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滢火匠
万圣节那天和闺蜜一起逛街,迎头跑来几个嘻嘻哈哈的小孩子,脸上带着面具打闹着。街道上不乏叫卖着小恶魔、南瓜等万圣节元素的产品。
我不禁感慨,这洋人的节日倒是在国内也能风生水起,这是为什么啊?
闺蜜说:万圣节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可以戴着面具、化着诡异浮夸的妆去捣蛋了,多有意思!
我突发奇想问她:如果社会允许戴面具出门,你会戴吗?
闺蜜想都不想地说:会!
我:为什么?
闺蜜:嗯,每天都有十几个小时想挣脱条条框框做那个疯疯的自己,剩下几小时是拿来睡觉的,哈哈!
这让我想起何韵诗的一首《无脸人》:
“每天我戴好面具,不需要有自己的长相,自己的表情,在琐事中忙碌不已,人群里盲目前进,这是生活还是梦境。
每晚我看着自己,那个自己都不认得的自己,五官早已模煳不清,就像是谁都可以随时就把我代替,这样我是存在着,还是我只不过是活着。
我们像是无脸人,一成不变地走在这个人生的大齿轮,思考别人怎样去思考,直到变成其中一个。”
1.世界在被装点着
万圣节那天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朋友都在刷图,有帮孩子筹备幼儿园活动的宝妈,有公司开展万圣节活动的人,也有趁机推出万圣节元素产品的商家。
成年人热衷万圣节,也许是因为一年364天我们都在诠释自己,只有这一天,我们可以变成一个诡异、神秘的人,总之不是那个平常的自己。
网易公开课上有一个视频叫《摘下面具做自己》,视频内容很简单,故事主人公身处在所有人都戴着面具的社会,每个人每天戴着面具和另一群人说话,转身换上另一副面具来到另一个人群中,每个人都看不到对方真正的表情。主人公听着、看着周围清一色的面具脸,自己的面具在众人中显得格格不入,让她心生疑虑。直到最后,她来到镜子前,摘下了面具,勇敢走出去。周围的人看到她没戴面具一个个惊讶地停住了脚步纷纷观望。
大家一边渴望最真实的自己得到释放,一边又害怕自己因格格不入被他人遗弃,所以小丑需要浓烈的妆容来掩盖自己真实的表情,别人才会从他的妆容上获得快乐。抑郁症患者需要掩饰自己抑郁的表现才会被大家觉得正常。世界在被这样装点着。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被大众认为敢于做自己的明星会那样受欢迎,因为他们过了大多数人不敢过的人生。
为什么我们明明渴望真实的自己,却又戴着面具去生活呢?
2.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表情包的泛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脱离网络后,却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表情去和别人交谈。发出去几张搞怪嘻哈的表情包,可是你的脸上却是一成不变的面无表情。
随着社交网络的无孔不入,我们可以轻松和远在异地的朋友、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交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国家大事、掌握明星八卦。信息爆炸的时代,却少有一份过滤、斟酌的耐心。
我们以为的很了解另一个人,这种判断一定是正确的吗?
