发育。
通过对猪孕期禁食48小时,对照研究了孕母营养受限对胎儿的影响。结果显示孕期的处理对新生仔猪的体重、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影响,但这种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了胎 儿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发育,从而对成年后HPA轴产生远期影响,导致内分泌功 能障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高度性别特异性。
妊高征
妊高征母亲所生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可受到影响,通常被动运动时阻力下降或缺如,可因大脑、脑干、小脑等损害引起。
妊高征因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及血小管活性增加,同时子宫、脐 血流人胎盘循环阻力上升,使子宫胎盘血流减少,而发生胎儿窘迫、宫内生 长迟缓、新生儿窒息,严重者发生死胎、死产等。
母亲发生妊高征,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导致全身各重要脏器不同程度损害,使母儿均处于应激状态。
妊娠剧吐
妊娠早期,孕妇有轻度恶心呕吐、纳少择食、头晕体倦等现象,称早孕 反应。一般于妊娠三个月左右会自然消除。但有些孕妇反应严重,持续性或 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这可确诊为妊娠剧吐。吐出物除食物、黏液 外,甚至有胆汁和咖啡色血水,并且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常出现 酮体。同时,还可出现全身皮肤及黏膜干燥、眼球凹陷、脉搏细而速等脱水、 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症状。严重的有肝肾功能损害、黄疽、嗜睡和昏迷,还 可出现神经炎和视网膜出血。,
妊娠剧吐因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胃纳差,造成了孕妇得不到足够的 营养物质,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体重减轻,进而影响胎儿营养不足。
妊娠剧吐会增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及妊高征的发生率。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胎盘产生多种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同时外周组 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卞降,出现胰岛素抵抗。
妊娠后半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重要的神经发育,如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移行、分化、分层、髓鞘和突触的形成等都是在妊娠后期完成 的。
很多研究已经提出,妊娠后半期母亲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如未得到控制, 可能引起胎儿的脑损伤,导致以后的神经精神发育异常。母亲糖尿病具有致 畸效应,其后代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所致畸形包括神经 管的缺损、尾端神经管的发育不全、脊椎缺损、先天性心脏病、股骨发育不 良、肾发育异常及颃面畸形等,其中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的畸形。
有人研究了糖尿病母亲胎儿的宫内行为,发现33周龄的胎儿同对照组相比,对声音、震动刺激产生的反应滞后,而且反应方式差异很大,反应更杂 乱,更不成熟,达到胎心加速高峰的时间更短。
在妊娠早期,血糖过高可以导致胚胎卵黄囊发育受损而影响营养物质的 传递,使胚胎发育异常,从而使流产率和胎儿畸形率增加。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胎儿畸形率是正常对照组的3〜4倍。
妊娠糖尿病时胎儿耗氧量增多,而母亲通过胎盘对胎儿的血氧供应减少,引起胎儿宫内窘迫。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孕期特发的一种以搔痒和黄疸为主要症状,伴胆酸、肝酶等生化异常的疾病。研究指出,该病引起早产(18.42%)、胎儿 窘迫(36. 84%)及低体重儿(足月小样儿发生率13.16%)。
ICP的发病机理,在于胎儿脐静脉血清肝胆酸(CG)于肝内合成,在肠 道被吸收,经门静脉大部分被肝摄取,被溢流进人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
当肝细胞受损伤,肝有疾病或胆汁淤滞时,就引起CG代谢和体循环紊乱。 血清中CG浓度就增髙。该病胎盘病理检査发现绒毛及羊膜均有胆盐沉积, 胎盘绒毛间隙狭窄。绒毛间隙狭窄造成胎盘灌注不足,加之合体细胞血管减 少,更影响氧及其他物质的吸收交换,使胎盘功能减退,会出现胎儿缺氧、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羊水污染胎死宫内等状况。
通过对60例ICP 母脐子血的胆酸检测发现,CG可自由通过胎盘进人胎体。含有高CG, 使红细胞功能降低、携氧能力差的脐静脉血输送给胎儿,这对胎儿的危害是 较大的,是导致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物质和翻量代谢,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在人类胚胎期,甲状腺激素对胎儿脑的发育非常重要。如果甲状腺激素不足, .脑的发育会发生明显障碍。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母亲孕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减 低(简称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也会对后代的智能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多家研 究结果表明:
(1)从时间上讲,母亲孕早期的甲减肯定会对后代的智能发育 造成不良影响,孕中、晚期的甲减也可能阻碍胎儿的正常发育;
(2)患免疫性甲权腺炎的妇女在怀期间,其有功能的甲状腺滤泡会减少,甲功事实上 在朝甲减的方向发展;
(3)从程度上讲,母亲孕期的轻度甲减或亚临床甲减
也可以引起后代低智商。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
人类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乙组疮疹亚科,是疱疹病中最大的一种 DNA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的一种全身感染综合征。
孕妇感染后,轻者为隐性感染;妊娠时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表现为活动性感染,同时,约40%还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病毒侵人胎盘, 损伤血管内皮引起绒毛膜胎盘炎导致胎儿病毒血症,病毒直接阻止细胞繁殖。 另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阻塞性病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胎儿的发育。妊 娠早期胎儿感染HCMV,通常可致神经系统障碍,如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 妊娠晚期胎儿感染HCMV,胎儿出生后的临床表现有小头、听力缺陷和微小 的神经系统障碍等。
乙肝病毒感染
研究表明,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胎儿的代谢和解毒 作用要依靠母体肝脏来完成;此外,孕期内分泌变化所产生的大量性激素, 如雌激素需在肝内代谢和灭活,均加重肝脏的负担。妊娠合并肝炎可引起胎 盘产生的留体激素灭活减少,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增加。重型肝炎还可使凝 血功能降低,甚至发生胎盘绒毛间隙微血栓形成,使胎盘血循环下降,胎儿宫内血氧供给降低。研究显示,慢性乙肝肝功异常组对妊娠有显著影响,其 死胎率、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均较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③
吸毒致HIV母婴传播
母亲吸毒是影响HIV母婴传播的另一个危险因素。④WHO曾报告静脉
吸毒感染HIV的妇女,其所生的孩子3/4已经患艾滋病或感染HIV,毒品可 引起胎儿低体重和发育不良,也可增加母体HIV的复制从而增加母体病毒载 量。此外毒品可损伤胎盘屏障,降低胎儿的免疫功能,增加胎儿细胞对HIV 的敏感性,进一步影响母婴传播。
重症肌无力(MG)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一肌肉接头的慢性获得性自身免_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的母亲的一过性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通过胎盘向k儿转运, 是引起胎儿肌无力的主要原因。①
胎儿肌肉无力,引起子宫内胎儿运动减少,导致先天性非进展性挛缩、 颅面畸形、肺发育不全及生长发育迟滞。②
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与生殖健康关系密切。早在1931年就有人提出,牙周病、牙周 组织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感染,对胎儿和孕妇有不利影响。近年来的科学研 究证实了这一个说法。母体牙龈中的细菌能进人血液并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 我国有调査表明,早产妇女中患有显著牙龈炎和严重牙周病的患者明显高于 对照组:早产妇女严重牙周病的患病率是对照组的5倍;患有牙周病的孕妇 比对照组发生早产的危险度高出3〜7倍;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早产存在剂 量一反应关系。 '
另有资料表明,母亲牙龈疾病感染胎儿,会造成先天性心脏病,影响胎 儿大脑发育。③还有证据显示,18. 2%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与其母患有牙周 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