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写作者,都有这样的感觉。
有时头脑中灵光一现,文思泉涌,好的点子,好的创意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
有时苦思冥想,思维枯竭,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手里拿着笔,两眼空洞地盯着前方,头脑中一片空白,一片茫然。
这是写作的两种境界,而导致不同结局的原因就一个词,灵感。
写作需要灵感,但也不能全部依靠灵感,毕竟灵感不是每天都有。
01 灵感是什么?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遇到一件事,遇见一个人,看到某个场景,到过某个地方,听到某句话,读到某个概念时,头脑中突然会产生一种想法,想尽快把它表达出来,分享出去,想尽快告诉更多的人,心中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这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就像是有人和你在说话,想把心里的所思所想所感讲给你听,这种感觉就是所谓的“灵感”。
灵感是写作的原动力,它让人们有一种想要尽快表达的欲望,有话要说,有事想讲,有想法与人分享和沟通。
好的写作者,一定会抓住这种感觉,有时还会创造这种感觉,让自己的文章有理有据,有的放矢,充满情感,富有感染力。
这样的文字不是空泛的、表层的、浅显的,而是触景生情的、有感而发的、有章可循的,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02 如何获得灵感?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别人的脑子里经常有灵感出现,而我自己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灵感?
其实,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在于平时日积月累、主动思考和认真观察。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很多的事,遇到很多的人,听到很多的话,完成很多的事,收集很多的信息。
有的人看就看了,听就听了,做就做了,丝毫没有在脑子里留下一点印象。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灵感的,因为他没有好奇心,没有对东西产生一丝的兴趣。
而有些人时刻充满好奇心,遇事喜欢刨根问底,喜欢动脑去思考,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时时处处留心留意,遇事爱动脑,久而久之,灵感就会经常光顾。
所以,要想获得灵感,必须把功夫用在平时。
遇到人,碰到事,多去观察,多去思考,多去留意,时刻充满好奇心,充满兴趣,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经常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就会在不自觉中产生灵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03 灵感来了怎么办?
灵感可能好多人都有过,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抓住灵感,写出好文章。
一般来说,灵感来得快,走得也快,就看你能否及时抓住。
当不吐不快的感觉出现时,有的人能够及时抓住这种感觉,经过不断加工,写出了好文章。而有的人抓不住,或者根本不愿意去抓,或者在等待中让灵感逐渐消逝,最终一事所成。
对写作灵感的不同处理方式,造成了写作能力的差异,也反映出写作水平的高低。
记得以前在写材料时,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突然脑袋里冒出一个想法。
刚开始怕麻烦,不想起床,想着先记在心里,第二天起床后再写出来,结果第二天起床后发现,头脑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后来,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旦脑子里有了想法,如果睡着就赶快穿衣起床,如果走着就停下脚步,如果坐着就更不用说,快速拿出笔和本,把这个想法如实记下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成就了一篇好的材料或文章。
所以,当脑海里突然有一个想法时,不管它是否成熟,都应该迅速地把它记录下来,可以记录在手机中、笔记本上、电脑里,哪怕记在一个便签条或者碎纸片上,都是可以的。
只有在灵感出现时,及时地抓住灵感,当时就找个东西记录下来,才能使灵感不至于稍纵即逝,很快忘记。
04 把灵感变成文字
有了灵感,只是有了想要倾诉的愿望,有了想要表达的冲动,但能否抓住灵感,把灵感变成文字,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条件允许,每次都要把一闪而过的灵感想清楚、想明白,然后写清楚、写到位。这样,你对灵感的感受才会更加清楚、更加强烈。
在抓住灵感后,一定要尽快落笔,沉淀灵感,把灵感从单个的词扩充成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文章。
每个人都有写出好文章的潜质和能力。只不过,有的人能够抓住灵感,及时写出好文章,而有的人在该写的时候不去写,写不出来的时候又绞尽脑汁,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写作能力变得越来越差。
在写作练习阶段,一定要抓住灵感,不断地学习和练习,逐渐掌握写作的步骤、套路和方法。
当写作能力不断提升之后,就可以调动灵感,让它随时都可以出现,随时能够帮助你写出好文章。
让写作灵感变成文章,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也是我们孜孜以求,不断努力,辛苦付出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