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金奖团队青岛柯瑞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刚刚落下帷幕,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队青岛柯瑞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智评”在线学习平台在创业计划赛类别中获得金奖,并获推国赛。
“智评”在线学习平台立足于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思维结合,通过教师评价移动化数据批改自动化等,实现了学习过程与评价的信息化和初步智能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减轻教师劳动负担。目前团队成员共有10人,分别是来自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许勇、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孙宇、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李厚基、商学院2013级会计专业的曹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刘快、纺织服装学院2014级轻化工程专业的张永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材料工程专业的林如意、段星宙、鲍丽艳及法学院2015级法学专业研究生陈坤,其中,许勇、曹瑞和刘快三人代表团队进行省赛角逐。
“我们真的很开心,我们团队日日夜夜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个项目是大家的共同心血之作,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不放弃不动摇。”队长许勇获奖之后说道。得知获奖的一刻,许勇紧紧握住的拳头终于得到了放松,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禁欢呼出声;两个队友曹瑞、刘快也开心地拍手庆贺,嘴角眼里都是喜悦。
团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缘于每个人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正如队员孙宇说的:“很多人只羡慕你的光环却不知道你背后付出了多少;得奖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
从2015年10月,备战本次大赛的校内角逐开始,他们就打起十二分精神,毅然决然的踏上艰辛的攀登之旅。来自不同专业的成员因为共同的热爱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他们分工明确,运用专业知识在管理统筹、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各显所长。
然而,“万事开头难”,他们很快就遇到第一个难题。因为缺乏经验,撰写创业计划书成了让团队头疼的烦恼之源。但经过商谈交流、资料查询,他们很快就确定了基本思路,准备大干一场。成员们东窜西跑,不断修正补充,前期做了大量的实践调查、市场调研等工作,为最后的撰写准备着充分的素材积累。那时候,他们白天四处奔波,各自思索着负责的项目内容,努力完善,力争不拖小组的后腿;晚上他们会一边整理着白天的材料,一边在网上交流进度,互相参考意见,激烈的争论常常让时间流逝的无知无觉,在临近比赛那段日子,熬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
然而,第一次也往往意味着不完美,当把初稿交到指导老师孙锡泉把关时,经验丰富的老师立刻指出了这份计划书术语不规范、文字不够条理、数字数据不够等不足之处。这让许勇他们很是失落,原来自以为没问题竟潜伏着这么多问题。还好,暂时的低沉没有影响理智的思考,李厚基安慰大家:“问题越早发现,越有助于我们尽早解决。加油吧,还有好多挑战等着我们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历经20余天的考察和充实,前后6次的改动订正,计划书终于获许通过,看着桌前装订整齐,足足有80页厚的计划书,他们心中充满了满满的成就感,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个夜晚的星光,一次激烈的头脑风暴,一个四处征询意见的午后……
正是由于他们这种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才有了11项国家专利的成果,让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杀到了省赛。
在追求创新创业的路上,注定坎坷与机遇同在,只有勇者无畏,才能胜券在握。一个创业项目想要持续开发,就不能离开资金的支持。因而,他们计划通过高校直营、K12学校代理等方式,尽快与高校洽接、合作。为了节省宣传成本,他们采取了最笨的方法,挨个学校登门上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但常常满腔热情却被对方的冷漠淹没,被扣上电话的那一瞬间,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感觉到了打击。孙锡泉老师给他们打气:“被拒绝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只要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项目就够了。”闭门羹吃多了,大家的“厚脸皮”也就练出来了,表达也更流利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已经与中国海洋大学等10所高校达成使用协议,5所中学进入部分试用阶段。
正如一句谚语:“要想走得远,就要一群人走。”团队的力量和伙伴的支持,让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许勇曾因为遇到项目瓶颈,深感压力,内心十分焦躁,队友张金泰发现后劝说他:“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最后,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正是这一番话,让许勇及时醒悟,重新全心投入到项目中。其实,不仅在项目工作中,伙伴们还经常一起分享学习生活的问题,在刘快心里:“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伙伴们给我家人一般的温暖。”没错,他们不仅是追梦路上的好搭档,更是人生旅途的好朋友。
谈及未来,许勇说到:“获奖不会是我们的终点,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完善第三个子平台,让更多的师生受益。”梦想不息,脚步不止,相信他们团队的未来更加璀璨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