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去年冬末初春,自驾前往青海湖,从广州出发,经永州、凤凰、重庆、兰州、海晏抵达,再沿西宁、西安、长沙,返回广州,前后九日。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期间点滴,特此记叙。过程不赘述,只谈妙趣。
行程第六天,到达青海湖。
青海湖大,绕湖一圈,能见识到各种景观,东南西北,各不相同。
而在湖的东面,是一片沙丘区。
当我们行驶至沙丘区,感到惊喜,便停车公路边,下车游玩。
下车,亦不全然为了游玩,因通过目测,觉得青海湖距离公路并不遥远,看似越过沙丘,便能达到湖畔。
我们三人,先后踏上沙丘。
眼前,一片金黄色。
放目远眺,低矮的冰山,包裹在雾气中。
沙丘与冰山之间,隐然泛着波光,也像镜面反射出光亮。
三人之中,我身手最灵活,体力也最好,一马当先,在起伏不定的沙丘中移动。
沙子松软,每一步,都会微微下陷。
我担心过会踩着无底洞,但走了老远,都没出事,又掌握了步行技巧,胆子就变大了,穿行得更加敏捷。
沙丘中有些洞穴,一般藏在稀疏枯草旁。我总觉得,里面会不会掏出一只死老鼠。
走了好久,感觉湖畔与我的距离,几乎没什么变化。
我不时回头,跟后面两位伙伴犹豫一番。
与此同时,先后来了两班旅人,也进入沙丘区,想穿越到湖畔。
看来,这时节来青海湖的,不止我们。
昨夜,海晏没有其他旅人,那他们要么住在青海湖边的郊外客栈,要么早上从其他比较远的城镇出发。
又走了一段时间,一名伙伴放弃。
阳光有点猛烈,前路遥遥无期,确实容易令人生厌。
我等着另一位,一同来到沙丘不断往下坡的区域,直到硬实的地面。
那硬实的地面,是一条小道,从右到左扫视,应是从公路直通向湖畔的。
小道该被无数车碾压过,最明显深刻的车辙,来自大码号的轮子。
地面铺着一层冰,越往湖畔方向,冰越厚,铺得越开,又因又车辆碾压过,突起无数冰块,像倒插的利刃。
有些冰块还黑乎乎的,该是车辆排气造成。
我们沿着小道前行,冰面甚滑。
为了平衡,我们又消耗许多体力,便知再走不远。
虽湖面越来越清晰,但似乎还有不短的距离。
伙伴说:可能走一天都到不了。
他说得夸张,但事实就是,前路不知几何。
我看了看导航,提议继续开车,直接去公路与湖畔最近的位置,那位置,在青海湖西南面。
我们不再犹豫,带着遗憾往回走,离开沙丘地带,返回公路。
虽然还是零下十几度,但身体感觉而言,说不上冷,只有微寒。
我将累赘的衣物脱下,大衣、长袖外套、羽绒背心、毛衣、手袜,一一扔在地上,剩下一件打底短袖T恤,在公路上狂奔起来,用肌肤摩擦空气,用肉体触摸高原的气息。
伙伴呼喊式吐槽:小心高原反应。
他说得没错,人在高原,确实不应动作过大,不应运动过量。但在这里狂奔,实在有种与天地混同一体的感觉,舍不得停下脚步。
突然,我想起香港作家马家辉有一本书,叫《死在这里也不错》。
这书名,很超然。念一念,甚是认同。
然而,转念又想,不对。
我不畏言死字,但想想就好啦,我还没玩够,怎么能死。
昨夜轻度高原反应,我已领教,恐怕今晚还会继续,毕竟就来两天,仍未能完全适应。
我不再奔跑,散漫步行,观赏风景。
伙伴再次呼喊:走啦!
我方才狂奔,没头没脑,与他们已有一段距离。
回头看去,他们就像五十米短跑的终点。而他们的背后,公路一望无际,万里无云,天高地阔。
我心情大好,忍不住,再次撒腿狂奔。
【旅途】回顾
PS:长期栏目,欢迎关注,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