每个人都有双面人生,人前人后或许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深夜加完班回到家的你是这样,离开镁光灯的明星也不例外。
《城市画报》公众号上有一期推文,是说一位叫Andrew H. Walker的职业摄影师曾找来51位炙手可热的影星、音乐人,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双面肖像拍摄。他让明星面对镜头展现出自己作为公众人物和私下里的两种状态。
不同明星在镜头前,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有的明星一面是活泼开朗到让人觉得没心没肺的,另一面却是低头沉默、疏离冷漠的;有的一面疯狂搞怪,另一面安静倾听;有的一面睿智深沉,另一面是放空呆萌的……就像是两个性情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同框一样。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名人,我们每一个人,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样子。人是社会群体,为了让自己更受欢迎,又或者为了保护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人,我们选择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在人前人后呈现出两种,甚至更多种不一样的状态。
3.接纳不了真实的自己
“从众效应”的普遍解释是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群体的影响或许是刻意引导,又或者是外界施加的压力。
如果这种对自己观点、判断、行为的质疑源于不自信,或是因为与他人不一致所带来的危机感,那么个体会急于寻找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因而选择当前看来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与大众保持一致。
戴上面具掩盖真实的自己,其实就是掩盖真实的想法。这种做法还有一种产生原因,就是对真实自我的怀疑、拒绝,也就是“不接纳”。
“自我接纳”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特征之一,马斯诺在描述自我实现人格特征中写道:
他们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同样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弱点和问题,从容地生活;
自发、坦率、真实,他们能真实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饰自己,自然而单纯地表现自己。
他提到“真实”。也许每个面具人格背后,都藏着我们对自己的怀疑。善于接纳的人会活得更自由,想甩掉面具,从容生活,不妨从接纳自己开始。
4.摘下你的面具
《神雕侠侣》里十六年后的杨过戴着面具出现,郭襄请求能见到他的真面目时,他说戴上面具,只是不愿多见旧人。
那么你呢?
有一个能帮助你摘掉面具的东西,那就是“酒”。
以前我特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出去吃饭一定要喝酒,如果只是应酬,那确实是离不了酒的,可是平时朋友出去约个饭,也非要来上几杯才尽兴。直到我第一次跟同事出去喝酒时,才有一点点懂了。
那次聚会是办公室几个关系好的同事一起去的,各自顺带拉上自己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姐姐,是隔壁办公室的,平时工作上偶尔接触,因为她经常给人一种脾气很糟、很难相处的感觉,所以平时和她也只是点头之交,甚至还有点怕怕的感觉。
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都有点喝多了,这个姐姐从最开始的絮絮叨叨到后来变得大声痛哭,我刚好坐她左边,她一把抱住我各种哭诉自己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快。那一分钟我是一脸懵逼的。另一边一喝多了的小年轻也凑过来了,俩人抱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哭诉,俩人说的都是自个儿的事情,虽然旁边清醒的人都在看热闹,但是那分钟两个抱在一起哭的人,他们的世界一定是有着不可对外言的酸楚。
事后再见到那个姐姐,我便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惧,倒是会会心一笑,大概是因为看过了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觉得这是一个与自己又贴近一步的真实的人。
适当的酒精,直击人心的新闻事件,产生情感共鸣的一首歌,这些能击中你痛点的东西,往往最能刺激真实的你。
5.先做自己,再做更好的自己
《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在一次演讲中说: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把关注点放在前面几个字上,可是,你做的是自己吗?
有一个戴面具的小老鼠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勤劳善良的小老鼠,他不偷不抢不做坏事,自己种粮食过自给自足的日子。但是大家都讨厌老鼠,所以他只敢晚上出来劳作。可是白天待在窝里实在太无聊了,于是小老鼠想到一个主意——他可以戴上小松鼠的面具出去,大家喜欢小松鼠就不会赶他走了。于是他戴上了小松鼠的面具,他帮助了老奶奶过马路、帮助了小朋友拿挂在树上的风筝,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并且对他说:谢谢你,小松鼠!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小老鼠有一天不小心把面具弄掉了,所有人都知道了原来这是一只小老鼠。
好的结局就是大家知道这是一只善良的小老鼠,所以依然愿意和他做朋友。
不好的结局就是大家看到面具下真实的面容后,纷纷嫌弃小老鼠的身份,驱赶他,小老鼠再次伤心地躲到了自己的窝里,日落而起。
你喜欢哪个结局呢?
在这个人人用心经营那张面具的时代,有人觉得面具可以保护真实的自己不被伤害,也有人认为世界的声音越来越嘈杂,敢于揭下面具真诚相待的人却越来越少,保留面具是为了能在独自一人时好好听听自己真实的声音,比起戴上面具换来的低质量社交,自己更爱高质量的独处。
那么,你觉得呢?
无论你的选择是怎样的,只要不要丢掉最真实的那个自己就好。